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5年前的今天,随着大亚湾2号机组建成投产,大亚湾核电站全面投入商运,成为我国大陆首个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自1978年邓小平宣布引进法国技术在中国建设大型核电站以来,以大亚湾核电站高起点起步,中广核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核电自主发展之路,探索出了一条安全、经济、科学的核电专业化运营方案,有力推动了我国核电技术、管理的持续创新,打造出了国家名片"华龙一号",使中国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8,(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大亚湾核电站在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也成为大亚湾核电人在发展核电征途中奋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9,(1):64-6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大亚湾核电站在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也成为大亚湾核电人在发展核电征途中奋进的内在动力。自199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始终坚持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生产与发展的实践需要,立足实践,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8,(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大亚湾核电站在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也成为大亚湾核电人在发展核电征途中奋进的内在动力。自199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始终坚持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生产与发展的实践需要,立足实践,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6,(12):8-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大亚湾核电站在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也成为大亚湾核电人在发展核电征途中奋进的内在动力。自199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始终坚持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生产与发展的实践需要、立足实践、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6.
《环境》2003,(10):50-50
198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上,雄健的拓荒牛奋蹄起步在大亚湾畔,播下了中国核电工业的希望。 从此,在无数位科学家、建设者的案边地图上,沉睡千年的大亚湾被重重描上醒目的一笔——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祖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在过去相当长的年代里,人们谈核变色;如今,每一位来大亚湾核电站的人,都会为她的美丽与宁静而倾倒。可以说,大亚湾核电站的成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功。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5,(9)
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选择一个适宜居住的家园,还有家园里那些默契的邻居。作为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的鸟儿,白鹭选择的家园是大亚湾畔的核电之城一一大亚湾核电站,它们选择的邻居,是那群有着绿色梦想的大亚湾核电人。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9,(5)
<正>3月25日,大亚湾核电公司参加深圳外国语学校第二十三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交流活动,为深外的师生们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核电科普讲解。开幕式活动中,大亚湾核电公司为深外的师生们带去了大亚湾核电站核心系统设备模型、精彩的核电介绍视频及生动的科普讲解,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对核电设备模型表露出满满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亚湾核电公司的专业科普教员就同学们提出的各种观点和疑惑一一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0,(12)
成片葱绿的草坪,五颜六色的花卉,姹紫嫣红,不同的热带树木点缀其中,多个不同主题的绿化区,分布在大亚湾核电站厂区内,使整个厂区就像一个物种丰富的植物园。如今,大亚湾核电站绿化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并建有大型苗圃,以满足绿化需要,厂区绿化率达100%,花木品种百余种。当大亚湾的黄昏来临,忙碌了一天的核电员工,惬意地漫步在美丽的大亚湾海滨,核电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6,(10)
正这个夏天,来自重庆大学的研究生张永超成为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第50万名参观者。在大亚湾畔,张永超和一些公众参观者与往日"神秘"的核电基地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自1987年8月7日中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核电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为了让公众对核电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中广核从核与辐射信息公开、常态化新闻发布、大规模公众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8,(11)
正"从大亚湾核电站的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到如今‘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设备国产化率86.7%,从40年前的‘小学生’,到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出口到老牌核电强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广核集团副总经理谭建生日前在"中广核改革开放40周年故事汇"上如此表示。演绎"零资本裂变"奇迹中广核起步于我国大陆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业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1978年,中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4,(6)
正5月6日,大亚湾核电站商运20周年之际,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守护粤港20载,天蓝水清话未来"大亚湾核电站商运20周年公众论坛。公众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表示,大亚湾核电站在我国核电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基础作用、示范作用"。他还进一步指出:大亚湾核电站"引进了设备和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6,(11)
正想深入了解中广核的文化和故事,那么大亚湾一定是你怎样也绕不开的名字。9月28日,39位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广核人相聚大亚湾,共同体验了一场中广核文化寻根之旅。活动当天,他们跟随中广核历史文化地标重走"创业历程",深入"核电现场"亲身体验核电工作范,多国"兄弟姐妹们"齐聚一堂谈文化……这趟内容丰富的参观体验之旅令寻根代表们深有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5,(10)
<正>微信摇一摇,创意启动核电科普志愿队;故事分享,"遇见大亚湾"的美好;参与式体验,与核电站亲密接触……8月7日,大亚湾核电基地第三届"8.7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落下帷幕,覆盖周边社区居民、学生、核电家属、媒体等各个群体的100余名核友相约大亚湾,深度对话,参观体验,并组建了核电科普志愿队。本届活动主题是"我是核友,我为核电科普代言",广泛征集到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5,(4)
<正>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法国电力公司(EDF)2014年度国际同类型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颁奖仪式上,中国广核集团所属的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公司)再夺"能力因子"这一奖项的第一名。在"能力因子"这一奖项的评比中,大亚湾核电公司已连续七年折桂。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05,(1):62-62
一直以来,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都非常重视环保事业,也非常重视与本刊——国内惟一的环境科普类月刊《环境》杂志社的合作,并在与本刊长期交往合作中结下了不解之缘。为达到增进双方进一步了解、加强沟通合作的良好愿望,新年到来之际,由本刊副社长林庆明带队的一行6人来到大亚湾核电站,与大亚湾的核电人进行了一次热情洋溢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8,(12)
正2018年11月2日,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举行。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公司")首次参评,凭借在质量管理模式和卓越绩效管理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得到中国最高质量领域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大亚湾公司是中国首家专业化核电运营公司,运营全球最大压水堆核电基地。大亚湾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工作原则,推动企业、引领行业持续发展,不断追求卓  相似文献   

18.
让世界知道大亚湾,让大亚湾走向世界。外宣工作是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他们还专门设立了公关宣传中心对公司的企业形象和品牌进行管理。刚刚过去的2004年,公关宣传中心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建设大亚湾核电人与外界沟通桥梁、加强核电科普宣传的过程中,亮点频出。  相似文献   

19.
核去核从?     
<正>在化石能源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下,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核能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自1951年被人类首次利用后,已成为世界电力供给的主要能源之一。今年3月份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核安全观",并在访欧期间变身核电"推销员",力推中国核电"走出去"。从大亚湾核电站到英国核电项目,我国核电已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核电市场风云变幻,一方法国在大力发展核电,法国电力供应中核电比例占世界第一,一方是德国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在全球核电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下,"德国弃核是勇气还是无奈",德法核电发展冰火两重天,但"德法核  相似文献   

20.
乐雯 《环境》2023,(12):62-63
<正>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的D223大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了打好三十年大修这一仗,大亚湾核电人正紧张地“战斗”,安全壳“全面体检”圆满完成、一回路水压试验成功实施、主泵水力部件顺利更换等捷报传来,助力三十年大修高质量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