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以芜湖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是近几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农村土地整理形式,其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前期的几个理论要点,即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效益等,并结合芜湖市农村居民点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其研究成果不但有助于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为其它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及节约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耕地日趋减少,城市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用地矛盾加剧。通过对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提出了节约用地的措施,指出平原地区是今后土地利用的重点;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是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流转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地规模和利用方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建设用地供给的来源指标和耕地资源的警戒安全.以农村居民点综合分类为基础,以农户集约用地意愿调查为数据来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最佳标准,并提出环首都和环省会平原带状集中等五种相应的集约用地模式.研究结果对河北省宏观调控农村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向,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地区农村居民点建设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散、乱、差是其基本特点,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在对连南瑶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并且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综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进行了测算,对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德州市合村并居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各地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进入土地市场隐形流转已相当普遍。实践发展迫切要求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配套制度。因此,研究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高效、符合河南省实际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措施,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已成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选择以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了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规范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湛江市1996—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在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徐闻、吴川和市区。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主要受农村人口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交通发展和乡镇企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解决西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粗放、分散等问题.在充分调研沿滩区农村生活污水现状,收集国土、人口、DEM、水系、水源保护区等多项数据,建立了农村居民聚集区识别、环境敏感村划定方法,识别出沿滩区48个环境敏感区村庄、74个农村聚居区,构建出更为科学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体系,为农村生活污水整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四川省农村中非农业用地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实保护好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山东省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的实地调查,以晏城镇李官社区和康驿镇康达社区为例进行模式分析和政策优化设计,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改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主要包括组织运作、空间布局、资金筹集和利益分配四个维度;2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具体模式虽然略有差别,但地方政府在整治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3山东省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着组织运作模式的运行主体单一、空间布局模式的未来考量不足、资金筹集模式的来源渠道有限、利益分配模式的配置失衡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围绕模式的四个维度进行优化,即成立组织运作的三级指标交易机构、开展拆旧安置的空间动态置换、推动资金筹集的迭代补偿、建立市场机制下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餐饮产业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餐饮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安徽省芜湖市凤凰美食街为例,从餐饮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背景、区位依托、构成要素以及竞争优势等方面对餐饮业的集群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借鉴社会冲突理论构建了农村征地冲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闽南地区晋江市为案例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农村征地冲突风险警级水平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闽南地区农村征地冲突风险水平整体处于中警级别,农村征地冲突风险警级水平与该区域的特征密切相关。基于研究结果,为有效防范闽南地区农村征地冲突风险,应从完善征地纠纷矛盾调解机制、尊重农户心理需求和文化认同、建立分级控制预警机制等方面制定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摘要:近年来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非大城市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以黄山市为例,旨在探讨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成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同时也为类似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梁栋栋  陆林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3):211-212,215
通过对贫困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和评价原则,并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未来土地利用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在开发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安徽省舒城县百丈岩旅游区为例,在分析旅游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的旅游发展战略,最后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小尺度热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指数模型方法,从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速度、土地流向、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对淮南市1996~2003年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分析,揭示了淮南市土地利用及变化的特征,并针对在工矿和居民点整理复垦、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沈非  查良松  葛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4):375-376,385
安徽明光市凹凸棒石粘土资源丰富,在我国稀有非金属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调查明光市凹凸棒石粘土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特征,分析了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点,规划中弹性方案的设计使土地供给需求紧张的局势得到相对缓解。以芜湖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方案设计为例,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思想,以及武汉市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具体阐述了武汉市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自建立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