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信息     
《环境》2003,(9):51-52
福建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8月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决定(草案)》,在全国首次将公民的环境权写进法律。《决定》的第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良好公共卫生环境的权利。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举报;对因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予以赔偿。”据福建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员责人介绍,这  相似文献   

2.
<正>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环境”顾名思义是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我们讲的环境是人的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环境。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互相结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人是作为社会上的一员而存在的,这些可以称为精神环境或社  相似文献   

3.
数字     
《环境》2015,(4):12
<正>20起 2014年3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8个月的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重点监督刑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发案较多的犯罪。此次活动,全国检察机关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1505件1804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479件1795人,最高检也对20起破坏环境资源案件进行挂牌督办。  相似文献   

4.
从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和环境问题可能引发战争等方面,研究了战争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如何减小战争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煤矿区是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的区域之一。在当今世界五大环境问题中的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都与煤矿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煤矿区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同其他地区和行业相比,有着严著的特点。概括的说:煤炭开采直接破坏了自然地理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特殊环境问题,例如地表下沉和塌陷、矸子山、矿井和洗煤废水等;煤炭产品的质量和利用方式对全国的大气污染量有着巨大影响;煤矿井下劳动环境恶劣,矿区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大气污染受地形地貌和小气候影响比较严重,有些矿区污染物不易扩散和消失,有可能导致恶性环境污染事件等。充分认识这些特  相似文献   

6.
防治因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现有污染源及其产生的污杂问题;二是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为了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杂与破坏,就要对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环境管理,做好建设前期环境影响评价和可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好厂址后,还要在建设过程中,实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实践证明,只有采取这些预防措施,才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庆立足市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持重心下沉、服务基层,大力推进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环境监管网络,全市1017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环保机构,配备环保员2498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全覆盖的基层  相似文献   

8.
测绘过程中,对地理要素的采集等工作,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更好完成测绘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因素研究,从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退化、降低植被覆盖率三个方面,完成测绘过程,对环境的破坏因素分析。在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退化、降低植被覆盖率三个条件中,两项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分析其中一个条件,对环境情况的具体影响,并根据影响结果,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根据三种不同的研究结果,得出减轻测绘过程中破坏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冯金凤 《环境工程》2022,(3):288-289
<正>近代以来,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大地提高,而随着人类的实践能力逐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从敬畏自然发展到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们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来壮大发展,逐渐在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对自然平衡造成了较大破坏。当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逐渐反噬到人类自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严重爆发。人类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必会自食恶果。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都要共同重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郭希忠 《环境导报》2003,(15):35-35
环境是睢宁县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要素,要想吸引发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要树立环境是经济发展生命线的观念;树立环境保护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观念;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树立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观,探索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发展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本不断增值;树立环境保护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具有庞大的叶面积,同空气接触并进行活跃的气体交换;不象高等动物那样具有循环系统;可以缓冲外界的影响,为细胞和组织提供了比较稳定的内环境;植物一般固定不动,不能避开污染。因此,环境条件变化、生态平衡的破坏都会在  相似文献   

12.
河堤环境效应略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流堤防的初始环境效应主要是防止河水泛滥和与河川争地。其派生的主要环境效应有:抬高水位,增大流速;延迟或堵塞支流汇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短缺;中断土地肥力的自然培育过程;破坏土壤表层盐分的自然洗涤机制;加速土地沙化进程;改变流域结构,破坏河流环境生态功能。为防止河水泛滥并侵占河流的生存空间而修筑堤防,却引起了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导致环境恶化,人类应从中汲取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破坏如典型的地质灾害、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本文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 人类居住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李敏  马谦 《环保科技》2003,9(2):28-32
铁路建设会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强烈的影响 ,建设期的生态环境破坏尤为严重 ,同时又易被人们所忽视。文章以水柏铁路建设期环境监理为例 ,综合分析了铁路在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破坏及环境污染的强度、范围及根源 ,并从环境管理技术角度论述了环境监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发展的速度不断的加快,但是发展也为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阶段世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的制约了各个国家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重视环境问题,并对环境进行治理,找到环境污染的源头,从根本上避免环境破坏的程度,减缓环境破坏的速度。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的污染,主要的污染源是生活污水的排放。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散式的方式提出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1998年5月对神府煤田野外实地踏勘和调查研究和总结出该区环境破坏的具体成因和后果及解决措施并根据环境破坏原因提出环境管理方面的五个缺陷。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不以国为界。通过数十年来对环境现象和事实的实际观测和研究,这似已成为定论。当前,在诸多的环境问题中,酸雨、臭氧层破坏及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尤为世人所瞩目,被称为世界三大环境热点。其中,相对而言,酸雨及臭氧层破坏,国内外已进行了多年的、较为充分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而温室效应,则还是近十数年提出的大气理论问题,并正向实际环境问题演进。对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理论与事实,虽然还存在着异议和不同的认识,但已为多数科学家所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采样与实验方式对城区室外与室内环境破坏数据进行采集,利用聚类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处理后的数据为基础生成GF多光谱影像,对其进行校正得到真实的遥感反射率。将真实的遥感反射率进行转换并分类,采用环境破坏因素识别算法对遥感反射率数据进行识别,实现了对周边城区环境破坏因素的识别。经过实验得到,建立的环境破坏因素识别模型的识别正确率比传统模型高出38%,说明建立的环境破坏因素识别模型具有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湿地刑事立法保护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湿地保护的刑事立法非常缺乏;在不多的附属刑事立法条文中又有湿地环境保护理念较落后、刑法保护湿地范围狭窄,环境刑法只处罚结果犯、欠缺对湿地危险犯的认识,以及湿地环境刑事责任归责原则上未涉及"无过错责任原则"等问题。本文提出必须从确立湿地刑事立法的恰当方式、明确湿地破坏的刑事责任、完善湿地环境破坏犯罪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和加大对湿地环境破坏的刑法立法处罚力度等方面入手,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