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我国事故调查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无不产生于事故调查之中。做好事故调查工作,是预防事故的根本途径。针对事故多发、预防不力的现状,必须及时改进事故调查工作。目前,我国事故调查工作存在的以下2个核心问题,阻碍了事故调查目的的实现,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根源。首先,事故调查过分看重责任追究,致使事故原因调查不力、预防措施制定不当。事故调查与责任调查不同,如果事故中有违法问题,则不属于事故调查范畴,而进入司法程序另案处理,以防止对事故调查客观性和目的性的干扰。事故不是人们愿意或故意造成的,而是组织管理不善、人的行为过失或科技、…  相似文献   

2.
在电气事故的分析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例如,现场存在几种火源,怎样判断事故的性质,确定直接原因?电气短路可以引起失火,失火也能引起电气短路,怎样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根据大量的模拟试验及电气事故分析的实践,总结出用事故残骸件的形貌特征分析、判断电气事故的方法。实践证明,它对正确判断事故(故障)性质,准确地确定事故(故障)直接原因,是可靠的。本文重点介绍电气事故(故障)残骸件上的形貌特征。 一、导线过负荷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导线都有其规定的安全电流。当导线过负荷,通过的电流大于安全电流时,就可能使…  相似文献   

3.
董家山隧道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已经过去4个多月了,喧嚣的媒体也已沉寂,但是,作为建国以来发生在在建隧道中的最大一起事故,它所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它所反映出来的痼疾也没有革除。事隔4个月后,我们一点点拨开落定的尘埃,以期探索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2005年12月22日14时40分,在建的四川省都江堰——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工程右线隧道(右洞)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35万元。爆炸中,1名工人被爆炸产生、并在隧道“枪管”效应下形成的高压冲击波抛掷到168m开外,隧道内多台不同用途的车辆受高…  相似文献   

4.
高仁斗 《安全》2003,24(5):25-26
架空电气线路安装容易,维护方便,在厂矿企业中得到了最普遍的应用。但由于架空线路敞露在户外,要受到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大雾季节,易造成瓷件闪络放电;雷雨季节,易发生雷击事故等。因此,为了实现线路的安全运行,必须对线路的季节性事故,采取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1998年9月16日下午4时10分,新密市某镇造纸厂一台WNG4-1.2MPa(卧式内燃回火管)型锅炉在运行中爆炸,造成1人死亡,l人重伤的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该锅炉系鞍山锅炉厂生产,1982年11月制造,出厂一编号A82075,1996年9月移装到该镇造纸厂,当年10月投入运行。一、事故发生经过9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当班锅炉操作上周国事对锅炉进行点火升压。l个多小时后,锅炉压力达到0ZMPa,因为纸机车间没有生产(此时纸厂已停电),操作工周围亭就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回家吃饭,中午1时多才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操作锅炉。当锅炉压力升至…  相似文献   

6.
1995年夏,我刚从外地出差回来,人到办公室还没坐定,外面进来3个中年人,说他们已等我好几天。看了对方证明、证件,才知道他们分别是地区中级法院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当他们从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本杂志时,我马上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相似文献   

7.
赵荒 《安全》1994,(4):20-21
随着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日益普及,已成为现代文明和时代繁荣的象征。 家用电器给您带来欢乐,但是,如果不懂或者不注意安全用电,也会给您带来巨大的不幸。谓之不信,请看实例: 武汉市硚口区某青年女工下班回到家,大汗淋漓,热不可耐。她甩掉高跟鞋,赤脚走到台扇前,一按琴键开关,连一声“唉呀”都没有喊出来就倒在了电扇上。等她爱  相似文献   

8.
锅炉是一种承受高温、高压、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如果使用、维护、管理不善,会酿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及设备事故。据统计,1993年全国发生431起锅炉事故,其中锅炉爆炸事故40起,重大事故291起;死亡37人,重伤61人。为了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对几种锅炉常见事故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作一探讨。1水位事故锅炉水位事故是锅炉的恶性事故之一,包括锅炉缺水、满水和汽水共腾三种。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停炉、停机影响正常生产,重则炉管爆破,设备损坏,甚至造成锅炉爆炸…  相似文献   

