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气象学     
X162(X刀01352近年来中国沙尘暴发生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张晓龙…(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早半千早地区研究委员会一2(X)1,15(3)一31一36 环图X一12 沙尘暴的发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的发生要具备3个条件:强冷空气、气旋活动、地面干松的沙土。近年来强和特强的沙尘暴频繁发生,这与中国北方人类活动对地表梭盖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有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了沙尘暴发生的机率,加剧了其危害程度。防治对策主要有:增加地表覆盖,促进生态良化;加强沙尘暴多发区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环境地学     
X144 9902061土壤与环境间题国际研究概况及其发展趋向一一参加第16届国际土壤学会专题综述/赵其国(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1998,30(6)一281~290,310 环信S一38X144 9902062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径流的效应/穆兴民…(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委会一1998,12(4)一119一126 环信X一12X144 X37 9902060关于荒摸化研究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崔书红(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一1998,(12)一2。~21,36 环信X一7 本…  相似文献   

3.
X24 2000(X) 105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王海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3)一30-33环图X一40 利用投人产出技术给出一类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模型,该方法着重分析了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变动,最终需求变动及收人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参5X242以刀(X) 106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顾树华…(清华大学技术经济及能源系统分析研究所)//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2)一46一50环图X一40 根据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特性以…  相似文献   

4.
X37 9800167贫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分析方法/苏宁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资源开发与市场/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一1997,13(3)一”~101环信X一132 提出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技术,将水资源开发利用置于一个复杂时变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进行模拟与分析的方法,以反映所研究地区未来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变化趋势,为制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奠定基础。X37、9800168淮河下游地区森林资源及其经营管理对策/阎传海(徐州师范大学地理系)//资源开发与市场/四)I}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一1997,13(3)一111~113 环…  相似文献   

5.
环境生物学     
X1712(X)3(X) 042小兴安岭泥炭鲜沼泽生态系统中的汞/刘汝海…(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印2,23(4)一102一1伪 环图X一5X171 .12印3(兀尤目3甘肃河西地区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建设/戴尔阜(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早地区研委会一2(X)2,16(2)一l一5环图X一12 生态问题是制约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减少,中部绿洲人为破坏和北部荒漠区土地沙漠化是主要的生态问题。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X24 9500141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彭敏…(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一1994,13(2)一44~49环信Q一28 本文根据作者对青海湖地区环境现状和人类活动的实际调查,分析该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作用的特点,探讨了生态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目的是为深人研究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在环境演变的地位提供一些证据。调查后认为: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是近30年来生态环境演变的催化和诱导因素。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影响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环境生物学     
X171 9702629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保护途径/杨本津…(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7,10(l)一46一51 环信X一6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腹心地区。区内独特的生态环境、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21世纪将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也存在诸多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设相对稳定人口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图1表2参lX171 9702630Cd、Zn、菲和多效哇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毒理效应/龚平…(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环境科…  相似文献   

8.
X24,9600758关于人口与环境两大国策对经济影响的思考/彭坷珊(中科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1995,8(3)一1~5环信X一39 人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中根本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加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根据我国人口庞大的基数,过快的增长速度,独特的人口结构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现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对策:1.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邝.强化国情意识,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3.建立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生物学     
度,以此促进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改善,做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参3X171 .12田101959西北干早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张敬‘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环境保护/新疆环保科研所一2(XX),22(4)一193一1卯 环图X一49X172(X) 101955生物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傅涛(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部环保科研监测所,一2(X)l,18(1)一22一24 环图X一120X171 .12(X) 1019日)溥沱河流域湿地植被类型及保护利用对策/上官铁梁(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系)…//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姗l,2…  相似文献   

10.
X37 9901510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战略研究/朱明芬…(中国水稻研究所)//资源科学/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一1995,20(6)一35~39 环信N一2 针对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程度高、资源环境压力大,资源浪费和污染等问题,结合浙江省资源的构成特点,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提出保护耕地,发展节水农业,着重开发山、海资源的战略。并指出在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实行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参3X37 9901511省(区)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研究一一以山西省为例/张复明(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资源开发与市场/四川省…  相似文献   

