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东怀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怀煤矿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引进综合机械化掘进和采煤生产线,安装了数字化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跟踪定位系统、多煤体教学系统和自动化办公系统,实现了生产、安全、培训和办公的机械化、信息化,填补了广西煤炭系统的多项空白,矿井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安全状况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广西第一 。  相似文献   

2.
<正>掘进机作为煤矿巷道掘进的主要设备,在巷道掘进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掘进工作面的工序繁杂,产生粉尘的地点位置多变。随着综采、综掘技术的迅猛发展,开采强度不断增大。于此同时,我国煤矿粉尘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综掘工作面在只采取内外喷雾时,司机处粉尘浓度高达300~1000mg/m3,而且呼吸性粉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80年代以来,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煤矿采用了综合机械化掘进。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又造成工作面的产尘强度成倍提高,使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浓度高达1~3g/m~3。恶劣的环境,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身体健康,因此,研究并解决综掘工作面防尘问题就显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4.
根据罗城煤田煤矿矿井的地质情况、煤层埋藏的特征、矿井开采的现状以及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目前综掘技术和薄煤层综采技术的适用性,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认真分析了采掘机械化在罗城煤田煤矿矿井推广使用的可能性、实现的途径以及由此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广西百色矿务局东怀煤矿建成年生产能力90万吨的采掘机械化矿井,论述了广西煤炭工业的其它生产矿井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必要性、可能1生和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西百色矿务局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百色地区东笋煤矿,矿井始建于1956年,全局职工2500人。现有东笋、东怀、那怀、那精煤矿和靖西锰矿5对生产矿井以及那荷、福禄、贵州安强煤矿等5对新建、改扩建矿井,是广西重要的褐煤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9月15日,广西百色矿务局有限公司东怀煤矿一号井150万吨扩建项目通过了由广西煤监局组织的专家组竣工验收。东怀煤矿原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近年来。该公司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一手抓矿井建设,一手抓安全生产,全力推进矿井改扩建步伐,克服了时间紧、人员少、程序繁杂等重重困难。高质量地完成了矿井改扩建任务。目前,矿井原煤生产能力已达150万吨/年。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综掘面粉尘治理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采用泡沫降尘新技术结合长压短抽式通风方式进行粉尘防治。以霍尔辛赫矿为例,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利用GAMB IT和FLUENT建立掘进巷道的几何模型,并对巷道掘进通风过程中粉尘分布规律进行解算,将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比,确定掘进面回风侧的高浓度粉尘分布区。对掘进面煤样进行湿润性试验,确定最佳的发泡剂添加比例。综合以上情况,泡沫降尘技术实施时采用环形前置式喷头布置,发泡剂添加比例定为10‰,并在回风侧距掘进面5 m、距底板2 m处设置风筒,将高浓度粉尘抽出并沉降。现场实测数据显示,泡沫降尘技术降尘效率明显高于喷雾降尘技术。使用泡沫降尘时,在司机侧测得全尘及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分别达到75.4%和74.7%。  相似文献   

