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想把邻居多杰的一千亩草场租下来,给普氏原羚用;我希望女儿白玛措能够有机会重新上学;我想让曾经救护的普氏原羚"果周"恢复野性;我希望保护湿地、治理沙化行动,能够让邻居们受益;我希望青海湖边永远没有污染。  相似文献   

2.
小鸟的祈祷     
王媛 《环境教育》2012,(1):86-86
我是一只美丽的小鸟,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那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那里河水清澈,波光粼粼;那里青草茂盛、百花齐放……我和我的伙伴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所有的动物都和睦相处,我们还常常聚在一起举行盛大的Party,我们的生活幸福极了。我们的家园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春姑娘跳着欢快的舞蹈给我们送来了浓浓的绿色和幽香的花朵;夏伯伯带着清凉的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秋姑娘为我们奉上香甜可口的果实;冬爷爷披上洁白的衣服,为我们带来了明年的希望……我为有这样一个舒适、美丽的家园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3.
树的悲哀     
我们虽然不能像野兽一样奔跑,像小鸟一样飞翔,但作用却非常广。遮荫、避雨、乘凉,是我们的本能;吸走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的氧气,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不停地为人类服务,我的兄弟姐妹却被人类夺走了生命,只有我还躲在一个角落里,和我的朋友——小花、小草一起成长。不知道我是否也会遭此厄运,可我更担心我的兄弟姐妹会继续遭到人类的无情砍伐。或许人类已把他们制造成日常用品,铅笔、家具、楼房,但愿我不要被砍。如果我们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些可怜的鸟兽就失去了家园;如果发生了水灾,人类就会被咆哮的洪水冲走。我们无私地为人类服务,风来了我们…  相似文献   

4.
刘齐 《环境教育》2013,(6):78-79
去年,我们班开展了以"世上最后一滴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把这滴水给老人、孩子或病重的人;有的说,把它还给云,或许能下场大雨……而我却不想发言,因为我清楚,这一滴水已无任何作用。老师引导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这场主题班会的画面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际,时常提醒我要珍惜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陈可姗 《环境教育》2012,(11):82-82
文明,像一支婉转的歌谣,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耳畔;文明,像一缕清新淡雅的幽香,总是把我陶醉;文明,像一股甘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其实,文明在我们的周围,只要留心观察就肯定会发现。瞧,我的小区多干净啊——台江区五一南路金色维也纳C区。自从福州市开展创建卫生文明城市以来,小区就出台了许多措施保护小区的干净整洁的环境。你们,那一行行标语,在小区大门口悬挂着"文明,从我身边做  相似文献   

6.
小溪     
王从茹 《环境教育》2011,(12):75-76
在我童年的时候,家乡有一条长长的小溪,向南不知从何处流来,向北不知流向何处。就这样日日夜夜的流着。春秋冬夏,日出日落,唱着那只永不疲倦的歌。小溪边,留下了我童年的足迹,小溪里,洒下了我们童年的歌声,洒下了我们无尽的欢乐,我们无尽的情趣,我们无限的向往……  相似文献   

7.
黄河夜问     
今夜星斗满天今夜枣光灿烂夜安沾化夜安渤海清夜安黄水边飘来的那一阵阵奇异的果香醉魂的浪假如把你紫玉色的诺言隽刻于每一株冬枣树黄河呀黄河我问你慈母的祝福究竟落于或者剪贴谁的窗前?古老物种自春秋直至汉唐变异又变异最后变异成这碧树一片紫玉一片梦泽一片爱一片无性也要在这里繁衍这或许就是上帝的旨意这或许就是黄河之构思中华奇果世界果王就这样安静地诞生了就连这死亡之地的浅海与滩涂都也吐纳起紫气和金银隐约传出一阵长咳我乃不速之客来自千里外然而鸡犬也不惊秋声也已幽深俯首看去燕王朱棣萎成一片败叶落于石阶哀然地飘零只有…  相似文献   

8.
<正>6岁那年,爸爸听周围的朋友说富阳黄公望村正在开发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自然生态公园,周末便开车带上妈妈和我来探个究竟。没有路牌的指示,爸爸只能一路开一路问,终于到了黄公望村口。坑坑洼洼的山路、一路的尘土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晃悠悠地往山里走。一路上尘土飞扬,我们无暇顾及路边的景色,最后到了一片杂树林,没有路了,我们只能扫兴而归。转眼5年过去了,富阳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韩蕊 《环境教育》2014,(9):78-78
正一个闷热浮躁的夏夜,一棵老树流下了一滴泪。它说:"我们或许还会见面的,不过不会在这,也许会在教室里,餐桌上。我再也不会穿着如此浓绿的外衣,再也不能成为鸟儿们的家……"人类说:"你很悲伤,你恨人类剥夺了你生存的权利,对吗?""我已经很幸运了。我活了30多年,比起许多  相似文献   

