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水质现状及11年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了柴窝堡湖"十二五"水质变化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污染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袁步先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4):22-23
简述了娟湖湖区水质状况,指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过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是导致巢湖水质经的主要原因,并担子同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水质综合特征模式作为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山西省桃河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比性好,信息含量大,并能反映出水质污染的类别、污染程度等水质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5.
6.
浅议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沿革,包括物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和原位处理法,着重阐述了目前研究最多的原位处理法,即原位物化法、原位生物法和反应性渗透墙技术。并提出应该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控制造纸废水对水源污染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综合指标结合GC/MS技术对某造纸厂造纸废水的产生、治理和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讨论了控制造纸废水对水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可以起到保水保肥、保持湿度,有效地增加和延长作物生长期,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使用地膜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年增加,极易造成地膜污染。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回收,必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在我国北方X河流上某跨界断面发生的水质异常事件中,采用水质荧光指纹污染溯源技术开展水体污染溯源工作。使用在线式水污染预警溯源仪监测到水质异常,得到初步溯源结果。依据溯源信息及跨界断面上游产业分布情况,初步锁定重点排查对象。将人工排查和在线溯源相结合,发现水质异常的主要原因和排放源。该污染溯源过程用时仅21 h,且人工排查与在线溯源的结果吻合。结果表明,“在线溯源—人工排查”是一种快速、精准的新型污染监管模式,在解决跨界断面水体污染溯源难、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博斯腾湖流域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和农业洗田排水均未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博斯腾湖,使湖中盐分、氮、磷、有机质等总量逐年增加,致使博斯腾湖污染加重,水质恶化。本文通过对博斯腾湖流域污染与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博斯腾湖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乌伦古湖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着重对乌伦古湖所监测的项目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了该湖的水环境质量,指出乌伦古湖水质的主要问题是严重咸化,这是该湖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并指出做好湖区规划,增加水源供给,加强污水处理和湿地建设,是乌伦古湖未来发展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