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油墨油脂废水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可行性,指出微生物必须要经过驯化过程,使其对该种废水有很好的适应性,才能保证处理稳定。  相似文献   

2.
生物絮凝剂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生物絮凝剂处理可生化性的啤酒废水,对生物絮凝剂投加量、生物絮凝剂处理的适宜pH值、温度、金属离子影响等条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绘制出单一因素对生物絮凝剂处理效果影响的曲线,确定生物絮凝剂处理啤酒废水的最适条件.经过5d处理,啤酒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0.53%;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4.08%;絮凝率可达87.56%.  相似文献   

3.
吹脱-水解酸化-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吹脱—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含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采用吹脱预处理可去除废水中60%以上的氨氮,有利于后续生物脱氮和脱碳的进行。生物水解酸化处理在降低废水CODCr值的同时,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该方法将曝气期分为二段,并设置缺氧反硝化期,可明显提高氨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张掖地区造纸厂废水灌溉区域微型生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造纸废水流经灌区不同点进行微型生物监测 ,从微型生物的指示性角度出发 ,来说明造纸废水水质污染状况。通过监测得知 ,废水灌区微型生物共有 3 8种。其中藻类 1 0种 ,原生动物 2 8种。 3 8种微型生物均属多污性、α-中污性或 β-中污性种类 ,说明造纸废水治理效果较差且对灌区农作物及生态污染较严重。如何解决废水污染及灌区对废水的依赖性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松香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内电解-生物法-混凝沉淀法处理松香废水。结果表明,在内电解反应时间为10h、生物法停留时间为24h、混凝沉淀法选用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最佳投药量为200mg/L时,出水COD〈7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废水经过内电解处理后可生化性明显提高,对其机理进行研究发现,除特别难处理的高分子物质外,其他物质均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对生物传感器及生物传感器中的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传感器在水和废水监测、大气监测及农药监测等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制药废水净化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兰药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药废水经高效混凝气浮处理、一氧池、二氧池、生物处理等工序处理后,废水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对制药企业废水处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废水中动植物油脂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废水中动植物油脂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沈叔平,汪小梅(浙江杭州市环境监测站,310007)在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中,分别列有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项,在各级标准中,后者容许排放浓度高于前者一至二倍。而在食品制造及...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气浮-水解-SBR工艺对高浓度香料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生活污水投加方法对生化处理效果的改善,讨论了高浓度香料废水生物处理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油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动、植物油脂的方法,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未正面阐述,日本的JIS介绍了用重量法间接测定,即同时测定总油,再用吸附剂除去动、植物油脂测定矿物油,两者之差即为动、植物油脂的含量.重量法操作繁杂,灵敏度低,只适于测定10mg/l以上的含油水样,且方法的精密度随操作条件和熟练程度的不同差别很大.本方法采用石油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评估厌氧-缺氧-好氧(A2/O)处理工艺对废水毒性的削减效率,采用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实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和小鼠L929细胞毒性实验进行测试,结合理化指标,通过毒性当量(TU)法、平均毒性(AvTx)法、毒性指数(TxPr)法、最敏感测试(MST)法和潜在生态毒性效应(PEEP)法对常州市6家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综合废水、化工废水、制药废水)进水和出水的生物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敏感程度最高,3种受试生物的毒性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理化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出水仍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效应,出水毒性较大的是综合污水处理厂,排入受纳水体后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A2/O处理工艺对各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毒性削减较好,其中对制药废水的毒性削减最高,AvTx、TxPr、MST和PEEP的毒性削减率分别为99.45%、99.64%、99.48%和69.66%。与AvTx、TxPr、MST法相比,PEEP法能够更综合地评价废水毒性。  相似文献   

12.
膜集成污水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无法满足以再生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的要求,必须依靠与膜技术的组合与集成来实现。应用于污水资源化的膜技术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及膜生物反应器等。通过微滤或超滤处理二级废水,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胶体和病毒,出水可达到杂用水标准。通过纳滤、反渗透对三级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杂质(有机物及有害矿物质),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自来水标准。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建设小区中水回用工程以及对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技术及规模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及危害和处理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生物吸附技术以及其在国内外处理重金属废水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脱硫废水污泥重金属是燃煤电厂处理脱硫废水污泥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本文以电厂脱硫废水污泥为原料,研究了氨基二琥珀酸(IDS)新型生物可降解螯合剂在不同pH、萃取剂用量、时间条件下对脱硫废水污泥重金属的萃取影响,以期为电厂脱硫废水污泥的绿色、无害、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快速测量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智能生物检测仪对多种废水的实际测定表明,操作简单,测量周期为30min,精密度为±10%左右,特别适用于污水处理中控制分析及批量样品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6.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木文介绍了物化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等三类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和研究进展,可供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技术选择和开发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情况。探讨了硫酸盐废水处理中的两种可能抑制机理——H2S对微生物毒性抑制作用和过度硫积累.对目前实验研究中H2S的控制途径、方法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目前已用于工程实践的THIOPAQ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重视废水监测分析预处理技术陶大钧,李易炜,袁心莹(无锡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14033)任何样品、任何分析项目,都要根据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固体样品,要进行液化处理,生物样品要进行待测有机物质的分离或无机化处理,气体样品则先要进行采样浓缩,...  相似文献   

19.
运用美国水生生物毒性鉴别评价技术对组分相对复杂的某化工厂废水进行毒性原因鉴别。结果表明:导致该厂废水毒性的关键污染物是二萘酚,对硝基氯苯和间硝硝基氯苯。对TIE技术在中国推广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焦化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作为废水污染物和毒性的主要来源受到广泛关注。厌氧-缺氧-好氧(A-A-O)生物法联合混凝沉淀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于2018年4,7和11月分别采集4座焦化废水处理厂废水,采用光谱学分析手段和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对A-A-O联合混凝沉淀处理过程中焦化废水的DOM和毒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芳香性物质,其中类色氨酸、络氨酸物质占主导,其次为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富里酸物质和类腐殖酸类物质;未经处理的焦化废水对藻类和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等级为中毒至高毒。A-A-O联合混凝沉淀处理可去除90%以上的类色氨酸、络氨酸和类富里酸物质,但对类腐殖酸类物质去除率相对较低,仅为约80%,关键去除段为缺氧段和好氧段;该工艺对焦化废水急性毒性削减率为80.51%~94.30%,关键削减段为厌氧段。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焦化废水溶解性总有机碳(TOC)、类腐殖酸类物质荧光组分C1和类富里酸类物质荧光组分C4与废水急性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利用其作为水样急性毒性初筛的指示性指标。可为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的效能优化和废水毒性控制及安全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