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雌雄合笼后7天的雌小鼠分为对照与实验组.妊娠率两组无差异,知分组合理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接受风扇稳态噪声20天后自娩和剖检,结果证明噪声可使妊娠小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活胎率降低,死胎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氟化钠与地区氟化饮用水对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雄性小白鼠共40只,分4组,每组10只,各组动物分别自由饮水(内含2.pμg/ml与250μg/ml氟化钠)与摄食(普通饲料)4周。 骨髓细胞染色体研究结果指出,经2.5μg/ml与250μg/ml不同浓度氟化钠处理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为1.4%与3.3%,明显高于对照组。畸变类型主要是单体型,另一方面,某地区氟化钠饮用水(2.5μg/ml)染色体畸变率仅为0.1,明显低于同浓度氟化钠(2.5μg/ml)。  相似文献   

4.
亚卓 《环境》2009,(7):24-25
我是从孩童时候开始,就与鼠兔有了“缘分”。 那时,我整天在抓鼠兔。我完全是一个“专家”,谁想抓鼠兔,可以向我“请教”。鼠兔一般有很深的洞,而且洞口通着另一个洞口。鼠兔注定生存于草原上,草原也注定拥有鼠兔。造物主当初是否打了“瞌睡”,无意间把鼠兔错放在高原上,否则,鼠兔怎么会有如此坎坷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异柳磷(MeISP)在1.5mmol/L终浓度时对肝细胞有明显毒性,表现为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β-葡糖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AcP)漏出率增高,且ALT和LDH漏出率同MeISP间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迅速耗损细胞内GSH;同MeISP共同温育30min的肝细胞膜发生明显的囊泡化;几乎完全抑制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和糖异生功能.在15μmol/L终浓度下,在肝细胞内代谢迅速,符合代谢动力学一室模型(one—compartment model).  相似文献   

6.
农药混配剂对大鼠肠酯酶同工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速灭杀丁、杀螟松和增效剂NIA_(16388)的单剂和混剂在离体与整体条件下对大鼠肠脂酶同工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鼠肠至少有10条酯酶带,主要由羧酸酯酶组成.杀螟松能强烈抑制羧酸酯酶活力,而速灭杀丁与NIA_(16388)在处理2h时呈现抑制作用,而随处理时间的增加酶活力有恢复的现象,羧酸酯酶的这种抑制作用同杀虫剂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由铜绿假单胞菌发酵产生的代表性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对土壤中PCBs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RL的种类与浓度、土壤污染类型、解吸时间、洗脱次数、pH以及离子强度对土壤中PCBs的洗脱有一定的影响,而温度对PCBs的洗脱影响很小。当RL浓度低于CMC时,对PCBs的洗脱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RL浓度高于CMC后,对PCBs的洗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较低HLB的单鼠李糖脂R2对PCBs的洗脱效果要优于二鼠李糖脂R1。人工污染土壤中PCBs的洗脱效果要高于陈化土壤。污染土壤中TOC的含量越高,PCBs的洗脱率越低。延长解吸时间和增加洗脱次数可增加土壤中PCBs的洗脱率。碱性环境(pH〉7)或增加RL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均有利于土壤中PCBs的洗脱。  相似文献   

8.
曲良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2):73-76,127
文章综述了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化学结构、产生茵及其发酵影响因素,特别讨论了鼠李糖脂在石油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并对未来鼠李糖脂发酵工艺中低成本生产原料的筛选开发和对其使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HgCl2和CH3HgCl对大鼠游离肾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HgCl2和CH3HgCl均对肾细胞有明显毒性,表现为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溶酶体β-葡糖苷酸酶(β-GD)漏出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蛋白巯基(PSH)含量降低,同时GSH和PSH含量的降低与LDH及β-GD漏出之间呈良好的相关关系.未观察到CH3HgCl明显诱发肾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HgCl2仅在50μmol/L以上才出现轻度脂质过氧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产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长期被汽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SZ-07,初步确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BSZ-07的最优产剂条件。BSZ-07在48h内可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至34.2mN/m,且乳化性能稳定,是一种较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经FTIR分析及元素分析,初步确定其所产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  相似文献   

11.
12.
陈源波  胡勇有  郭倩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0):3720-3727
探讨了阳离子强度(Na~+/Ca~(2+))对鼠李糖脂(RL)胶束形态的影响,并据此阐述了阳离子强度对RL作用下三氯生(TCS)在底泥-水相中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阳离子对TCS的表观溶解度和其在底泥-水中的分配无明显作用,但能通过与RL分子间产生的盐桥作用影响RL的胶束聚集程度及溶液的稳定性,使水相中的RL浓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RL作用下TCS的表观溶解度及其在底泥-水相中分配的差异.随着阳离子强度的增加,RL胶束粒径在Na~+溶液中先减小后增大,而在Ca~(2+)溶液中持续减小;RL溶液的zeta电位在Na+/Ca~(2+)溶液中逐渐减小,其溶液的稳定度下降.相比Na~+,Ca~(2+)与RL分子间的盐桥作用更强.低浓度Na~+(50 mmol·L~(-1))可促进RL胶束的形成,提高其对TCS的增溶能力,促进TCS从底泥迁移至水相,提高了TCS在水相的分配比例(K*d值从64.16 L·kg~(-1)降低到40.81 L·kg~(-1)(30 mmol·L~(-1)Na~+));但高浓度Na~+(50 mmol·L~(-1))会因盐析作用降低TCS的表观溶解度,并抑制其在RL作用下向水相的迁移.而Ca~(2+)在很低浓度下(1 mmol·L~(-1))就能与RL分子产生强的盐桥作用而生成紧密的胶束聚集体,致使RL沉淀,大大降低RL对TCS的增溶作用,反而提高TCS在底泥相的分配比例(K*d值从64.16 L·kg~(-1)提高到4987.76 L·kg~(-1)(30 mmol·L~(-1)Ca~(2+))).  相似文献   

