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滑坡灾害遥感解译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灾害遥感解译是遥感技术在滑坡灾害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表明,滑坡易发性和危险性区划图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滑坡编目,其中大部分的误差则是源于滑坡编目时航卫片的解译,尤其是小比例尺航卫片的解译.从滑坡灾害解译、解译标志、解译过程等论述了滑坡灾害遥感解译,探讨了影响滑坡灾害遥感解译的不确定性因素,为减少滑坡编目和区划的误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遥感图像在江苏镇江市滑坡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全兴 《灾害学》2000,15(2):29-32
应用遥感技术、调查了镇江市滑坡灾害的分布及期次 ;分析了主要滑坡带的发展趋势 ,并进行了预测方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小型无人机遥感发展迅猛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大范围地质灾害调查,但针对单体滑坡的较少。将小型无人机遥感技术引入到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实践中,阐述了小型无人机遥感的作用,介绍了勘查设计工作实施流程的变化以及关键技术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在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勘查设计中引入小型无人机遥感技术,既能大大减轻现场工作时间、强度和风险,也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还能丰富勘查设计过程及成果的形象直观表达,可以实现滑坡勘查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关中地区滑坡 泥石流灾害遥感调查研究及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忠  赵淑芳 《灾害学》1992,7(3):38-42
本文通过利用综合遥感技术对陕西省关中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点研究,总结了该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特征与发生规律,并分析其主要诱发因素,建立滑坡、泥石流的航、卫片影像特征和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以关中地区为例,介绍利用综合遥感技术调查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工作方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5.
RS和GIS在滑坡泥石流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李发斌  崔鹏  周爱霞 《灾害学》2004,19(4):18-24
本文论述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敏感性分析、可能性分析、风险分析以及在泥石流信息系统、泥石流危险度分析和泥石流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3S技术支持下的滑坡泥石流的预测、干涉测量合成孔径雷达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国外用遥感研究灾害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美、苏、加、日等国在使用遥感技术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洪水等灾害进行观测研究的状况及其发展动态,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模糊支持向量机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将模糊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并进行验证,进行了研究区滑坡现状的调查,评价指标的选取,隶属函数的确定和基于FSVM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选取了高程指标、坡度指标、岩土体指标、地表湿度指标及植被覆盖指标等5个指标作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最后以莆田市为例,结合Rs和GIS技术,进行了滑坡危险性评价的研究.评价结果与实地验证和莆田市国土局提供的地质灾害现状图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滑坡是我国地质灾害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灾种.据统计,滑坡灾害要占到地质灾害总数的60%以上,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介绍了我国滑坡灾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未来滑坡防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虫害的遥感探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概述了应用遥感技术探测植物病虫害的原理、途径、优缺点与发展过程.着重报导了最近在安徽省孤山林场开展的从TM图象提取森林松毛虫害的成功试验,并展望了应用遥感技术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平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滑坡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因此,对我国高风险滑坡进行快速监测尤为必要。当前,遥感技术为滑坡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文中通过选取数字高程数据(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及衍生数据(坡度、坡向)、断层、地层岩性、地震点等因子开展了西藏东部地区滑坡的评价与等级划分。文中通过对各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运用频率比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并获得各因子风险等级的权重系数,进而构建了一个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LSA)。结论如下:1)LSA可以很好地表达滑坡空间分布情况;2)据实际滑坡点统计分析,可知西藏东部地区的滑坡主要分布在左贡县、墨脱县、察雅县、洛隆县和丁青县;3)西藏东部地区滑坡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道路沿线,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部地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山脉一带。  相似文献   

11.
洪灾遥感监测与信息复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单一遥感信息在洪灾监测中的局限性;探讨了同一区域内遥感信息之间或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之间的匹配复合,并就信息复合技术在洪灾监测中的应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ArcSDE的防震减灾遥感数据库系统的框架结构、建库过程及利用ArclMS建立海量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中自动创建地图服务、不同坐标系统的矢量和影像数据的叠加显示、远程图像处理等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目前系统包含的主要遥感影像库和矢量库.该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实现了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遥感震害快速定量评估方法及其在玉树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伽师地震、汶川地震遥感定量化灾害评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少量现场调查样本进行遥感解译震害与地面实际震害定量评估的方法,以玉树地震为例,建立了遥感解译震害与现场调查结果的定量关系,并进一步得到了玉树县城结古镇街区的等效震害指数和结古镇综合震害指数,结果显示遥感震害快速定量评估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该模型可应用于建筑物结构类型分布与玉树县结古镇相似的城镇遥感震害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典型震害遥感图像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实际震害复杂多样,反映在遥感影像上很难用某种固定的模式进行概括分析,因而震害遥感影像的解释至今还停留在人工判读水平上,难以做到快速、准确。地震应急响应要求尽量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灾情以救灾抢险,利用遥感技术和图像模式识别技术是快速确定震害乃至灾情的重要途径。本文以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震后航空遥感图像为主要样本图像,参照国内外其它地区震害遥感图像,进行了震害的分级,概括了相应的遥感图像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提取震害样本图像各种特征参量的数学模型,初步分析了表征各种震害样本图像的参量组合及其阈值范围的确定方式。  相似文献   

15.
震害信息遥感获取技术历史、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基于遥感进行的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各个遥感技术发展阶段所采用的震害识别技术,对震害识别技术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每种分类方法的划分标准和原则,并对每一种震害识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其各自的技术关键、优势和不足.根据现行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状况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分析了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庆岭  李金波  马志峰 《灾害学》2007,22(1):98-101
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结合历史地震记载资料,对熊耳山地貌、裂谷以及崩塌遗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初步认为,熊耳山裂谷及崩塌是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的产物,属典型的地震灾害遗迹。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特点,灾害应急救援的关键是灾害发生后的快速反应。及时快捷的灾情信息对于及时制定救援策略,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卫星遥感和载人航空遥感在获取灾害信息时受时空分辨率、外界环境和使用成本的影响,其在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作用受到限制。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具有实时性强、机动灵活、影像分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且能够在高危地区作业。介绍了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的构成及其在灾害应急救援方面的应用,具体介绍了这一系统在四川5.12大地震救灾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了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优势,并提出了该系统目前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8.
防震减灾中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卫星遥感技术在减轻自然灾害中发押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得不指出,卫星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均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地震事件十分复杂,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尚未搞清,难以发挥卫得遥感技术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由中以使用的卫星技术的分辨率还不够高,重复观察的周期长,限制了这一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有鉴于近感技术的分辨率还不够高,重复观察的周期长,限制了这一技术在防  相似文献   

19.
以马来西亚雪兰俄州为例,利用逐次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中加入了基于遥感的表征指标,并且通过逐次投影寻踪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不断加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加入遥感表征指标,并基于逐次投影寻踪模型进行的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