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氧化塘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图运用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将氧化塘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对象,在全面地组织氧化塘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氧化塘系统研究的方法及其塘系统研究的组织设计;在已建立的开放系统的生物学模型的基础上,阐述氧化塘系统研究的结构,体系及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 中试氧化塘位于武汉市墨水湖汇水区域夹河边,经夹河由纳税港进入墨水湖的污水量占全部入湖污水量的69%。污水经泵房打入中试塘。该系统由均匀分配水量的两个并联系统和其后的生物塘组成。Ⅰ组塘为4个兼性塘的串联系统,Ⅱ组塘为一个厌氧塘和4个兼性塘的厌——兼串联系统。串联系统见图1。  相似文献   

3.
<正>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兼性氧化塘中污泥的淤积问题,国内一些文章已多次提到,认为这是一个运行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认识。国外用兼性氧化塘处理城市污水时,一般不设立初次沉淀池,污水直接入塘或经沉砂处理后入塘。国内的兼性氧化塘基本上也采用这一方式,但其结果是:塘内污泥淤积十分严重。现举数例如下: 1、石家庄市西三教氧化塘包括一个土沉淀池和三级串联塘,运行三年,一级塘积泥即达0.3米,而沉淀池中沉泥厚度竟在1  相似文献   

4.
水生植物系统对污水的处理及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生植物系统由五级塘串联而成,并架设薄膜暖房,塘内设置生物载体及通气。从1990年5月至1991年4月近一年的试验表明:在停留时间为4.8d条件下,系统对水中BOD_5、COD、TN、NH_4~+-N、TP、TDP、DP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全年运行较稳定,明显优于普通的氧化塘系统。同时,本文还讨论了系统组合及设计的主要参数:停留时间、占地面积,串联级数。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设计上是合理可行的,希望进一步深入研究,发展成一种具广泛应用价值的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5.
氧化塘是低能耗、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费用较低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因此,国内外研究报道很多,应用范围极广。但对于氧化塘的光效应及其基质降解动力学,特别是用动力学研究所获得的参数代替经验数据来进行氧化塘设计的研究报告甚少,为了加深对氧化塘机理的认识和促进氧化塘设计规范化,并为氧化塘工业化作准备,探讨塘内光照对基质降解动力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其它     
X799.3 9400527库尔勒市串联氧化塘系统净化生活污水效果分析/郑奇(新疆巴州环境监测站)…刀干旱环境监测/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一1993,7(2)一112一1 16环情X一13 塘水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监测。一系统分析了氧化塘全年与不同季节的运行效果,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氧化塘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BoDS、coD去除效果较好,而对55、N、P去除效果很差。冬季因气温低,有机污染物氧化塘处理效率较差。氧化塘的处理效果受各种环境因素,包括:水质污染物、水生生物、气象条件及管理状况等影响。当某些条件不变情况下,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7.
制革废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土锁 《贵州环保科技》2004,10(1):21-23,26
论述了制革废水综合治理工艺,即包括鞣革含铬废水的回收工艺(加碱沉淀、压滤脱水和氧化提纯)以及混合废水的治理工艺(气浮池和氧化塘)。铬回收结果可使含铬废水的铬从2200~3500mg/L降低到1~1.4mg/L,去除率高达99.95%~99.96%,满足国家废水排放中对铬的排放要求,提纯后的铬达到回用质量,可彻底消除二次污染;气浮池和氧化塘相串联具有能耗低、污泥含水率低和便于资源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锦西地区工业污水的室内实验:论证了氧化塘处理的可行性;求得氧化塘分级降解常数,据以设计恢复锦州湾一级水质为目标的分级氧化塘的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9.
根据厌氧塘和兼性塘的串联模型,在人工模拟条件下,当串联塘总容积相同,不同容积分配以及负荷、温度,光照时间等环境条件不同时,污水经串联塘处理其主要污染指标COD、BOD5去除率不同,并呈一定的变化规律,说明了串联厌氧塘-兼性塘的容积分配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氧化塘污水处理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然而,它的真正发展只有近三四十年的历史,尤其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科学和工业的发展,能源紧张,使人们对氧化塘有了新的认识,给氧化塘污水处理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世界各国对氧化塘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活跃.为了进一步开发氧化塘的效能,提高氧化塘的净化效率,许多学者提出各种研究模型、组合工艺和强化措施,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设计参数和经验.本文将就氧化塘污水处理技术近年出现的新态势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利用煤矿塌陷盆地作为氧化塘和土地处理系统处理煤矿井下水和矿区生活污水的工艺原理、特点、工程设计及其产生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高碘地下卤水的细菌碘氧化过程可以减轻工艺管线的生物污损危害。分离自高碘地下卤水中的细菌Roseovarius sp.IOB-7,其分泌的碘氧化酶可催化氧化碘离子生成能够抑制敏感菌生长的碘单质,从而减少生物污损。实验结果显示,加入16μmol/L的Cu~(2+)可促进IOB-7的生长,并将碘氧化酶活力提高了1.75倍。碘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5。以碘离子为底物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当pH值为9时,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已经完全失活,而碘氧化酶则仍然保持了32%的相对酶活力,显示出更好的pH应用范围和稳定性。开展高碘地下卤水环境中细菌碘氧化酶的研究,对利用生物酶法进行工艺管线生物污损的防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碳、氮物质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碳素和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及其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碳素或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中甲烷氧化菌种群的数量变化无显著性影响,但对土壤氧化外源甲烷烷尖性却具有显著性影响,且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对黄松田土壤氧化外源甲烷速率的影响也不相同,甲烷氧化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甲醇和甲酸)较非甲烷氧化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和能促进土壤产甲烷菌产甲烷活性的碳源物质(酵母膏,葡萄糖和乙酸)可更强烈地抑制土壤氧化外源甲烷的活性,有机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的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要较无机氮素质质弱,在无机氮素物质中,硝酸盐对土壤氧化外源甲烷活性的抑制强度要强于铵盐类物质,NH3要比NH^ 4对甲烷氧化菌的甲烷氧化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一旦黄松田土的甲烷氧化活性受到碳,氮物质的抑制,恢复其氧化外源甲烷活性就需要较长时间,且受到抑制的过程越,恢复所需时间也越长。  相似文献   

