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海洋经济现状,以秦皇岛为例建立了海洋经济预警模型宏观与微观指标体系,利用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在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经济预警、海洋灾害预测等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中的应用,提出海洋经济预警的系统模型及对策,以期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海洋资源的开发优势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该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建立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批复,辽宁省海洋运输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阐述了辽宁省海洋运输业发展现状,并通过海洋运输业对辽宁省海洋经济总产值的贡献度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海洋运输业与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利用区位熵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辽宁省海洋运输业在环渤海地区的竞争力进行了定位,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海洋运输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构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探究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及其障碍因子。结果发现:(1)2011—2020年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海洋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耦合系统从整体失调状态发展到整体良好耦合协调状态;(2)沿海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耦合协调状态空间差异逐渐减小,2020年9个省区市均发展到基本协调状态以上,其中广东处于高度耦合协调状态;(3)通过障碍度诊断发现,数字经济障碍度具有“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特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层面具有“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社会效益>海洋经济效益>海洋资源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环境重要性认知程度的加深,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环境修复成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维护海洋生态与环境功能的重要方式。通过从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问题诊断、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关键内容、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及效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海洋环评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评和修复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海洋环评和修复研究应重点注重和聚焦以下方面:1)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基线、监测技术、全球性影响及生态服务等方面的问题;2)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思路的转变,包括修复目标、修复模式、评估指标、监管技术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海洋科技整体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实力又存在着差距.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环渤海3省1市的海洋科技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计算海洋科技得分,为正确认识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实力状况提供佐证,同时也为各省市制定有效的海洋发展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1—2015年我国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作为海洋经济增长指标,以赤潮累计发生面积、含油污水排海量、石油类污染物的点位超标率和无机氮点位超标率作为海洋环境污染指标,构建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污染的VAR模型,综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两种方法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的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与各海洋环境污染指标呈反向变动关系;(2)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显著,海洋环境污染有逐渐抑制海洋经济增长的趋势;(3)环渤海地区含油污水和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海量是限制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8.
海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动力.从上海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之上,以空间为载体、产业为核心探讨了上海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空间上是从立足未来有望在长江口形成亚三角洲体系的历史性新契机,提出上海海产业发展空间战略构想.即以长江口及口门内外为“一核”,以临港新城和崇明岛为“两翼”,以滨江临海经济带为“一带”,产业上以第二、三产业为突破口,未来形成发展五大海洋支柱产业和四大海洋先导产业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基于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从研究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元相关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海洋各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辽宁省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造船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而海洋油气业和海盐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启东市背依我国著名的吕四渔场,年海洋捕捞量占江苏省的 1/4。但前几年由于年年狂捕滥捞,海洋资源严重衰退,前两年春汛时,渔区80%的出海渔民歉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启东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保护海洋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个理念引导下,积极调整海洋捕捞业结构,发展海产品养殖,营造“海洋庄园”,走出了一条海洋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之路。2000年4月25日一6日,在启东市首届海鲜节期间,500多位中外客商纷纷看好启东的“蓝色产业”开发,共签订经济合作项目22个,总投资额3.3亿元。这是该市靠…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东海洋资源的优势 ,提出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并探讨了海洋产业开发与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编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过往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我国编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当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目前存在概念不清晰、分类不明确、核算不准确、数据不完备四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多种产业和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体系。然而也面临着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这都制约了秦皇岛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秦皇岛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污染状况日益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在对我国海洋污染与破坏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洋污染防治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耗竭,海洋资源的开发又成为新一轮的竞赛活动。本文以渤海为例,运用海域承载力与生态补偿2种理论探讨了在资源与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两大瓶颈的条件下,如何在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保持海洋可持续发展,以期为海洋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6.
Arsenic levels in seawater, microplankton (diatoms and dinoflagellates), shrimp (Penaeus semisulcatus), mollusc (Cerithium scabridum) and five types of fish (Maid, Nakroor, Nuwaiby, Suboor and Sheim) in five sampling stations (I–V) off the Kuwait coast were determined during the years 1995 to 1999. The maximum mean concentration of arsenic was observed in the order; the five fish (0.50–0.78 g g–1)> mollusc (0.26 g g–1)> shrimp (0.23 g g–1)> particulate matter (0.03 g g–1)> water and phytoplankton (0.02 g g–1) from all the sites of the Kuwait coast. Station II possessed the maximum arsenic level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rsenic levels in other parts of the globe, low arsenic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most of the marine organisms off the Kuwait Coast. However, an increasing trend in arsenic concentrations was anticipated due to rapid loc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on account of recent spills of arsenic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7.
海洋产业的发展对于山东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山东省海洋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海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山东省海洋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最后提出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对于指导山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海域承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有关承载力的研究成果,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北省海域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6年间河北省近海海域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但承载状况总体趋于好转;人口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治理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缓慢、资源供给能力不足是导致河北省海域承载力超载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河北省海域承载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