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促进韧性理论在安全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论述系统安全韧性理论研究价值的基础上,提炼系统安全韧性定义,构建并解析其概念框架;从定性与定量2方面分析系统安全韧性评估与塑造的研究现状,其中定性评估包括概念框架和半定量指标,定量评估包括基于面积的方法和基于系统安全状态的方法;最后探讨系统安全韧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系统安全韧性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但目前研究存在仅局限于单一技术物理系统等问题,在心理安全韧性与城市生命线安全韧性等方面亟需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吴超 《安全》2020,(4):54-58
安全系统学是安全科学的核心基础理论,很适用于研究城市系统安全问题。本文从认识论和本体论出发阐述系统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归纳了城市安全需要研究全生命周期与全球视野问题、微系统—中系统—宏系统耦合匹配问题、可持续—智慧—公共服务—多系统—生活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协同问题、输入与输入平衡关系、应急与涌现关系、信息与安全情报关系、安全管理与自组织关系、复杂城市与复杂科学关系,简述本质安全并非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管理需要精准安全、韧性并非物理性问题,认为使命—人—机—物—管—环—信—文的体系,以及工程—教育—管理—文化等对策应赋予新的安全内涵。上述内容是城市系统安全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安全系统学基本理论体系,首先,辨析安全系统思维与系统安全思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基于安全系统思维与系统安全思维2方面,分析安全系统学理论研究路径及其下属理论分支;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系统尺度划分,构建安全系统学理论体系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系统思维与系统安全思维有不同的内涵;安全系统学理论包括安全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结构等8类认知型基础理论和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等8类应用型基础理论;安全系统学理论体系框架由不同尺度的安全系统,融合安全系统思维和系统安全思维2条路径及其下属理论分支构成。  相似文献   

4.
为了把各类灾难研究的理论成果统一起来,采用逆向思维范式,基于逻辑学、系统学及科学学科学的研究方法,针对各种灾难都具有负面性与系统性的普遍事实,提出创建负系统学并将其作为统一各类灾难理论的一门综合学科;给出负系统和负系统学的定义及内涵,建立负系统学的概念模型和概念体系及其定义,阐述负系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展望负系统学的分支及其创立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负系统学可以成为大安全和宏安全的基础学科;负系统学可以增进各类灾难理论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对于灾难研究,负系统学比系统学更具针对性;在研究实践上,负系统学比安全系统学更加容易结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系统安全水平,进一步丰富安全系统学理论内容,对微系统内人机界面的安全信息流过程、模型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安全信息流与人机交互过程理论,为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运用安全模型原理,从信息传播角度建立人机界面的安全信息流模型并分析模型的内涵和意义;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具体情景的仿真模拟,以验证其适用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刻画了系统内安全信息流动轨迹,有利于揭示系统安全演化行为机理,对提高系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地铁车站防火安全韧性,以设计方案为切入视角,基于防火安全韧性的吸收、抵抗、恢复和适应能力4个维度,构建基于ANP-熵权法面向设计的地铁防火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逼近理想解法建立地铁车站防火安全韧性设计评价模型,通过3个已建地铁车站(青岛、沈阳、福州某地铁车站)的设计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应用案例中,沈阳某地铁车站设计防火安全韧性最高,福州某地铁车站设计防火安全韧性最低,需进一步提升防火安全能力。评价结果与各案例的实际运行阶段基本吻合,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改善地铁车站的防火安全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超 《安全》2019,40(1):7-13
安全学科体系对引领我国安全学科发展和保持其应有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科学学的高度,运用安全科学学的思想,系统综述基于哲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分类的安全学科体系、基于上中下游三层次学科构成的安全学科体系等多种已形成的典型安全学科体系及其内涵,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呼吁大家更加关注安全学科体系的协同发展。结果表明,安全学科体系的构建,应该尽量着眼于基于安全学科相对独立的基本概念群、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围,侧重于能够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安全科学理论、方法、模型、原理等;我国安全学科体系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基于科学层面构建和完善的安全学科体系,可引导安全学科快速发展,并使之成为世界范围认同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相似安全系统学学科体系,促进相似安全理论研究的开展,综合研究安全科学、相似学及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方法论角度对相似安全系统学进行研究。通过阐述相似安全系统学的方法论定义及内涵,归纳总结相似安全系统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历程,并对相似安全系统学研究的基本元素(相似元与相似度)及其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深入探讨相似安全系统学相似性与相异性2大思维路径,明确不同思维路径下安全系统的研究发展导向,确定比较安全方法作为相似安全系统学的基础研究方法,并构建相似安全系统学研究的一般程式。研究表明,相似安全系统学的研究应遵循的范式思路是,在不同思维路径下,根据不同的相似类型,仔细选择并运用适当研究程式。  相似文献   

9.
