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臭氧空洞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已列入“十大环境问题”之一,早在1984年开始,南极春季(即9月至11月)平流层中出现了臭氧空洞,其后,美国“雨云—7号”气象卫星观测到这个“洞”大如美国,高愈珠峰,臭氧已经被破坏掉一半以上,不仅如此,目前全球各个纬度平流层的臭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保护臭氧层已刻不容缓.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并设立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臭氧是地球大气的一种正常成分,含量仅占空气总量的百万分之几,且主要分布在上空10至40公里范围内,它的总量常以厚度来表示:cmSTP(标准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或Dobson单位(多布  相似文献   

2.
臭氧的特性及应用臭氧(O_3)和氧气(O_2)有着显著不同的特性。氧气是无味、无色、无嗅、无毒的。臭氧却是淡蓝色,且具有特殊的“新鲜”的气味,在低浓度下嗅了使人感到清爽,而浓度稍高时,具有特殊臭味,而且是有毒的,国外光化学烟雾所造成的“公害”主要是臭氧。臭氧的比重为氧的1.5倍,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约高10倍,比空气高25倍。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在常温下可逐渐自行分解成氧,所以它不能象其他常用工业气体那样用瓶装贮存。  相似文献   

3.
1980年12月1日至6日,湖南省湘江水系保护委员会和湖南省环境保护办公室,在长沙主持召开了“湘江污染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承担“湘江污染综合防治科研协作组”的负责单位湖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邀请了承担此项任务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地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好臭氧,坏臭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雯 《环境导报》2003,(22):10-10
在大气层的上部,臭氧能够起到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这是人尽皆知的。但是法国一家空气质量鉴定机构却指出,在今年夏天,约有1000~3000名法国人死于臭氧污染。  相似文献   

5.
您知道大气臭氧层的作用吗?葛春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知道空气在的氧气一刻不能少,臭氧因为含有“臭”字而名声不好,对它的作用却鲜为人知。其实臭氧并不臭,它担负着吸收有害紫外线的辐射,保护地球上生命的重要使命。大气中臭氧减少意味着达到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  相似文献   

6.
关于臭氧     
《环境导报》2003,(22):11-11
◆什么是臭氧? 公元1785年德国人马隆在暴雨后的清新空气中发现一种特殊的草腥味,经研究得知这就是臭氧的气味。1840年,德国化学家谢恩宾将其命名为OZONE,意义为“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7.
地球大气圈的平流层离地面20~25公里,大气中臭氧的90%都集中在这里,形成一个浓度为10ppm的小圈层环绕着地球,称为“臭氧层”。它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臭氧对太阳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吸收了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阻挡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臭氧层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是生命的“保护伞”。如果没有臭氧层存在,太阳紫外线会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烤焦。在正常情况下,平流层中臭氧的浓度是稳定的。观测资料表明,1976年以前的20年里,南极上空臭氧的浓度几乎是保持不变的。  相似文献   

8.
臭氧对植物的影响及防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即使在很稀浓度下,对植物也都有毒害作用。五十年代,北美农林业中出现一些莫明其妙的病害。例如烟草的“气候斑病”、葡萄叶的“点彩病”、洋葱的“枯顶病”、松叶的“烧尖病”和“X病”等,追查其原因,是由光化学烟雾特别是臭氧引起的。这就引起了人们研究臭氧对植物影响的兴趣,研究的范围几乎涉及到植物学科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是由三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一种氧分子,无色,有特殊臭味,溶于水.地球上的臭氧有两层.在靠近地面上的空气里含有少量的臭氧,它是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对人体有害.在距离地球表面30—60公里的大气同温层的底层,由于太阳的辐射产生了大量的臭氧,形成了一层数公里厚的臭氧层.这层高空臭氧层能够阻挡太阳光线中过多的紫外线对地面的辐射.我们平时所说的“臭氧层”就是指这一层.如果地球外围没有这一层臭氧的保护,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就会到达地面,造成气候剧烈的变化、损害农作物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破  相似文献   

10.
黄治平 《环境》1995,(11):12-13
纪念9月16日国际臭氧日,旨在唤起人们对保护大气臭氧层的关注。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紫外线,特别是波长290~320毫米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动植物免受紫外线的损害。所以,地球外层大气中臭氧的损耗对人类健康具有灾难性的后果。大气污染与臭氧损耗距离地球表面15~50公里的平流层存在的臭氧最多。1985年,英国进行的南极地区调查,报告了南极圈内春季臭氧大量损耗。1970年初,首次证实从气溶胶喷雾、轻工  相似文献   

11.
于巍 《沿海环境》2003,(1):30-30
王大妈最近买了一台臭氧发生器,从此之后,这台臭氧发生器就成了她的宝贝。任何要入口的食物不管是鸡鸭鱼肉还是蔬菜水果,都要用“臭氧水”泡上个十来分钟,她说只有这样才能把食物上的农药和脏东西都洗掉。可是家里人不禁有些犯嘀咕,生成的这些臭氧会不会对人体有害啊?其实看看我们身边,近来有“臭氧”标签的产品还真不少,像臭氧发生器、臭氧空气净化器等等,很多还要卖到上千元。这些仪器真的能做到完全的消毒净化吗?专家认为臭氧发生器可用,但是使用中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少。在自然界中,除了臭氧层以外,臭氧最广泛地存在于海边和…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克林顿6月25日在田纳西州一次家庭价值会议上表示支持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他说:“我同意现在的关于臭氧和颗粒物的新标准,这是有争论的,但我想应该让儿童更健康。” 坚定支持更严格标准的环保局长Carol M.Browner称总统的行动是“保护全国人民健康的重大步骤。”克林顿是在纽约  相似文献   