9.
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北卡莱纳州的海滩上,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飞机试飞成功,从此揭开了人类从事航空活动的新纪元。今年,在全世界隆重纪念飞机发明100周年时,环球辽阔的蓝天上已有近50万架飞机在翱翔。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月14日晚,九朝古都,华灯初放,成千上万的洛阳人沉浸在双节期间的祥和欢乐气氛之中。然而,就在此时,一场危及古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险情发生了。险情就是命令19时许,地处洛阳市下园路南段李楼乡万年青村的河凯达高能气体公司院内一容积为50...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13号令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电梯主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1987年颁布后,已作了三次较大修改,逐步靠近国际标准。这些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  相似文献   

12.
刘红兵 《安全》1994,(1):23-23
1993年7月14日,浏阳市城东村宝康食品厂发生一起有毒气体急性中毒,死亡七人的恶性事故。 上午8时许,该厂两名职工被派工清洗一腌浸刀豆的池子。为了疏通池底出水孔,将闲置的废水排掉,职工甘运生和具成胜沿长梯下到长4m、宽3.5m、深3.5m的3号池底,当他两伏身时,突然头一歪倒下了。村妇周玲见状后,即大声呼救。赶来的熊方  相似文献   

13.
压缩机爆炸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徐节 《安全》2003,24(1):20-21
空气压缩机是煤矿(以及非煤矿山)重要的动力设备之一。近年来煤矿推广锚喷工艺,对空气压缩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而且随着一些老井向深部延伸,地面空气压缩机站向井下供气的管路也过长,因此压缩机站移到井下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空气压缩机能否安全供气,不仅是保证生产建设正常进行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矿井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总结煤矿已发生的空气压缩机供气事故,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吴瑞祥 《安全》1997,18(4):39-41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近年来山西省煤矿事故的发生特点,基于2015年—2018年山西省煤矿事故数据并结合全国煤矿事故数据进行对比,对事故等级、类型、地点、企业性质、煤矿辖区5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煤矿安全形势有正负影响;近年来山西省煤矿安全总体形势好于全国,但机电、运输事故频发,水害事故时有发生,需要对该类事故加强防范措施;回采工作面为事故多发地点,这与全国煤矿事故特点不尽相同;国有重点煤矿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高于地方煤矿企业,这主要是由于国有重点煤矿数量多、产量大的原因。应同时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坚决落实安全责任制,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5—2020年某市城镇燃气中低压管网及系统失效事件的统计数据,从压力等级、投用年限、易发生故障部件和故障点埋深等维度分别对户内事件和外线事件进行特征及原因分析。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户内事件的高发时间为每年的3月、8月和11月,2018年和2020年引发的人员伤亡情况较严重,易发生故障部件包括法兰、阀门和燃气具;在外线事件中,投用年限超过15 a的管网占比为62.2%,易发生故障部件为管网母材、凝水缸和调压箱,且故障点多出现在埋深为0~2 m的区域。原因统计分析发现:户内事件的主要后果为泄漏、停气和燃爆,引发原因主要为第三方破坏和设备故障;外线事件的主要后果为泄漏,其中由腐蚀引发的泄漏事件占比为70.35%。通过计算失效概率可知,引发事件的最主要原因是腐蚀、设备故障和第三方破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化学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了解化学品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可有效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本讲主要探讨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现场应急抢险和救援。  相似文献   

18.
爆破是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同时也是一项危险性很大的工作。在我国的采矿工业中,每年有300多人直接死于爆破事故。另外,由于违章放炮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一、爆破材料意外燃爆的预防 冲击、摩擦、挤压、明火及高温均会引起爆破材料的意外燃烧或爆炸。所以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运送炸药和雷管时,应严禁冲击、挤压和抛掷,严禁明火照明。 (二)井下储存爆破材料的硐室不准安装灯具,严禁吸烟和明火。 (三)高硫矿井使用硝铵类炸药进行爆破,必须事先测定硫化矿粉的铁离子浓度和含硫量。在矿石含…  相似文献   

19.
1 事故原因的分析方法 事故原因通常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构成事故的要素:①伤害;②事故;③“加害”物体;④直接原因;⑤间接原因。实际上事故的发生过程先以间接原因为导火线,并由直接原因引发。然后通过“加害”物体作媒介,进而发生事故,最终导致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青安 《劳动保护》2003,(9):60-60
6月5日,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就加强全省各类事故统计工作及事故报送制度做了规定。一是对每月各类事故的报送,要求各部门在向行业或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月报(含季报、半年报、年报)事故统计报表及事故分析资料的同时,及时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送,报送时间为次月5日前。二是各州、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各类事故的报送,要求各州、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按照事故的上报程序,对本地区各类事故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对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按照有关重大、特大事故的快报制度和程序,在规定时间内采用最快捷的方式立即上报,并用《事故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