10.
<正>下课了。我和几位同学去操场玩耍,忽然看见有几位大哥哥在水龙头前洗着什么东西。我们去的时候正好他们刚走。我以为大哥哥会随手关掉水龙头,但没想到,他们竟然看也没看水龙头一眼,洗完东西就走了。我们走上前关好水龙头说:水龙头用完了不关,太不对了!你们了解吗?人不喝水最多只能存活7天,没有了水这些植物都会枯萎,没有了水我们人类也无法生存,所以  相似文献   

11.
这不是我的母亲,不是那个望着白岩的灿烂辉煌的母亲,她没有了神秘,没有了尊严,甚至没有了那一种温情脉脉的伤感——当她舔舐着我们,让我们扯着她的尾巴时,那壮烈激烈的母性。我在内心里大声喊着。我的母亲却十分平静,我看见她流出了眼泪,泪水全是血。我们在远远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我的母亲眼里的血流尽了,她没有过来分食我的残羹,她艰难地站起来,向另一片没有燃烧的高山丛林走去。我记得,那片丛林里盛开着比烈火冰凉得多的杜鹃花。在若干天之后,许是我母亲伤好了些,她开始想念她两个早产的女儿,于是她再一次冒着生命危险,走进了烧焦的野猫…  相似文献   

12.
去衡水看湖     
1友人林兵邀请我去衡水看湖,我问什么湖?林兵说衡水湖呀!我说衡水能有湖?林兵说,好大的湖呢,180多平方公里呢!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声高八度地对着话筒喊。林兵肯定从我的声音里听到了我无限的惊诧和彻底的质疑。后来,我急惶地询问了数人,你们知道衡水湖么?他们要么一片茫然,要么似是而非。是了,衡水,华北南平原,永远的黄土地,永远的干涸,永远的窒息。除了连天的麦地、棉花,就是遍地的红薯、玉米,哪来的湖呢?从千湖之域、江河之滨的故土走出的我,在北地的几十年,我对水的绝望与思念已成心祭。  相似文献   

13.
落叶载走了丰硕的秋,于是,冬便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冬并不可爱,它缺少鸟类飞翔的天空,它缺少黑土地上的绿意……但是,冬却用它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冻土里,倔强的种子在酝酿着来年的破土而出; 北风呼啸中,是挺拔依旧的青松;寒梅也在大雪纷飞中灿烂绽放。冬季冷漠的外表之下,蕴藏的却是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4,(7):58-58
在我国珍惜野生动物遭到猎杀,濒临灭绝时,冯刚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些动物的雄姿和生存环境殿现人们面前。或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条件像他那样保护野生动物,但是,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爱护动物,不吃野味,并同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做斗争,也足以体现这种精神了。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我们要进入军营,体验一下军人叔叔们的生活。走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在军营里要是犯了错,会不会受到惩罚?军营里是不是气氛严肃、紧张,没有一点温馨?看着身边的同学也一脸茫然的样子,我更加期待。走了半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驻奈曼地区的空军雷达站。进入军营,我们听到的不是战场上的炮弹声,而是小鸟的鸣叫声;看到的不是冰冷的枪械,而是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拆迁,老街一些串枋走廊的老房子永远消失了,包括我家的天井小院。这没有什么不舍的,老房子毕竟不好住人,阴暗潮湿不说,连上个厕所都不方便。没了也就没了,似乎没多大的念想。可是,过去岁月的影子是不能说丢就丢得了的,它总会以梦的方式提醒着我。是哪次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我正  相似文献   

17.
张琳 《环境教育》2012,(7):89-89
我们现在的环境教育,不少是停留在说教层面上: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怎样怎样;没有了森林,会怎样怎样;全球变暖了,地球会怎样怎样……各位看官与我一样,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环境方面的知识,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并为之大声疾呼身体力行。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让我觉得,在成年人与孩子面前,环境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太阳,但我还没有亲眼看到过日出。这次暑假,我来到了海阳碧桂园滨海城,有机会亲眼看到了海上日出。这一天,我和姥姥早早起床,趁着天还没亮,匆匆洗漱后,一起奔向海边。当我们急急忙忙赶到海边时,东方天际有一大片乌云,我真担心看日出的计划会落空。突然,云层透出一道红光,接着一  相似文献   

19.
花岩溪观鹭     
“将近有六万只,就在四周的树丛中。”而我们竟一只也没看见。下雨,鹭不飞,栖在树上。我们看不见它们,它们却看得见我们。快艇飞一样掠过花岩溪宽阔的水面,后面拖着一朵降落伞一样的巨大的水花。喷起的水花和机器的轰鸣,也没有惊动隐蔽在树丛中的鹭鸶。它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而我们觉得新鲜,这种有惊无险的高速度的刺激,可谓过瘾。  相似文献   

20.
守望家园     
正"我不想一睁眼就看见灰色的天空,我不想深呼吸就闻到污浊的气味,我不想一出门就被烟雾笼罩。我只想有一个干净的家园。那里应该有水晶蓝的天、清新自然的空气、绿叶簇拥的街道。"这也许是未来儿童的感叹吧!我不想污染继续蔓延到下个世纪。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已成为一大关键问题,面对着环境一天天地恶化,资源一天天减少,人类却不知道要守护家园,保护我们唯一的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青岛的那片海,我小时候在青岛长大,那里的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