11.
环境地学     
其形成/曾昭华(江西地矿局环境地质研究所)//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保所一1997,(2)一5~7环信X一21X144 9800069中国土地盐碱化及其防治对策研究/宇振荣…(中国农大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生态环境系)//农村生态环境/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一1997,13(3)一1~5环信Q一46 中国盐碱  相似文献   

12.
XS 9900833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与治理建议/舒俭民…(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998,21(4)一55~57,61环信X一6 运用野外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分析其影响的原因,提出治理建议。指出,黑河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适度开发,必要的水利工程和科学的上、中、下游分水方案是治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图1参2科院环委会一1998,18(4)一415一420 环信X一9 对鸭儿湖地区的底泥和土壤样品中的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吠喃(PCDD/F)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林铭明 《福建环境》1994,11(6):17-18
如何正确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互相协调、互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竣的挑战。 自然资源环境主要包括大气、水流、土地、森林、矿藏、能源和生物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自然资源环境的状况与人口的数量、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说来,当人口过快增长时,就会加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同时还会产生过量的排泄物污染自然环境,使生态失衡。当人口素质低下时,人们就认识不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就会忽视自然资源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制约作用,无视土地容纳人口的限度,无视人口增长给资源环  相似文献   

14.
环境生物学     
X17 9601352新兴边缘学科环境生物技术/程树培…(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5,3(5)一1~7 环信X一4 本文综述新兴边缘学科环境生物技术的产生过程涉及的范围和技术层次,介绍环境生物技术的成就与发展趋势,论述在我国建立环境生物技术学科方向的必要性,报导我国第一本环境生物技术教材的有关内容与评价。参31X171 9601353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对策/于砚民(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二1995,8(6)一12~16环信X一6 介绍了大小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形成,就湿地植被形成的主…  相似文献   

15.
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表7参2X37X一39 9902158资源环境科学虚拟创新环境的探讨/孙九林(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资源科学/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一1999,21(1)一1~8 环信N一2 知识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灵魂。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创建虚拟知识创新环境是实现资源环境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资源环境科学的虚拟创新环境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思下,利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及设备来构建和体验资源环境虚拟环境的系统,它是对资源环境系统现实世界的仿真。它在资源环境信息科学支持下,由计算机设备生成,并通过视、听、嗅觉等作…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发展     
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格局,即流域经济系统格t局,并实现流域基础上的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图1表1参4X22 20{心D()098论水资源格局与可持续发展/孟庆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2)一26一30 环图X一40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水资源自然格局及利用格局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水资源,其可持续利用X22 X37 20(力0(刃99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张寿全…(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2)一…  相似文献   

17.
X51 200502656 兰州城区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孙旭映(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委会. -2004,18(6).-15-18 环图X-12  相似文献   

18.
X24 9900084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唐剑武…(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8,18(3)一227一230 环信X一58 环境承载力描述了环境系统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闭值,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是包含时间,空间和经济行为等自变量的函数。通过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其综合值的计算可以描述实际环境承载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过环境承载率(环境承载量/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可反映环境承载力的超载状况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程度。并以实例对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图3表1参3…(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9.
用,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并与投影寻踪回归模型(PpR)进行了对比。图1表4参8x32 2(X)2(X)8胆小浪底工程对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武洪涛…(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一2(X)1,(3)一53一55环图N一59 湿地是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必须加以保护。当前,因工农业采水、排污、围垦、破坏水土、引黄淤地、过度狩猎和捕鱼等造成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小浪底工程将对豫北大天鹅保护区产生复杂的影响,还对黄河河滩及背河洼地生态环境、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改良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学     
X196 9902104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夏光(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1)一22~26环信X一40 讨论了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并对新时期环境经济学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间题进行了展望。在新的时期,环境经济学应更加注意以环境间题表现的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均衡的实证分析,并对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革和微观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参13X196 9902105知识经济与环境保护/吕淑萍(上海市环保局)//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9,18(1)一1~4环信X一100 阐述了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