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山抗震纪念馆原名“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始建于1986年,是为了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纪念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伟大业绩,弘扬抗震精神、教育后世子孙而建立的永久性纪念馆。 建馆以来,我们本着这一宗旨,在宣  相似文献   

2.
正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霎时间繁华的城镇、恬静的乡村夷为一片废墟,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最大的一次灾难,给唐山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面对灾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的无私援助下,40年来,唐山人民凭着不懈努力和坚强意志,战胜灾难、崛起困境,在中华民族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和科学发展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3.
杨文忠所著《唐山大地震与建筑抗震》一书已于 2 0 0 0年元月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系中、英文对照 ,计含文字 6万、图表 2 3个、照片 791幅 ,内容包括唐山的建筑与城市发展简史、唐山大地震震害与抗震建筑、震后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3部分 ,是一本集历史性、科技性与系统性于一体的大型文献图书。全书以建筑为主线 ,阐述了唐山建筑的沿革 ,城市的形成、发展、毁坏和重建过程 ,真实地展示并对比了唐山建筑遭受地震破坏前后的变化。  作者是唐山人 ,曾亲身经历了 1 976年唐山大地震 ,并参与了大地震震害调查、新唐山规划和…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为深切缅怀被大地震夺去生命的亲人,弘扬光大"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回顾唐山地震40年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长足发展,倾情讴歌浴火重生的新唐山,《防灾博览》杂志、中国地震科普网、河北省地震局联合开展"向经典致敬与时代同行"为主題的征文活动。1.征文对象:全国各地唐山大地震亲历者、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参与者、唐山40周年辉煌成就见证者。  相似文献   

5.
唐山抗震精神唐山抗震精神是指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及震后救灾活动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奋勇崛起,艰苦卓绝,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过后,这座城市的恢复,是在原地呢,还是在异地呢?制定重建规划时,首先要考虑这一问题。这是城市建设历史性的重大选择。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大地震,使冀东工业重镇唐山毁于一旦。新唐山建设的选址,一开始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设想:一种是,将原有的城市放弃,异地进行建设;另一种是,立足于原有城市,在原地进行建设。 放弃唐山,异地建设,就是把原来市内的企事业单位全部迁出去,划归原唐山地区所属各县分别进行建设。这种设想主要考虑:唐山市区地下有活动断裂带,存在引发大地震的危险性;这次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就地  相似文献   

7.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第四章血祭唐山12.解密唐山大地震"机密"、"绝密"文档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简报,共印450份。报: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在京政治局各同志、各位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河北省委、省革委;抄送: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红旗》杂志社;发:会议代表。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为深切缅怀被大地震夺去生命的亲人,弘扬光大"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回顾唐山地震40年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长足发展,倾情讴歌浴火重生的新唐山,《防灾博览》杂志、中国地震科普网、河北省地震局联合开展"向经典致敬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第四章血祭唐山4.大毁灭倒计时尽管5月的碰头会无果而终,但人们丝毫没有放松对地震的警惕,更加紧了对大震信息,特别是"短临信息"的捕捉。而大自然似乎已注定把一个最大的"赌注",隐藏在人们叫得最响的首都圈内的唐山。为确保这个"赌注"不露马脚,它又在别处制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是唐山7.8级地震44周年。中国地震局系列地震科普图书精品创作工程之一——"抗震有话说:从结构抗震到城市抗震"科学系列图书之《越来越凶狠的隐形杀手——地震液化灾害》和《不怕地震的房子——控制建筑物的地震损伤》面世了。这是谢礼立院士团队创作的最新科普作品,本次还同步发行了这两册作品的科普折页。  相似文献   

11.
记住5·12     
《民防苑》2009,(5)
去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这是继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灾难。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在瞬间震倒了数以万计的房屋,更加令人痛心的是造成了6.9万余人遇难,近1.8万余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相似文献   

