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赫伯特·吉拉尔代出生于德国.1963年移居英国,后居住在布里斯托尔(英国西部的港都)近30年.现为英国舒马赫基金会的主席、土壤协会的赞助人、西英格兰大学的教授.他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得主,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  相似文献   

2.
地球第二大危机是温室效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德国前环境部长托普弗表示,极端的气候现象越来越多是温室效应的印记。托普弗在评述报告时说,大规模的环境破坏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是长期形成的恶果。以二氧化碳排气量大的汽车为例,二次大战后全球有4000万辆汽车,今天已经增加到6.8亿辆。全球灾难性的自然灾害数目,比60年代多8倍。但面对这种状况也不能绝望。事实上,环境保护的政策已经产生效应。过去两年世界经济增长近7%,但是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却得到了稳定控制。环境保护组织[地球之友]称联合国的[200…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2010,(3):90-90
赫伯特·吉拉尔代出生于德国。1963年移居英国。后居住在布里斯托尔(英国西部的港都)近30年。现为英国舒马赫基金会的主席、土壤协会的赞助人、西英格兰大学的教授。他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得主,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  相似文献   

4.
2015年3月13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在上海联合发布了房间空调器"环保低碳标识"。据了解,为顺应国际环保发展趋势,我国房间空调器行业正在为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暖两大全球环境问题而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介绍了全球大气污染状况最新评估结果以及应对大气污染的全球行动,分析了我国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国际合作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我国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国际合作方面要积极与美国、欧盟等具有丰富环境治理经验的国家开展合作,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利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多边平台积极宣介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我国开展南南环保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推动我国的大气质量标准和治理技术"走出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阿希姆·施泰纳(Achim Steiner),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任执行主任,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今年6月15日卸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后,出任牛津大学马丁学院院长,9月1日正式履新。施泰纳1961年出生于巴西,在德国长大,拥有巴西与德国的双重国籍,1983年获得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及经济学学士学位,随后进入伦敦大学继续攻读经济学与区域规划。从1985年毕业开始,施泰纳起初在一家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德国联邦政府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普弗在1998年6月5日纪念世界环境日的讲话。每年六月五日这一天,全世界人民一起庆祝世界环境日。活动的核心是让人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权享有清洁的空气、纯正的水和享有生物多样性的实惠。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是最恰如其分的,它尊重联合国国际海洋年,并说明许多错综复杂和敏感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说明了继续辩论可持续发展的成就和我们在地方、国家、区城和国际上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巴黎/内罗毕2000年1月14日电近期委内瑞拉的洪灾、法国大西洋沿岸的溢油和今冬席卷欧洲大部的风暴 ,将给自1960~1990年保险损失已增长12倍的保险业带来显著的经济影响。根据保险业的数据 ,仅只最近24起与气候有关的灾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比已保险的650亿美元超出1500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弗说 ,这些事件进一步证明 ,保险业急需更好地控制环境风险 ,更为积极地管理自己的投资 ,并帮助决策者采取措施减少那些风险。托普弗先生是在UNEP保险业创议会成员的集会上讲这番话的。创议会是保险业和…  相似文献   

9.
夏堃堡是前国家环境保护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首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1/4个世纪以来,他一直从事着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环境外交工作.在环境外交又一重大事件,即里约+20峰会即将召开之际,本刊对这位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环境外交事业的"战士"作了专访.他告诉记者,退休以后,他仍一直继续在为中国和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做些小事,"只要一口气尚存,就要奋斗不止".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9,(1)
<正>《环境》杂志深知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早在创刊之初,便开辟"环境教育"专栏,积极推动学校环境教育。1981年,《环境》杂志对潮州幼儿园和中小学环境教育进行连续报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1989年潮州市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500佳"。《环境》杂志积极编发相关文章,为各地各级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辅助资料。自创刊以来,《环境》杂志刊发有关学校环境教育的文章已经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决定将1999年Sasakawa环境奖授予麻省理工学院(MIT)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教授Mario J.Molina,以表彰他在大气科学领域中作出的全球性贡献.该项奖金金额为 20万美元,被认为是最受尊重的环境奖. 奖金评选委员会主席 Stanley Clinton-Davis勋爵说:“授予 Molina教授该项奖是由于他在臭氧层化学领域的先驱工作,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了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们对臭氧损耗科学的许多方面的信心直接来自Molina的工作.” Molina和他的同…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确定我国浙江省绍兴市为联合国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并决定在技术、经济方面与该市进行合作,给予援助。不久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8名专家、官员考察了绍兴,他们赞扬该市的环境,以及当地政府领导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措施,并提出“要让绍兴保持中国东方水乡明珠的地位,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办的《世界环境》中文杂志同我国广大读者见面了。我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由衷的高兴。我之所以要热烈的祝贺,是因为这份杂志的诞生,表明我国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项新进展。自一九七二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相似文献   

14.
’98国际地区性紧急事故的意识和防备(简称“阿佩尔计划”)研讨会不久前在浙江嘉兴市召开。会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家环保总局主办,嘉兴市人民政府承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印度等各成员国和跨国公司的代表,国内环保、民政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及国内外相关行业的代表共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大家认识到阿佩尔计划关系你我他。会议期间外国专家介绍了全球工业灾害;工业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三月七日至二十四日在广州联合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专家组会议",经与会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圆满地达到了会议预期的目的.出席会议的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模拟学会和联合国大学三个国际组织的四名官员;环境署的六名高级顾问;七个发展中国家的八名专家和我国的十六名专家.  相似文献   

16.
正维诺德·科斯拉(1955.1.28—),美籍印度人、风险资本家、绿色能源企业家,被称为硅谷的"绿色先生",曾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2010年地球卫士奖"。科斯拉在风险投资领域非常有天赋,他曾在2001年《福布斯》公布的100名最好的风险投资家中名列第一,评委会评论他之所以名列第一,不仅在于他成功地用钱生钱,还在于他有本事选择那些在一鸣惊人之后还能稳健发展的企业,这在风险投资者当中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短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正式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9月19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该机构在全球发展中国家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代表处。代表处将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和组织机构在环境评价、环境法规、教育和培训、环境管理、技术转让和创新以及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特普费尔在代表处成立仪式上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的环境工作不仅决定其本国人民的福利,也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先选择在中国设立国家级代表处的原因。”联合国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2):F0002-F0002
<正>6月23日至27日,联合国环境大会首届会议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内罗毕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率领由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和常驻环境署代表处人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会。中国环境报6月26日内罗毕讯6月23日至27日,联合同环境大会首届会议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环境署")总部内罗毕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率领由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和常驻环境署代表处人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会。  相似文献   

19.
袁熙坤     
正袁熙坤,1944年8月出生于昆明,祖籍贵州,中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环保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环保主题雕塑《女娲补天》被联合国选为补天行动的象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其为"环保艺术大师"的称号。创作的雕塑作品《北极熊的眼泪》被放置在联合国环境署内罗毕总部。他应邀写生创作了152位国际政要名人的水墨肖像画,得到被绘者的签名首肯,被冠以"肖像外交大使"的荣誉称号。他是因雕塑获得总统最高荣誉勋章等国际奖项最多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人居署)节能环保型办公楼正位于这样的环境中——参天大树围绕,花朵芬芳绽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有赤道旁的"春城"之称,肯尼亚1/4的人口都集中在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人居署总部就设在内罗毕北郊,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