9.
在矿井风流与围岩热湿交换理论的基础上,对局部通风掘进巷道内风流与风筒内风流的热量交换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现场测定巷道内的风流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量和风筒内风流温度等参数来计算风筒综合换热系数的方法.并在平顶山煤矿现场进行了实测,通过对实测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出了确定风筒综合换热系数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通过计算巷道内平均风速可以获得风筒综合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10.
徐建军 《劳动保护》2021,(12):56-57
2020年9月9日4时40分,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县驯乐乡境内的广西环江下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金煤矿(以下简称"下金煤矿")7130进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前,下金煤矿井下布置4个作业地点,分别是七采区7123工作面,7130进风巷掘进面;八采区8109工作面,8105回风巷掘进面。矿井主采煤层为I煤,煤层平均厚度2.2 m,顶底板为砂岩或粉砂岩,比较完整;矿井历年鉴定为低瓦斯矿井。本次事故发生在7130进风巷掘进工作面。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百色百矿集团东怀煤矿,作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小煤矿机械化改造试点示范矿井,用实践证明,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小煤矿是可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是百色市属国有企业,是广西最大且影响全国的褐煤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碳酸锰基地、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全国中小型标杆煤矿。目前,集团全资和控股企业28家,资产总额131亿元,职工5 000余人,煤炭和锰矿生产能力500万t/a。企业核心产业为煤电铝一体化、生态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热害已成为了继矿井五大灾害后的又一灾害,高温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热害最为突出。惯用的加大通风量的方法已无法满足降温要求,而采用空调降温电耗成本又太高,因此,采用绝热方法降温很有必要。运用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理论,在掘进巷道设置主、副巷道以改变巷道的传热结构和风流结构,实现了非人工制冷降温。得出选用性能良好的隔热材料、合理设置副巷道的宽度和对副巷道风流进行层流控制,是获得良好降温效果的关键,并给出了实现副巷道风流为层流状态的准则判别式及范围,导出了设置隔热板前后的热阻计算公式。唐洞煤矿的实践证明,掘进巷道采用隔热分流排热降温技术后,局部通风机送入掘进工作面的风流温度降低了2.5℃;单个人体获得的辐射热从得热56 W变成了失热27W;由隔热板、副巷道及围岩形成的复合传热结构的热阻增加了42.64%;主巷道中的风流温度降低了5.5℃。这表明掘进巷道隔热分流排热降温效果很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矿井开采强度加大,采用机械化掘进的巷道不断增加,产尘量急剧上升,煤巷机掘面的粉尘浓度一般达1~3g/m~3,个别达6g/m~3。粉尘的危害严重地影响到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安全。根据国内外实践,采用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对工作面的含尘空气进行净化是机掘面高效降尘的重要途径。而收尘是除尘的必要先决条件,为了提高收尘率,在压入式风筒出风处,采用附壁风筒,利用其附壁效应使压入风流在工作面附近形成一道气幕,阻止工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井下巷道内综掘工作面产尘量大,煤尘浓度高,降尘效率低的实际现状,探讨了配有附壁风筒的综掘工作面旋流风幕抽吸控尘的新型降尘方式,建立气体-粉尘颗粒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对巷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风流扩散规律、粉尘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粉尘分布规律的因素.模拟结果显示,综掘面旋流风幕抽吸控尘系统可在机掘工作面的有限空间内形成一个具有屏蔽作用的旋转风幕,将粉尘基本封闭在距掘进面0~3m的范围内.抽风口距离掘进面越近,高浓度粉尘存在范围和巷道中的粉尘浓度越小;增加抽风口个数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综掘机配套抽风口位置对巷道除尘效果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建立综掘巷道相似几何模型,开展粉尘从不同尘源位置释放时,压入式通风系统和综掘机配套抽尘系统的流场及粉尘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综掘工作面压入式通风系统的粉尘扩散范围在距工作面1~2 m处;综掘机配套抽尘口位置在距工作面1 m时的风流特征最利于除尘且此时各个尘源位置巷道内的粉尘均得到明显改善;当采用综掘机配套抽尘技术后,综掘工作面各个尘源释放粉尘时,巷道内的总体粉尘质量浓度都得到降低,平均除尘效率在80%以上,最高可达93%,可以很好地满足煤矿井下的降尘要求。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高效、大功率掘进机的使用,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的粉尘产生量急剧增加。掘进机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粉尘弥漫整个工作面,粉尘浓度最高可达1~2g/m~3。高浓度的粉尘严重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威胁矿井安全。我国机掘断面在10m~2以下的较多,采用一些国内外的大型除尘系统,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与监督》2013,(8):F0004-F0004
多年来,广西百色矿务局有限公司(简称“百矿公司”)积极探索复杂地质条件下中小型煤矿现代化改造之路,坚持以科技进步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成功开创了以“综掘综采一体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矿井管理标准化、融资方式多元化和企业管理人性化”为核心的“百色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上接第3期)4月6日11时10分.吉林省蛟河市丰兴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死亡12人,直接经济损失1370万元。事故直接原因:一上顺槽掘进工作面巷道测量出现偏差,导致掘进巷道过程中掘透老空积水:安排作业人员在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下部区域作业.致使透水事故发生后人员无法逃生。  相似文献   

19.
加快煤矿机械化改造建设,提高煤矿机械化水平,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煤矿机械发展水平和使用情况的分析,结合广西煤矿的实际提出一些对广西煤矿机械化改造建设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大断面掘进巷道内通风除尘效果,针对龙王沟煤矿副斜井净断面积24.9 m2、供风量1 500 m3/min的情况,采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建立长压短抽混合式通风条件下稳态离散相模型(DPM),研究压、抽风筒口相对位置和压抽风量配比对粉尘-风流耦合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入式风筒口到工作面距离为27.5 m,抽出式风筒口到工作面距离为5.0 m,压抽比为1.2时,龙王沟煤矿副斜井大断面综掘巷道内风流稳定,综合除尘效果最佳,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