13.
1985年首次报道南极上空15~20km处出现“臭氧空洞”后,臭氧衰竭一直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过去10年大气平流层臭氧浓度约减少2.5%,仅1991年就减少约2%.同年9月臭氧值达到历年同期最低值、“臭氧空洞”出现得早,在11~13km、25~30km高度首次观测到臭氧衰竭,衰竭量达50%.南极站也发现在25~30km高空,9~10月臭氧混合比比正常恒定的混合比低30~50%,臭氧降低时间约40天,速度为以往春天“臭氧空洞”形成速度的1/2.25~30km高度 此高度臭氧衰竭发生在9月上旬,主要与极区平流层云(PSCs)有关.PSCs可能是威德尔海和帕默半岛地区的大气移动所致,由高山背风面气流在平流层25~30km高度产生.这一现象1991年比以往严重得多.PSCs使无活性氯转变为活性形式,没有阳光时也可使臭氧减少;使活性氮变成硝酸冰粒子,并在表面与含氯化合物反应释放出氯,春天阳光照射时变成活性氯致使臭氧显著减少.另外.30km高空臭氧衰竭也可能通过单纯化学反应发生,但只能部分解释此高度臭氧衰竭.11~13km高度 此高度臭氧衰竭发生在9月下旬,由大量硫酸气溶胶导致.气溶胶对臭氧的作用在1982年墨西哥EIChichon火山爆发后引起广泛重视.1991年6月和8月分别发生了菲律宾Pinatubo火山和智利哈德孙火山爆发.Pinatubo火山爆发后的几周内,气溶胶(95  相似文献   

14.
仲民 《环境科学》1990,(1):93-93
英国科学家计划把采用太阳能的臭氧发生器由气球携带到极地高空试图修补臭氧空洞。伦敦有一个名为“臭氧教授”(Ozone Help)的新组织发起了这项计划。据其组织者J.Cleary说,在今年(1989)晚些时候将在南极放出三个价值十万英镑的气球,以测定这些臭氧发生器对添补臭氧的效果。每个气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加州北部的沙斯塔山镇,住着一“群被社会排斥的人。这些人自称为“环境病”患者,他们不能接触一切人造的东西,包括现代家具、香水、洗发水、体香剂、地毯等等。因为这些东西散发出的气味一但进入他们的生活空间,他们就会感到极度不适,甚或过敏。为此,他们只好选择沙斯塔山镇安家,因为这里地处偏僻山区,人迹罕至,空气清新。 这则消息看起来尽管有些离奇,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环境质量,关系着你我健康! 先说说臭氧。臭氧是一种活性气体,它由三个氧原子(O3)组成,略呈蓝色,我们看到的蔚蓝色天空,就与它有关。它“住”…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是我国地方病严重流行的省份之一,主要有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地甲病、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等,其中以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地甲病、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危害最重,流行历史久长。考古工作证实,血吸虫病在湖北省流行至少有2100年的历史,碘缺乏病(他甲病、克汀病)在唐期的历史典籍中就有“长安襄阳蛮人其饮沙水喜援”的记载。旧社会,在湖北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由于各种地方病的严重危害,许多地方人亡户组,村湾毁灭,呈现一片凄凉景象。解放以后,面对严重的地方病危害,党和政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各项地方病…  相似文献   

17.
前言臭氧的用途很广泛。目前,许多国家把它作为一种高效漂白剂应用于木材加工、造纸、纺织品工业中,亦有用作消毒杀菌剂及公共场所的空气净化剂等。但是,臭氧对人类、动物、植物也有很大的危害,这方面已有许多报导。在0.1 ppm 的臭氧中会使人咳嗽、咽炎、呼吸困难。经常接触浓度为0.2 ppm 的臭氧会导致人  相似文献   

18.
臭氧引起植物落叶及生长物质防护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臭氧除了伤害植物叶片外,还能引起叶等器官的脱落。臭氧熏气后3—4天脱落达到高潮,以后逐渐趋于常值(对照)。这一变化趋势,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呈正相关。利用NAA、2,4-D、IAA等生长物质在熏气前喷洒或涂抹,可以相对降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从而抑制了因臭氧引起器官脱落的效应。故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物质可作为抗臭氧危害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环境研究》(季刊)第69期(1988年7月)汇集15篇文章,全面介绍臭氧层保护问题。这些文章包括:美日关于同温层臭氧耗损对策的会议;环境厅采取的同温层臭氧耗损对策;关于臭氧层保护的问答;关于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和蒙特利尔臭氧层耗损物质议定书;氯氟代烃对策的技术问题;氯氟代烃与同温层臭氧耗损;紫外线、皮肤与皮癌;紫外辐射对植物的影响;辐射活性气体的温室效应;臭  相似文献   

20.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比氯大一倍。臭氧净化的特点是在低浓度下也能瞬间完成氧化反应,并且没有永久性的残余。臭氧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酚、氰化物、硫化物、油类化合物,并有很好的脱色、除臭、杀菌能力。 我厂裂解炉处理能力为15000吨/年,对于小石油化工厂排出的“三废”能否妥善处理,是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