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7日傍晚,当我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见到野荷花时,我长长地“啊”了一声。一望无际的野荷花,远离喧嚣的人世,一尘不染,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这份难得的宁静。面对这一切,我的心醉了。在湖边,只有零星的几朵荷花绽放着,而湖中,掩映于潆潆水雾之中的是一片长势旺盛的荷花。有几个男生下水了,  相似文献   

2.
每当听到《天路》那优美的旋律,我的思绪都会被带到那遥远的雪域高原。都说“出国容易进藏难”,我对这句话体会颇深。作为一名旅行爱好者,我曾于2011年7月和2012年8月两次进藏。第一次因为是坐火车,所以并未感受到有多“难”;第二次是自驾游,个中甘苦,则难以言表。时光如流水,一晃儿,第二次进藏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可是进藏路上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夜,一幕幕惊险的场面,时常蒙太奇般地在我心头缭绕,那些人,那些事,那一切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颜色     
陈静 《沿海环境》2001,(8):16-16
一个从塔里木归来的探险者,正在向朋友们讲述他种种危险经 历,听得朋友们一惊一乍的。突然有人问:那里的绿树多吗?探险者一愣,他没想到会有人这么问,他低下头十分认真地想了又想,良久才抬起头,用略带迟疑的语气说:“多吗?……我不清楚,因为我很少见到树和绿地。” 是的,从塔里木归来的人很少提起过那里的花草树木,也从来没有人问起,因为在人们心目中,荒芜几平已成为那里的代名词。可悲的人哪!造成这生态恶果的,正是人类自己。当初,为了向大自然显示人类是一切的主宰,为了战胜它,人类不择手段地砍掉了无数生命之树,破坏…  相似文献   

4.
“小河的水呀清悠悠”,每当我听到这优美的旋律,心中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她勾引起我无限美好的向往,又泛起了我心中一丝丝的遗憾,这都是因为家乡的一条小河。我家乡的这条小河叫小洋河,她载着“请数路的水”境蜒着穿过小城使全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过去,小河的水很清,无风时可以看见水中的游鱼,水底的沙石与贝类;河水甘甜,喝一口甜到心脾。那个时候,在人们的心目中小洋河就是一块宝地。每逢夏日夜晚,人们搬把长椅,躺在河岸边,摇着芭蕉扇,谈古说今,好不惬意。更多的时候,是小孩们缠着大人,让他们讲故事。记得爸爸在他的文…  相似文献   

5.
或许你生活在都市,每天早晨从林荫道 上走过,那浓绿的枝叶间,婉转的小鸟啼鸣,带来多少清新的喜悦;或许你生活在农村,春天的布谷鸟声声,夏夜的虫吟蛙鼓,勾起多少浪漫的想象;或许你生活在海边,时常看到辽阔的蓝色海洋上,白色的鸥群发出尖叫声,追逐着浪花,激起多少远航的豪情;或许你生活在山区,密密的树林里,时常看到苍鹰在林消徘徊,猴群在峭壁长啸,松鼠在树间蹦跳,感受多少自然的生机。 突然有一天,所有的这些鸟儿、昆虫、青蛙,动物都接二连三地死去,你再也听不到它们的喧闹,空气中一片沉寂,你会觉得如何? 如果这些…  相似文献   

6.
有一回,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要在纽约的一家酒店举行讲座,就在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突然接到酒店方面涨价的通知,要把租金提高到原来的百分之三百。对于这一无礼要求,卡耐基思索了一会儿,找到了酒店经理,先寒暄了几句,然后心平气和地对他说:“虽然涨价通知让我吃惊,但我能够理解你们的做法,如果我处于您现在的位置,我也会这样做的,因为经商就是为了赢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7.
九寨沟的水     
清晨的九寨沟,翠峰叠峰,流水潺潺。 连夜的雨,把这个诱人的世界冲洗得那么明丽。山峰穿透密云直入苍天,眼前满坡的灌木更显得苍翠欲滴。山,静穆的立着,给人一种可依靠的安全感;水,潺潺汩汩的流着,给人一种可接近的亲切感。我爱高山,然我更爱流水。 才进入沟口,九寨沟迷人的秋色便铺张的展现在你的面前:大部分树木还是绿色浓郁。只有山腰较高处,由于经霜早,树叶便改变了颜色,柿红、朱红、金黄、古铜、赭色,一片明丽的斑斓……看看蓝天白云和各色的树,听听水流潺潺的声音,徜徉在云雾缭绕的九寨沟里,一种凭虚御空飘飘欲仙的…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此,"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梦想——就像我们心底的一条暗流,在不时地涌动,但很多人因为现实的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已经感受不到梦想的指引。回想当初填报大学志愿时,我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师范院校,这里有分数的限制,但主要是内心某种声音的呼唤:从小崇拜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有超人的智慧,还有育人的独到,每当看到他们仿佛能看到他们头顶有光环  相似文献   

