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湘宁  王雪萍 《青海环境》1998,8(4):153-155,162
结合“青海省重点地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布局研究”课题,对拟定基地内六类20个初级农产品中所含的五种有毒有害无机元素残留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参照绿色食品评价方法和相关国家标准,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未受污染,说明被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良好,适用发展无公害,应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傅宪 《四川环境》1994,13(2):61-64
本文从农业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性出发,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及特点,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的关系。介绍了几种可用于开发绿色食品的优化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疆绿色食品与水土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新疆绿色食品,尤其是园艺生产的瓜果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优于其它省区。通过对新疆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水质、土壤、大气的实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优质的农产品多来源于远离城镇的绿洲,自然生态环境较封闭,人为环境污染相对较小,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在土壤背景值范围内(标准值上2S);绿洲的水源依赖于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补给,水质清洁、矿化度较低。“绿色食品’廉自最佳生态环境,开发本地区绿色食品首要而基本的条件是:选择产品生产地应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即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营养元素)的质量和对污染物(农药、化肥、有毒元素等)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作物废弃物的生态效应及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的现状,阐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生物技术、绿色工艺及开发节能环保建材等无害处理农业废弃物新途径,指出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即建立生态农业多途径循环开发模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资源组成的“三维结构”的绿色新型农业,建立和推广生态型家庭经济模式,为推进农产品高效流通,促进农产品深度综合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丰泽公司在环保和绿色食品领域新开发引进的几种高科技产品,它们对控制农药、化肥等污染,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荒地”的开发利用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林业科技成果的配套应用是开发荒山、荒沙、荒地、荒滩地的必然选择,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是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绿色食品产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食品质量的重要重要因子之一。涪陵 地区发展榨菜生产已有百余年历史,加之榨菜产地污染少,气候适宜、环境条件具备发展绿色食品。调查资料和实际检测结果表明,涪陵区发展榨菜绿色食品在环境质量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农业开发贵在综合王伟伦(常熟市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管理局,常熟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常熟215500搞农业开发,首先要从观念开发入手,关键要在“综合”上做文章。1观念开发1.1变粮食观念为食物观念传统的农业观,搞农业就是种粮食,种粮食就是为了吃饱肚子。由于“...  相似文献   

9.
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对伊犁地区农业环境条件的系统分析,提出了该区资源开发中要注意的问题,并相应提出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提出,应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加大对水、农业、矿产资源、林草资源、旅游资源、湿地等重点资源开发和外来物种引进、转基因生物应用以及城镇道路设施建设、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力度,防止因开发建设不当造成新的重大生态破坏。“意见”提出,各地要在生态调查基础上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根据“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