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城市的安全发展与地下空间利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笔者具体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即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等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城市问题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 ,提出大力发展和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上述分析和设想愿与同行共酌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城市狭小的空间里拥挤着拔地而起时,城镇化的推进速度让人惊叹。这中间,水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连接了一块块砖头,让建筑物在城市耸立。我们居住在由水泥粘结而挺立的建筑物中,躲避着自然界风霜雪雨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城市都曾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和空间转变。有人说,无论从速度上还是从规模上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所表现出的现实性与复杂性,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而我们所要给大家展示的是更为独特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就是新疆石河子市。54年前,王震将军率部来到这里。一片亘古沉寂的戈壁滩上,宏伟的气魄与胸怀,使来者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建一座城市!要给这座新城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一马平川的戈壁滩竟空无一物。唯有一条山洪造就的沟壑,沟壑里大大小小的石头铺排着,宛如一条流淌着石头的河。于是,一个苍凉的名字——石河子,就这样诞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终奉行着不与民争利的  相似文献   

4.
在建筑工地、城市运行、小区物业、工厂矿井、仓库储运、沼气设施等中存在着大量有限空间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存在非常高的风险,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因此,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应急知识和措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为明晰公众对城市地下空间的风险感知,服务韧性城市战略,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心理认知测量、统计分析、地理空间评估等方法,形成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类型和风险清单,绘制风险感知地图,并对风险感知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类型可整理为6类14种,包含技术、环境、人因三维15种风险,其中地震、洪水、火灾风险的严重程度高,辐射、地下管网故障和基础沉降风险的未知程度高;公众对城市地下空间风险感知在人口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地理空间上存在聚集效应,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从社会学视角为城市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可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难题的重大举措。地下空间的大面积开发利用,最引起人们关注的当属消防安全问题,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远远多于地面建筑,尤其是地下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生活。除了更好的居住空间、生活便利,其实,城市也潜伏和包含着各种风险。"一是人群高度密集,带来城市管理上的瓶颈,伴随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出。二是城市过度开发,对环境和自然造成破坏,产生生态和资源问题。三是工业、商贸、消费集中,各种生产安全事故无法有效遏制。四是城市正常运行对各类公共设施的极端依赖,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口饱和、建筑空间拥挤、交通阻塞……这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而降临。这时,人类将目光投向了地下。巨大、幽暗的地下空间被开发成了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场所,地铁也在黑暗中从城市的一端穿行到另一端。  相似文献   

9.
“安”得广厦千万间——北京建工集团安全文化建设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北京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速度,快得超乎人们的想象时;当越来越宽敞的居住空间,逐渐为都市中疲于奔波的北京人找回轻松和安逸时,您是否曾想过,是什么力量推动北京建筑行业舞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节奏,又是什么信念在支撑和呵护着这难能可贵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在对有着50多年历史的北京建筑行业旗舰——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城市生活模式的突围(权贵人士请自动屏蔽话题)?多数人的回答是消极的。居住空间尚且不足,谈何生活突围。那么,改变居住方式或许是实现突围的关键,日本的新型长屋和台湾的时尚人民公社对此作出尝试,带来居所环境、居住舒适度、邻里关系上的可喜体验,令人艳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