12.
未曾想,1976年7月28日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降临在我国冀东大地,瞬间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唐山在睡梦中被夷为平地,24万余人罹难,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当时值),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为惨重的大劫难。 唐山大震灾距今已过去27年,血的教训怎能忘记?痛定思痛,我们越来越充分的意识到,在我们这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要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坚持以“预防  相似文献   

13.
在去年12年26日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引发的海啸给人类造成的灾难,令人惊愕不已,这场灾难与以往其他灾难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使当地人受害,还殃及到许多国家人们的生命,牵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把本来一个喜气洋洋、好端端的新年佳节,变成了一个哀乐环绕、黑纱高悬、国旗半降的难日,这是一场意外灾难,是一场损失非常惨重的灾难。然而,就在此次印度洋海啸灾难中,一个年仅10岁的英国女孩使百余名游客  相似文献   

14.
寻访废墟     
在高楼林立通衢如织绿荫掩映的新唐山,我寻觅大自然留下的特殊脚印——1976年唐山大地震遗迹,这是对“昨天”的采访。 沿着市区最长的道路——被人们称为“长安街”的新华道,我来到河北理工学院(原河北矿冶学院),在这里保存有唐山大地震七处遗迹之一的图书馆楼。 跳下车子,朝向导手指处望去,东部是残损的框架“楼”,西部是废墟。废墟之上,硕大的水泥框架横七竖八,坍落的水泥盖板钻出扭曲的钢筋,瓦砾缝隙生长着叫不出名的杂草和几棵幼树苗。 这座4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楼,建于地震恶魔疯狂作孽的前几天。该馆分  相似文献   

15.
正为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提升以家庭为主体的防震减灾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中国地震局举办了由唐山、包头、大连、长春、济南、西安六城市参加的"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城市防震减灾知识家庭竞赛"活动。此次活动经历了预赛、分区决赛、总决赛三个阶段,共历时3个多月。7月22日在唐山市圆满完成竞赛总决赛活动。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构件在偏心受拉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以剪跨比、轴拉比以及偏心距为主要设计参数,对7根型钢混凝土受拉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中观察了试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滞回曲线以及骨架曲线等。通过理论推导和回归分析,提出了各特征点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受拉柱的滞回特性,给出卸载刚度计算公式以及相应的滞回规则,并建立了型钢混凝土受拉柱四折线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通过试验骨架曲线和计算骨架曲线的对比,二者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构件的受力性能,建议的四折线恢复力模型较为合理,可用于型钢混凝土受拉柱抗震性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结构层面分析柱截面含钢率和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四榀圆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框架进行定常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各柱截面含钢率和柱内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试件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四榀框架破坏现象均为梁铰破坏机制;随着柱截面含钢率的提高,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塑性变形能力和位移延性显著提高,刚度退化速率降低;而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试件各项指标的影响规律与含钢率恰好相反,且影响程度有限;柱截面含钢率与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共同作用,使二者对结构水平承载力和结构耗能能力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中有个燃烧的天然气坑,大火一直未被扑灭,那就是被人们称作"地狱之门"的达尔瓦兹巨坑。既是灾难也是美景在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哈巴德北部约260公里处,卡拉库姆沙漠的中部有一个名为达尔瓦兹的小镇,大约生活着350位居民。40多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场灾难害得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如今,这里竟然因当年的那场灾难而闻名全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探险爱好者。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贯通楼板,混凝土板简支在柱外侧钢托板上的铰支撑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并对此类节点的抗冲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复位耗能摇摆框架结构是在原RC框架结构基础上用自复位耗能摇摆柱(SCEDRC)对其中的普通柱进行改造而来。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各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了自复位耗能摇摆框架结构与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考察了自复位耗能支撑(SCEDB)安装角度、设计参数及SCEDRC位置等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复位耗能摇摆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RC框架结构,可实现改善结构变形模式、减小损伤和残余变形的目标。各参数变化对结构性能影响显著,SCEDB安装角度为30°~40°时,结构抗震性能最佳;增大SCEDB的第一刚度K1、第二刚度K2、初始预拉力P0和摩擦力F,均有利于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当SCEDRC布置为结构的中柱时,对提升整体抗震性能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