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层次分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九五”开始,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的特点,污染源密度也不断增大,浓度控制已经不能满足环境质量管理的要求。因此,污染控制战略逐步由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分析了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的概念,从政策角度对总量控制作了定义,从多方面对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这两种环境管理方法体系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总量控制的实施战略和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浓度控制”管理湖泊水环境,没有与湖泊水体的稀释扩散自净特性及其环境容量相关联,因而难以控制水环境质量。采用“总量控制”,则可以克服上述不足,具有湖泊水质污染可控、合理和经济等3个优点,使湖泊水环境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对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大气环境控制行之有效的“总量控制法”,提出了总量控制法的核心是在城市区域环境目标及总量确定后,大气污染负荷即污染物排放量的分配问题。阐明了“优化分配”与“责任分配”的关系,并提出,采用市场经济的“排污权有偿调协”的方法,奖勤罚懒,这对鼓励生产企业主动加强环境治理,顺利推行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法,尤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延军 《陕西环境》2003,10(2):11-14
浓度控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污染控制法律手段,但是其弊端较多,从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是当今世界污染控制的大势所趋,我国应在现行总量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基础上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这一先进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技术和管理上论述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提出如何实现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点源处理向综合处理、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1 前言“总量控制”是我国防止水体污染的一种法定的污染管理制度,“碧水工程”是实施“总量控制”的主要措施。碧水工程已列入我省“十五”规划中,而在“十五”期间要实施“碧水工程”,应重新审议目前总量控制的执行方法和程序,要达到碧水的效果,必须由现在的“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2 总量控制及目前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量控制的最高级别的法律依据是《水污染防治法》第16条的规定,其内容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环境规划的方法进行总量控制,有利于解决建设项目开发的时的总量分配、削减量控制、“三同时”检查等问题,提高环评审批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从“九五”开始,采用制定计划分解下达总量指标、环保目标责任制中明确总量任务、多途径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做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取得了很大成效。建议结合现阶段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途径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总量控制支持能力,实现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10.
总量控制的技术路线与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是污染物的总量而不是浓度。我们倡导总量控制,无论是理解为污染源的排放总量控制,还是理解为受纳水域的容许纳污总量控制,都不影响总量控制优点的体现;即在环境质量要求与技术经济条件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唯有总量控制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施总量控制,在大气环境质量未达标区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削减量优化分配方案。得出污染源年度削减限量;在空气质量达标区.依照允许的地面浓度增量,将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指标合理地分配到源,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大气环境管理中逐步建立起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完善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平顶山市实施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的、意义、程序与管理手段,以及总量控制的技术支持系统、监测及管理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线性规划方法在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施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现逐点浓度达标与各功能区达标,本文讨论了线性规划方法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合理选择控制点和计算污染物浓度贡献系数矩阵的方法,结合控制点源排放的A-P值法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推行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技术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阳市推行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技术路线是点面结合全方位控制,即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与区域性的总量控制,简要介绍了推行这一技术路线的思路和试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菱 《环境科技》2003,16(3):38-40
为了使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并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行为的有效约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区域污染物排放状况的调控,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区域排放当量制定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有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排放当量概念及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应用该概念制定总量控制方案,首先是运用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区域允许排放当量,线性规划模型中的技术系数是以区域内网格为基础的污染物转移函数;其次是分配区域允许当量至各个污染源,从而确定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该方法已在南昌市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系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建立与构成 ,提出了总量控制因子与目标体系 ,确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技术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河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黄河包头段污染物容量研究成果得到的2010年污染物总量指标,通过对两种总量削减方案的对比计算分析,从而得出更为切合实际的河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为政府制定城市治理工程规划,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核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不同层次的信息关联和相关的特征信息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城市是最基本的总量核定对象;阐述了现行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制度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存在着不完全信息问题;指出环境管理部门不掌握的部分排污总量信息对总量控制整体的影响相当大,应对排污总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核定。  相似文献   

20.
包头市大气氟化物总量控制排放许可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包头市实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试点中,关于氟化物总量控制许可值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源强的确定、大气扩散模式筛选与验证、总量控制区划定与执行标准、控制点选择、污染源贡献率和削减量计算、许可值的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