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电站事故前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人因可靠性分析 (HRA)已成为概率安全分析 (PSA)必不可少的内容 ,事故前人因事件可靠性分析对有效预防维修、调校工作中的人因失误有着重要作用 ,是人因可靠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PSA最终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笔者结合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实际需求 ,运用了以THERP为主的人因失误概率评价方法 ,创建了事故前人因事件分析的基本程序、方法及分析文档模式 ,表述了程序化的事故前人因事件分析模式 ,为我国核电站事故前人因可靠性分析提供了完整和有效的分析方法 ,并有效用于秦山核电站的PSA。  相似文献   

2.
赵伟伟  李忠文 《安全》2011,32(12):26-28
对于核电站而言,安全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核电站的人因事故总数超过事故总起数的60%,有的核电站其最高值已达到85%。可见,人因事件是影响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核电站的人因事件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4.
浅谈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因里希的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他认为安全管理就是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避免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5.
1987年5月28日,锦州市凌河福利橡胶厂发生了一起液化气爆炸火灾事故,死亡5人,重伤6人,轻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间接经济损失20万余元。本文就这次事故的致因进行探讨。当前,世界各国对安全工程学的研究日益深入,企业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应当大力开发以预测和评价为中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新技术。现代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变被动的事故后分析处理为主动的事故预测和安全评价。研究事故致因的初始事件,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类事故“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防人因失误工具是核电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出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是防止因人员失误导致事故的"安全护栏"。"失误"从我们出生就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路摔了跟头、电话拨错了人、开车吃了罚单……这些"失误"有时因未产生严重后果被我们所遗忘,但在一些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中,罪魁祸首也正是这些"失误"。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曾经在对核电行业发生的事件进行统计后发现,约80%的事件均与人的失误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正确理解什么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便于企业建立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举一个事故案例,明确事故的定义;将该事故分解为若干事件,解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国内外现行法规与标准,并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危险源和隐患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既是人的不安全动作、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能量及能量转换;事故、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分别为相应的事件;危险源和隐患均为事故的原因或可能原因。危险源和隐患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有等同、包含、并列3种观点,其优缺点、合规性各有不同,其中把危险源等同于隐患的观点,与现行法规、标准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群体效应"与企业人因事故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因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人因失误与人因事故的联系、企业事故与人因事故的关系、分析人因事故与群体效应的关系;研究群体效应的形成机理和群体效应对于人因事故防御的作用和重要性;利用S→O→R模型建立"群体效应"三级人因事故防御机制;加强企业"群体效应"的正面功效,降低人因失误所引发的企业灾害的发生.最后指出了建立"群体效应"须采取的措施,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和企业制定事故防御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因可靠性分析是概率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后人因事件分析是人因可靠性分析的核心内容.工程应用中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应在满足分析准确性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单与规范.本文分析了人因失误率预测法(THERP)的主要不足及事故序列评估程序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ASEP HRA)所做出的重要改进,描述了事故后ASEP HRA在工程应用中的基本程序,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和减少人因失误导致的事故,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人因失误,找出导致人因失误的根本原因,运用4M屏障理论,找出失效屏障并提出修补的方法。发电企业应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凝聚、辐射和同化等功能,引导和规范安全生产活动,充分运用防人因失误工具,在事件发生前防止人因失误的发生。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减少人因失误工具,包括明星自检、质疑的态度、3向交流、遵守程序、监护、独立验证、工前会、不确定时暂停、工作交接、他检等。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减少人因失误工具,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改善人机安全状况、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基于4M屏障理论的多重预防体系,可以有效斩断事故链或堵塞屏障漏洞,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展望未来,构建卓越安全文化是实现被动安全转变为主动安全的核心逻辑,通过提升全员的安全观念、意识、思想、态度、知识、技能,从而实现全员在安全工作中的高度自觉和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