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市中心城区低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上海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对2005年1~12月上海闸北地区低空(距地面约25m)大气臭氧(O3)污染浓度的连续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小时浓度均值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160pg/m^3)的频率为2.88%,其中6月份超标率居全年之首,1、2.12三个月超标率为零。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表明,日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具有受污染地区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日变化特征。臭氧浓度日振幅6月最大,2月最小。5月份臭氧月均浓度91ug/m^3,为全年最高;最高小时均值浓度3501Jg/m^3出现在5月19日,说明上海中心城区空气中臭氧生成可能受到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更大。同时,分析了太阳紫外辐射、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O3变化的影响,在高温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NO2/NO比值与O3成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2005年对上海市闸北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各月PM10污染均以2级为主,占总样本数的67.6%;其次是1级占20.0%,3级占11.0%.4级占1.4%。全年空气质量状况最好的为9月份,最差为11月份。PM10浓度与CO争NO2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机动车尾气是该区域PM10的主要来源;PM10污染程度还明显地受到降水、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以及北方沙尘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5年对上海市闸北区空气中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进行了1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各月PM10污染均以2级为主。占总样本数的67.6%;其次是1级占20.0%,3级占11.0%,劣于3级占1.4%。全年空气质量状况9月份最好,11月份最差。PM10浓度与C0、NO2浓度呈显著相关性,说明机动车尾气是该区域PM10的主要来源;PM10污染程度还明显地受到降水,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以及北方沙尘暴的外部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中心城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对上海市闸北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各月PM10污染均以2级为主,占总样本数的67.6%;其次是1级占20.0%,3级占11.0%,4级占1.4%.全年空气质量状况最好的为9月份,最差为11月份.PM10浓度与CO和NO2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机动车尾气是该区域PM10的主要来源;PM10污染程度还明显地受到降水、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以及北方沙尘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天津市中心城区北塘排污河恶臭污染特征,沿北塘排污河布设5个采样点位,分别在夏、秋、冬三季进行了系统采样.北塘排污河夏、秋、冬三季总检出浓度为23.842 5 mg/m^3,夏季(9.273 1mg/m^3)>冬季(8.388 4 mg/m^3)>秋季(6.181 0 mg/m^3),靖江桥和兵营桥两个点位受赵沽里泵站出水水质的影响较大,对周围的恶臭污染程度更为严重.北塘排污河污染物质总检出浓度组成特征:无机气体>含氧烃>烷烃>芳香烃>卤代烃>烯烃>硫化物,共检出物质67种,检出率大于70%的污染物共30种,广泛存在的物质为11种,主要恶臭污染物为少量的含氧烃、无机气体和硫化物,乙醛、丙酮、硫化氢和甲硫醇为北塘排污河主要恶臭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郊春季臭氧及其前体物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上海市郊金山环境监测站沿海站点2007年春季的逐时臭氧浓度及其前体物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臭氧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海风和陆风对臭氧和其前体物(NO、NO2和CO)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总体较高,共有10日出现臭氧浓度超标,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春季高峰现象;臭氧浓度的日变化表现出了受污染地区的典型特征,而NO和...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区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3年9月~2004年8月一年内的O3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对济南市大气中O3浓度的频率分布、日变化、季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O3小时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频率为98.67%;O3浓度在一天中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规律,14:00左右达到日最高值;四季的O3浓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夏季高O3浓度值出现频率较多,冬季浓度普遍较低,春季的平均浓度最高;在所监测的一年周期内,O3浓度呈现明显的单峰型变化规律:秋季逐渐降低,冬季达到最低,春季升高,夏季最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上海市徐汇区地处市中心,氮氧化物的污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徐家汇公园、上师大及华泾镇三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空气中氮氧化物在冬季的污染程度高,夏季情况良好.华泾监测点的污染情况较严重,污染主要受工业污染源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影响.综上所述,氮氧化物的污染呈季节性变化趋势,冬季污染程度高,夏季污染程度低.氮氧化物污染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尾气排放,化学燃料燃烧以及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的研究可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这方面研究还比较少,相关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揭示。该研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采用1987、1996、2002和2010年4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对城市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与分级。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上海市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1987-2010年上海市不断城市化,各级热岛景观类型斑块数量持续增加,高等级的城市热岛景观类型面积也持续增加,整个城市热岛景观趋于破碎化。热岛景观总体聚集度下降,连通性下降,但是低等级热岛景观向高等级热岛景观转移的面积逐渐增加,景观类型之间面积差异逐渐减小,景观均匀度和多样性增加。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热岛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热岛格局随城市化进程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热岛效应缓解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交通与机动车排气污染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昶  徐渭芳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2):554-557
上海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车辆的排气污染愈来愈严重,据调查,1997年机动画排放的CO,MNHC,NOX和PM分别达到58.6,9.08,6.20和0.23万吨。中心城区机动车排放的CO,NMHC和NOX污染物50%以上来自于小型车,是影响上海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