14.
秦松岩  马放  黄鹏 《环境科学》2008,29(6):1649-1654
通过在河流中悬吊自行设计的载玻片架,获取了具有由铁-锰氧化细菌产生的特异的铁锰氧化物结构的生物膜,设计了4种培养基,采用2种不同的细菌分离方法,对生物膜上的铁细菌进行分离,应用荧光X射线分析仪(XRF)分析了分离菌株产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并对分离菌株的铁锰氧化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铁细菌2号培养基为合适的分离培养基;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出的2株氧化铁和锰的细菌,经系统发育地位的分析确定为纤发菌属;对运动纤发菌的产物分析确定无定形铁和锰为其主要金属元素;形态观察确定霍氏纤发菌呈树枝状鞘结构,而运动纤发菌呈蛛网状鞘结构.采用原位培养法分离出1株具有独特铁锰氧化物结构的细菌,经基因序列比对,确定为丛毛菌属.该实验获得的3株铁-锰氧化细菌的序列为设计针对于自然水体中的铁-锰氧化细菌FISH探针及PCR引物提供了关键数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厌氧氨氧化(Anammox)的高效自养脱氮技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为污水处理厂的能量自给运行提供了可能。首先,简述了污水Anammox自养脱氮的反应过程和技术优势,然后重点从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抑制、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富集截留以及AnAOB与好氧氨氧化细菌(AOB)等之间平衡调控3个方面总结分析了Anammox自养脱氮技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最后展望了城市污水Anammox自养脱氮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UASB反应器分别在降低进水亚硝氮/氨氮比(R)和停供亚硝氮条件下研究了Anammox体系运行特性.发现随着进水亚硝氮减少,亚硝氮与氨氮去除摩尔比减小,发生氨氮超量去除现象,即使进水无亚硝氮时也可去除氨氮.当R为1:2时,氨氮超量去除量达最大,均值为57.2mg/L;长期停供亚硝氮条件下氨氮能够稳定去除,平均去除量为45.6mg/L.停供亚硝氮后Anammox体系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增加,AnAOB、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相对丰度均增加.其中AnAOB相对丰度从9.44%增长到13.26%;氨氧化菌相对丰度从3.29%增长到7.3%;反硝化菌相对丰度由0.54%增加到3.14%.研究表明,溶解氧是氨氮超量去除量的限制性因素,氨氮超量去除的途径包括:好氧氨氧化、厌氧氨氧化与部分内碳源反硝化.在微量溶解氧作用下,主要是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协同实现了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17.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为对象,针对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1000mg/L和负荷<1.5kgNH4+-N/m3d时,氨氮去除率保持在80%~99.7%之间,表明好氧MBR具有良好的硝化性能;硝酸菌在进水氨氮浓度>600mg/L时受到了抑制,而亚硝酸菌在进水氨氮浓度>1200mg/L时才受到抑制;在试验过程中,MBR污泥经历了由以异养细菌为主到自养细菌为主的转型过程。以硝化菌为主的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污泥的SV和SVI分别稳定在20%~30%之间和40~70mL/g之间。  相似文献   

18.
海洋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及其脱氮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于德爽  李津  单晓静  杨振琳 《环境科学》2017,38(6):2435-2443
采用A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通过接种胶州湾底泥,研究了海洋厌氧氨氧菌的富集培养及其脱氮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可分为4个阶段:菌体自溶期(1~15 d)、迟滞期(16~152 d)、活性提高期(153~183 d)与稳定运行期(184~192 d).与淡水厌氧氨氧化相比,其迟滞期(137 d)较长,活性提高期(30 d)较短,对基质浓度与HRT的变化更敏感,且由进出水导致的菌活性延迟时间为5 h,远长于淡水厌氧氨氧化菌,因此海洋厌氧氨氧化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弱,更难富集培养.经过192 d运行,对NH_4~+-N与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98%与95.66%,三氮转化比n(NH_4~+-N)∶n(NO-2-N)∶n(NO-3-N)为1∶(1.2±0.2)∶(0.22±0.06),接近理论比(1∶1.32∶0.26),NRRNH_4~+-N升至0.080 kg·(m~3·d)-1,海洋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显著提高,这标志着海洋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成功.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污泥逐渐由黑色泥状变为砖红色颗粒状,扫描电镜观察,该砖红色颗粒为表面光滑,排列紧密、有类似火山口形状的球状菌相互黏聚而成的菌团.  相似文献   

19.
常温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常温条件下生活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5℃),pH>8.5时,通过提高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可以使亚硝化率达到80%以上.还对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短程脱氮与全程脱氮相互转化的界面条件,得出游离氨对硝酸菌产生抑制的质量浓度为0.724mg/L,大于该值时会抑制硝酸菌的生长,而对亚硝酸菌不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UV-Fenton法对对硫磷的氧化消除及动力学规律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对硫磷的浓度,以半衰期的大小来表示降解效果;并考察了Fe2+浓度、H2O2浓度以及pH对光解对硫磷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对对硫磷的氧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溶液中Fe2+与H2O2浓度对降解反应影响较大,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硫磷的降解效果增大,一定程度后呈下降趋势;在pH=3时,对硫磷的降解效果最好,其半衰期可达到0.256 h,一级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Ct=4.9652e-2.7 066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