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及节约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耕地日趋减少,城市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用地矛盾加剧。通过对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提出了节约用地的措施,指出平原地区是今后土地利用的重点;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是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流转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综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进行了测算,对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德州市合村并居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各地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进入土地市场隐形流转已相当普遍。实践发展迫切要求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配套制度。因此,研究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高效、符合河南省实际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措施,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已成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选择以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了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规范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基于山东省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的实地调查,以晏城镇李官社区和康驿镇康达社区为例进行模式分析和政策优化设计,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改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主要包括组织运作、空间布局、资金筹集和利益分配四个维度;2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具体模式虽然略有差别,但地方政府在整治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3山东省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着组织运作模式的运行主体单一、空间布局模式的未来考量不足、资金筹集模式的来源渠道有限、利益分配模式的配置失衡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围绕模式的四个维度进行优化,即成立组织运作的三级指标交易机构、开展拆旧安置的空间动态置换、推动资金筹集的迭代补偿、建立市场机制下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餐饮产业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餐饮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安徽省芜湖市凤凰美食街为例,从餐饮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背景、区位依托、构成要素以及竞争优势等方面对餐饮业的集群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通过对贫困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和评价原则,并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未来土地利用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在开发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安徽省舒城县百丈岩旅游区为例,在分析旅游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的旅游发展战略,最后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研究——以芜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点,规划中弹性方案的设计使土地供给需求紧张的局势得到相对缓解。以芜湖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方案设计为例,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思想,以及武汉市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具体阐述了武汉市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自建立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