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大量的证据表明地衣可以诱发和加速矿质基质的物理、化学风化过程,着生于建筑物表面的地衣能对建筑材料导致明显的生物破坏.其中,地衣菌丝在矿质基质中的穿插生长、原植体随环境变化表现出的膨胀收缩、冻融交替等机制对建筑物造成机械破坏.而地衣分泌的草酸等简单有机酸以及大量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诱发和促进矿质基质的生物-化学风化过程.受其影响,矿质建材中原生矿物遭受溶解、蚀变,并产生多种次生矿物.最终破坏建筑物的坚固程度、缩短其使用寿命、减低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衣对建筑物的生物破坏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的证据表明地衣可以诱发和加速矿质基质的物理、化学风化过程,着生于建筑物表面的地衣能对建筑材料导致明显的生物破坏。其中,地衣菌丝在矿质基质中的穿插生长、原植体随环境变化出的膨胀收缩、冻融交替等机制对建筑物造成机械破坏。在而地衣分泌的草酸等简单有机酸以及大量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诱发和促进矿质基质的生物-化学风化过程。受其影响,矿质建材中原生的遭受溶解、蚀度,并产生多种次生矿物。最终破坏建筑物的坚固程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基质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中基质对污染物的吸附是一个有限的过程,对其进行再生可减缓净化效果的下降趋势,降低周期性更换基质的材料消耗和购置成本,回用营养物质于农业。基质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原位或异位再生。其中生物再生成本低廉,生态友好且具有可持续性,是基质脱氮再生的最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优化离子浓度和交换速率,碳源、溶解氧、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提高再生效果和速率。基质除磷物理再生效果受基质类型、磷浓度负荷、落干休作开始时机和持续时间等的影响,其操作简便,可在人工湿地的日常运行管理中原位实施。化学再生效果受基质种类、再生试剂的成分和浓度、环境条件如温度、p H值、Eh值和DO值等的影响,可在基质吸附饱和后作为应急措施使用。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它的概念,并评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湿地模型和3S技术等新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优先领域,应加强湿地基础理论研究及在湿地的演化、生态过程、界面过程、预测与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有机锡类化合物对环境生态和人类有很强内分泌毒性.其主要来源包括有机锡产品的生产和消耗、生物和化学甲基化效应.当前饮用水日益受到有机锡污染的严重威胁,主要原因有水源水的有机锡污染、PVC管材稳定剂的渗出和管网生物甲基化作用.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饮用水有机锡问题应从3方面考虑,一是采用紫外光解或化学氧化处理受污染水源水,破坏水中有机锡化合物并消除其毒性;二是加强PVC管材质量要求,尽量采用低毒管材;三是定期更换给水管段以减少管网中生物甲基化导致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6.
天然地表水的基本化学组分不仅反映了积水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而且决定了水体的主要化学性质。水化学基本组分取决于积水区内大气降水中的溶解物质和土壤岩石的风化侵蚀可溶性产物。对昆明的滇池、大理的洱海、蒙自的长桥海和大屯海、以及黔中地区的水库群等若干高原湖泊水库水化学组分的研究表明:大气降水来源对各地区地表水基本组分影响不大;黔中地区化学风化速率受酸性降水的影响比洱海、滇池、蒙自地区略高;在同一积水盆地,淋溶区化学风化速率较聚积区高;同一流域水体,随积水区域面积的增大,化学风化速率不断增大;人为活动的强度对化学风化速率有极为显著的影响,直接改变了水体中Cl~-、Na~+、和K~+三种基本组分的含量;黔中水库群的三氮总量比洱海、滇池、长桥海和大屯海高出近十倍;N~(3+)作为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在三氮总量中所占比例可以作为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黔中水体中磷含量较云南湖水高一个数量级;水体氧化性指标〔Fe~(3+)/Fe~(2+)〕和〔DO/COD〕与污染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火山石生物滤床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水华爆发导致大量微囊藻毒素释放至地表水环境中,严重威胁着饮用水供水安全.通过不同条件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活性挂膜、灭活挂膜、未挂膜和无填料滤床)对不同形态、构型(MC-LR、MC-RR)的微囊藻毒素的去除实验,探讨其去除效率、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是微生物降解和基质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胞外毒素和胞内毒素的总去除率分别为58%和91%.其中,胞外毒素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途径去除,占胞外毒素总去除率的(41±4.2)%,胞内毒素则主要通过基质吸附途径去除,占胞内毒素总去除率的(64±5.1)%.生物膜吸附、光降解等其他途径无明显作用.另外,不同构型的微囊藻毒素在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中均能有效去除,MC-LR和MC-RR的去除率分别为68%和54%.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3种不同基质(乙酸盐、丙酸盐和葡萄糖)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的生化模型反应机理.重点介绍了聚磷菌(PAOs)、聚糖菌(GAOs)和产乳酸菌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对能量及还原力(NADH2)的利用方式;聚-β-羟基链烷酸盐(PHA)的合成方式及存在形式,糖原、乳酸(L型)的代谢途径等.虽然控制基质条件可以实现稳定的强化生物除磷效果,但目前的生化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代谢过程,今后要在分离纯种的PAOs及相关生化代谢过程中酶的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天然产物,由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与许多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似,并且对土壤、淡水、海洋等生态系统毒性较低,因而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特别是在重金属和石油等有机溶剂污染的原位和异位生物修复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主要综述了近年国内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廉价制备、作用机理、环境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电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状况.特别指出的是,生物修复技术无二次污染,电修复技术能强化土壤中的传质过程,两者的耦合有可能在该领域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