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具备可适用于包装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基础,但对包装废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多依靠市场行为和再生资源管理体系,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包装废物管理的法规、政策、管理主体及其责任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对包装废物的监管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的法规体系基础上,提出包装废物管理改进的主要方面和对策措施,将法规政策落到实处,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属包装废物产生和回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以饮料包装为代表的金属包装物使用广泛,今后仍将增加。依靠现有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我国金属包装废物的回收率具有较高的水平,说明现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具有合理性;在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分析了金属包装废物的回收特点和数量特征;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金属包装物的含量很低,证明了金属包装废物具有较高的回收率;依据文献资料和专家观点,阐述了金属包装废物再生利用的总体特征和今后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其深化应用,推动大数据与再生资源产业融合已成为可能。以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对象,分析了现有回收体系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展的思路、主要路径及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先进、规范、完整的回收体系是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总结、分析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科学地提出建立高效规范回收体系的路径选择,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包装废物既产生于工业生产过程,也产生于商业物质循环流过程,更产生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废物和资源。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全面分析了美国的包装废物管理、产生和回收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中的一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包装废物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纸包装废物产生特性和回收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纸包装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消费量巨大,废物的产生量也巨大,但我国对其产生特性和回收体系研究较少。首先分析纸包装的生产量、消费量、废物产生量和回收量,指出我国纸包装废物回收率,远高于废纸的统计回收率;其次,综合分析纸包装废物的回收特性和回收体系状况,指出纸包装废物主要流向和关键环节;然后,对纸包装消费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提出纸包装废物回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商务部网站发布了部令公告,对已通过审核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等80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日期等信息进行了公布,并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发行。再生资源行业两项标准立足于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生产经营现状,规定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及分拣中心的性质、设立原则、建设规范,有利于引导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规范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及分拣中心建设管理涉及到的相关术语及定义,为开展行业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归类梳理和分析相关政策有利于把握现有政策体系的内在联系,实现整体的政策改进。提出中国现有关于再生资源产业的管理政策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综合性管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专门管理、环境保护领域固体废弃物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进口管理。在此基础上,揭示相关政策间的层次关系和内在联系,并加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设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发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建议。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是推动再生资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并将再生资源行业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在2008年6月26日召开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再生资源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暨国际合作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