比较安全学的创立及其框架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基于比较科学理论与安全科学学的原理,将比较方法应用于安全科学方法学研究;提出比较安全学的定义,分析其内涵,从安全科学的理论类别、灾害类别、安全管理类别、工程类别与安全学的纵向分支5个方面构建比较安全学的学科分支体系,并阐述了各分支体系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安全学学科体系框架;综合与比较安全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依据其应用的个案探讨比较学在安全科学中的应用,阐述比较安全学应用与研究的广阔前景。研究表明,多视角的比较安全学构建了诸多新的安全方法学思路和研究方向,为构建安全科学方法学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完善安全系统学理论体系,构建"流"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协同理论模型。首先,提炼系统安全中"流"的概念,并解析其性质与分类;然后,提出系统安全"四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行为流)的协同思路,构建系统安全"四流"协同的概念模型;最后,构建系统安全"四流"协同的分析模型,并解析其内涵。研究结果表明:"流"具有结构、流通等4属性;"流"在要素、显影性等不同维度有不同的种类;系统安全"四流"协同的提出及其模型构建可通过安全自然科学路径和安全社会科学路径实现;系统安全"四流"协同是一种新的系统安全分析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常规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体现的事后防范、查找失误等模式,提出从柔性工程角度出发的安全管理理念。介绍了柔性、柔性系统、柔性工程等基本概念;将安全视为可变对象,设计出一套主动预防事故的安全管理模式——柔性模型;同时提出复杂系统的动态稳定特性和柔性系统的快速恢复能力。例举两种柔性模型在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得出所设计的柔性模型在借助现代信息、数字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于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has become very popular, especially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concept is applicable to many fields, from mechanics to a broad range of social sciences. Resilience has even become part of the national and global policies of the US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has also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area of safety and health based on the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which does not result in a satisfactory leve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was adopted to research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thus with different approaches, such as via socio-technical studie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and the link with research on individual or family resili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k.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韧性安全文化及其指标对建筑企业安全绩效的作用,将安全文化理论与韧性工程理论相结合,对建筑企业韧性安全文化指标进行分析;利用扎根理论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建筑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数据收集,采用偏最小二乘估计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高管理层承诺、公正文化、学习文化、意识和不透明性、准备、适应性6个指标可用于评估韧性安全文化,其中公正文化、学习文化、准备及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高管理层承诺、意识和不透明性具有负向作用;研究结果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超  李思贤 《安全》2019,40(9):18-25,5
为发展安全科学原理和给事故防控与调查提供新的方法,根据变化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机制,开展安全降变原理及事故致因新模型研究。首先,提出安全降变原理并解析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其次,基于安全降变原理,给出不同层级安全系统变化的分类实例,并对作业场所事故及其致因重新定义和分类。再次,构建基于安全降变原理的C-S-R事故致因新模型。最后,基于事故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C-S-R事故致因新模型与安全降变原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各级安全系统中自发或是受联动的变化超出系统的变化承受水平时,将导致事故的发生。经事故案例分析验证可知,安全降变原理及C-S-R事故致因新模型具有充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明晰心理安全感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而完善心理安全感的框架结构及其理论体系。基于心理安全感的基本定义,剖析心理安全感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时间、空间、主体与环境维度出发,构建心理安全感的四维结构体系;从行业类型、影响方式、工作维度、物质属性等层面出发,分析心理安全感的范畴。研究结果表明:理清心理安全感的基础性问题有助于推动人的心理状况与行为规律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复杂系统内安全信息传播的机理与故障模式和发展新的安全模型,以安全信息认知过程为主线,以安全信息失真或不对称为问题,构建了1个包含7个关键事件、6个时间状态、5级信息失真和4级信息传播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理论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内涵、特点、用途分类和故障诊断分析途径,并由模型推导出1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新概念,同时也建立了1种新的安全信息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方法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事故致因机理分析、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安全设计和事故防控等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数据对安全心理学发展影响,把握大数据背景下安全心理学研究方向,基于大数据、安全心理学的理论,提出安全心理大数据定义,并阐述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安全心理大数据与样本数据差异性,提出并解析安全心理大数据研究类型与准则,提炼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安全心理学6条基础原理,构建安全心理大数据研究的“理论—技术—应用”三维结构体系。研究表明: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安全心理学研究是未来发展趋势,其研究内容包括安全心理大数据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