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5,43(3)
当前,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作为核心内容之一的生态保育严重滞后,亟需确立“生态立国”战略,全面推进生态保育的主流化.为此,建议在“两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增列建设“生态健康型”社会的内容;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体系上增设“改善生态”的基本国策;在法制保障上制订“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生态保育法”和“湿地保护条例”、“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法律体系的生态化;在监管体制上组建“生态建设部”,革新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广泛、系统复杂,依法治国需要生态文明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需要将宪法有关生态文明理念法律化,仅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不足以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推进、生态整体性自然规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地方立法实践,合力支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推进战略。本文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指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五个方向:顶层设计、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体系,完善体制、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合力,建立机制、激发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动力,开启众智、凝聚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共识,多措并举、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秦岭在中华文明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华龙脉"。秦岭既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也是"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在以建设文明生态环境为主旋律的新时代,秦岭南北麓依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无序开发和违章建设别墅等有悖生态文明建设的乱象,如何保护秦岭,协同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为此,本文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科学史维度上,阐述了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各阶段在解决的关键问题、文明的标志与内涵、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区别;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度上(水源涵养、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固碳与气候调节等),阐明了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思想、行动和科学三个维度上,指出了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一以贯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系统论思想制定科学规划,以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植被以及野生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为根本目标,从工业活动、农业活动、资源开发利用、人类日常生活干扰等多个方向协同推进,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贵阳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不断在践行中寻求新的和超越发展的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重要的是依靠公众积极、主动、有序的参与。通过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繁荣。一、要培育公众参与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践告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必须创新公众参与形式,积极培育  相似文献   

6.
正《条例》对珠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覆盖面较广泛,并具有多处全国"首次"的创新亮点,如首次落实《决定》中"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要求,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近日,珠海市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作用,率先在广东省立法出台首个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珠海市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紧密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通过立法形式把相关部署和要求在珠海予以制度化和法制化。其中,以法规形式明确各类主体功能区管理要求、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离  相似文献   

7.
正损害生态环境将依法赔偿作为国内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今日起施行,生态文明建设得好不好,将纳入政府部门的考核目标.根据《条例》,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县将取消GDP考核,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将成为政府部门的考核目标.禁止开发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公益林地、水源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将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将按规定对禁止开发区域实行单位第一责任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一票否决",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治理能力建设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态文明治理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突破口。本文围绕生态文明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在梳理生态文明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创新出发,提出生态文明治理能力建设的思路和框架,并从培育多元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创新生态文明治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相关部门及地方深化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与气象息息相关。以气象事业发展为切入点,探讨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共气象服务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防灾减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文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新状态下,只有拓展气象服务发展新的理念、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促进环境气象业务上新的台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优化气候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用创新机制构建气象生态文明的法制框架和宣传氛围等工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拓气象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全力推进江苏生态省建设,通过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行为和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核心要素的建设,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先进生态文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日渐突出,面临生态风险.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转型的主题之一.广西在适应这一转型、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设"美丽广西"的过程中,"五位一体"整体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均衡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应积极反思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社会结构失衡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非持续发展现实困境,科学认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积极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发展,协同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导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从生态立市战略的提出与发展、生态环保机制体制创新、环境污染治理、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社会行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总结了十堰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做法,对全国同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成为社会主旋律.文章从生态资源、生态空间、生态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济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从战略顶层设计角度出发,研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生态功能分区定位和实施步骤,针对近期济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体制创新、制度体系、转型升级、考核监督、大气治理、水污染防治、城乡绿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灿  曹可  赵建华 《环境保护》2020,48(7):8-13
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要求"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发展情况,梳理了国家机构改革打通"陆地和海洋"后体制机制改变带来的机遇,分析了一段时期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及能力短板,从完善制度体系和能力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目标-手段链的视角搭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对策框架,并针对框架中所提出的子系统目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目标及支撑对策体系之间的"目的 -手段"关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对策应从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生态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着力,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段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各子目标逐步实现,最终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提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 按照党的十八届_二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辽阳实际,着力在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强化生态补偿制度、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探索国家公同制度、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制度等6个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以此为牵引,整体带动和促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文章指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宣传教育是提升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手段,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宣传教育需着力从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重点人群带动作用、融汇贯穿到现实生活方方面面、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上升到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价值观层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向导。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行政主导、科技优先二个阶段,现在必须加上生态文明这个新的要素,这是环境保护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我国环境法权利机制严重不足,环境权立法已具备条件且刻不容缓。我国生态文明立法应重视政策性的"软法"的作用,通过立法后评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领域建设在法制上的全面融合。研究指出,首先应重视政策性的"软法"的作用,可通过生态文明职能机制(委员会或促进会等)颁布政策性规范,通过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通过工青妇等团体共同推动,特别是重视发挥政协的作用;其次是制定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并规范政府的行为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要求,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再次是对现行立法的后评估工作要把生态文明的要求作为评价要素,通过立法后评估推动法制上的五位一体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