13.
东祁连山高寒草甸鼢鼠鼠丘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和种子萌发法分析了新鼠丘、 旧鼠丘和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密度、 物种组成。结果表明,新鼠丘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密度为176.93±135.51 seeds/m2,旧鼠丘种子密度为1 486.15±900.78 seeds/m2,对照的天然草地种子密度为2 937.01±2 471.60 seeds/m2。新鼠丘土壤种子库中主要有3种植物,分别是萼果香薷(Elsholpzia bensa var.calycocarpa)、 波伐早熟禾(Poa poophagorum)和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旧鼠丘土壤种子库中主要有3种植物,分别是灰绿藜、 节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和波伐早熟禾;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中主要有6种植物,分别是异针茅(Stipa aliena)、 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高原毛茛(Ranunculus tanguticus)、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和蓝翠雀花(Delphinium caeruleum)等。 新、 旧鼠丘土壤种子库密度差异较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物种构成差异较小;鼠丘与天然草地间在土壤种子库密度间差异较大,物种构成也较大。鼠丘土壤种子库中多为一年生植物种子,表明鼠丘上植物群落为高寒草甸演替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氯化镉对两种去分化和五种分化的鼠肝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以及对金属硫蛋白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经2μM氯化镉处理18h后,90—95%的细胞浆中镉同金属硫蛋白结合,而只有5—10%的镉同高分子量部分相连。在IIE细胞中镉与金属硫蛋白的结合取决于氯化镉的浓度与处理时间。当氯化镉浓度高达20μM时对去分化细胞的存活率未见有明显影响,但当浓度为3—10μM时则对分化细胞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这种细胞毒性似与高分子量部分结合的镉的量有关,且氯化镉对这两种细胞的金属硫蛋白有不同的诱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鼠李糖脂对微生物降解正十六烷以及细胞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延君  王红旗  王然  云影 《环境科学》2007,28(9):2117-2122
使用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优势菌种(蜡状芽孢杆菌DQ01和芽孢杆菌DQ02),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微生物降解正十六烷以及降解菌生长、菌体表面疏水性和外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可以提高正十六烷的降解率,48 h时蜡状芽孢杆菌DQ01和芽孢杆菌DQ02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比未加鼠李糖脂的体系分别增加了8.1%和11.6%. 正十六烷培养基中的鼠李糖脂能引起菌体表面疏水性的明显增大,且低浓度鼠李糖脂的这种能力明显优于高浓度鼠李糖脂,蜡状芽孢杆菌DQ01和芽孢杆菌DQ02分别在加入0.4 mmol/L和0.2 mmol/L鼠李糖脂时疏水性最大. 尤其是芽孢杆菌DQ02在对数生长后期BATH(bacterial adherence to hydrocarbon)达到44%,远大于未加鼠李糖脂时的BATH. 但在葡萄糖培养基中鼠李糖脂并没有明显影响菌种的生物量和BATH. 另外,加入鼠李糖脂后, 2株菌的培养基接触角比未加鼠李糖脂的培养基接触角均减小了约一半. 未加入鼠李糖脂的菌体细胞表面比较光滑,且菌体之间独立生长,而加入鼠李糖脂后影响了降解菌的外表形态,菌体细胞表面略显粗糙且相互粘连,有助于细胞与疏水性有机物的接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齐齐哈尔市林木害鼠种类,编制了分类检索表,划定了鼠害害区,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化剂的作用下镉的络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毛晓玲 《环境》2004,(5):35
2003年5月,当全球还在SARS的惊恐之中,另一场灾难又悄悄地降临了人类,在美国出现了猴天花。在2004年初,当人们还在SARS是否会卷土重来的恐慌之中,禽流感又横扫大地。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来源于大自然动物界的病毒会频频袭击人类呢?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设立样方法,于2016年至2017年的四个月份对大连、青岛和温州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生态学调查。结果表明鼠尾藻的形态和生化组成存在明显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大连地区的长度级个数分布最多;三个地区中,10月青岛的生物量最高(429 g/m2),2月、5月和7月大连的生物量最高,分别为931.3 g/m2,1453.1 g/m2和2047.7 g/m2;10月、2月和5月时三个地区中青岛地区的主枝数均为最高,分别为4572株/m2,5707株/m2,3659株/m2,7月最低,为2199株/m2;大连地区的鼠尾藻优先监测到侧枝,且三个地区具侧枝的主枝比例均在7月最高,其中大连地区的侧枝数最多(123±63个/株)且长度最长(13.1 cm);大连地区的色素含量与另外两个地区的含量相比相对较高,而青岛和温州地区的褐藻多酚含量则高于大连地区。通过对不同海区的鼠尾藻种群进行采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鼠尾藻的种群结构和形态特征在显示出明显的时间变化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地区差异,这些结果可能是受到三个海区的环境因子和人为干扰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国产防锈水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直接试验和加肝微粒体酶试验均能引起TA100菌株突变,并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对于各主要成分的分别检查表明,工业品亚硝酸钠可能含有的杂质或在贮藏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对沙门氏菌有直接致突变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纯亚硝酸钠本身Ames直接试验阴性,但使用分析纯的亚硝酸钠与聚乙二醇、三乙醇胺配成的防锈水Ames直接、间接试验均为阳性,这提示亚硝酸钠与三乙醇胺等在一起产生了新的直接或间接的致突变物质,防锈水配方中亚硝酸钠、三乙醇胺的存在可能在体内、体外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