9.
苏杨 《世界环境》2005,(1):88-90
十年前读研究生时,我在位于京城北郊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简称环科院)做实验,很为那儿的“纯天然”环境着迷:工作区和生活区间有一片很大的树林叫梨园,里面是真正的乔灌草结合,梨树下密密匝匝,无路可寻,颇有原始林的味道。比我更喜欢那儿的是动物,以致我们惺惺相惜:我在环科院里就地取材,养过刺猬、鼹鼠,甚至——一条蛇。我一直以为这是环科院的领导深悟好环境的精粹而刻意保留了这样一片乐土。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泾河     
生在泾河边,长在泾河畔,自小到大对泾河就有一种说不尽、道不完的情感。泾河像一道古老的歌,在我心中流淌;像一幅美丽的画,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塬畔上。天一黑下来,妈妈就开始在灯下纳鞋底,我则趴在坑上听泾河的流水声,河水哗哗哗地流着,像一首动听的歌,令我陷入遐想……,伴我走入梦中。出家门五、六十米远就到塬畔边,站在那里朝北看,远处群山连绵,脚下碧海一片,泾河蜿蜒其间,似一条银链,几里路都能望得见。我们村上人无事都爱去塬畔边,或拉闲、或抽烟、或在一旁做针线,他们都时不时地对泾河指指点点,…  相似文献   

11.
感悟风筝     
很久了,我所居住的这座南方都市已没有见到太阳灿烂的 笑容,天气总是在阴冷小雨之间交错,空气就象拧出水滴一般湿润。前几天,太阳终于露出了它久违的微笑,我也迫不及待地从久居的格子空间里赶出来遛遛。 路经这个都市最引以为荣的一个片建筑区时.我不经意地抬头望天,一只彩色的蝴蝶风筝伴随着孩子们银铃般的欢笑声突然出现在眼帘里,压抑已久的心胸顿时涌起莫名的欢喜,仿佛心儿也随着那只风筝扶摇着飞上了天空,倦意随之消遁无迹了。那只花花绿绿的风筝令我鲜明地感到--春天来了!刹那间,儿时远去并逐渐淡漠的记忆又在脑海中重现…  相似文献   

12.
天凉好个秋     
秋天是金黄色的,田野里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在秋阳的映射下闪着金灿灿的光;枫叶红了,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飘过的地方,给人带来凉爽和惬意;细细的、密密的秋雨跟随着风,飘零着,把大地洗刷得干干净净;深秋的黄叶会挣脱树的束缚,随着风雨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种和谐的美。只有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才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精美的诗——秋。那么,秋天究竟从何时开始.它离我们有多远呢?  相似文献   

13.
寻找森林     
我逃出沙尘蔽 日的北京,登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我要去大兴安岭一个叫大杨树的地方。 顾名思义,大杨树一定是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有动物出没其间,有鸟儿婉转歌鸣的地方。我兴奋地趴在车窗边,等着那第一片撞进眼帘的森林。可是,森林一直没有出现,一座座裸露的山岭,山岭间一片片撂荒的坡地却将我的眼睛撞得酸痛。 火车“哐当”一声停下来,大杨树到了。站在月台上茫然四顾,我竟怀疑自己下错了站,这里哪有森林?延绵起伏的山岭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像剃光的头,露出一片片刺眼的苍黄。森林不见了,在这片森林和飞鸟禽兽曾经生活了…  相似文献   

14.
黑夜,像巨大的网罩住了乌兰察布草原。我和走敖特尔(蒙语:择草场游牧,称“走敖特尔”)的伙伴们笼着堆篝火,霎时划出了一方平安。我投入几根灌木枯枝,把火拨旺,火舌若舐噬生命和死亡的边缘。我向火堆靠拢,又变换视角,从黑暗的全景鸟瞰这草原上的篝火。我望着,望着,火焰在跳动、在旋舞、在鼓掌、在狂笑;干柴着火的声音,好像是火焰在说话……我听见火焰在说话。火焰在说着遥远的年代的话。火焰在说着它自身的、它的种子的话。火焰在说着勇敢、豪迈、奋进的话;也仿佛在哀号、呻吟、啜泣和悲伤地呓语……我想起人类的幼年,上空忽…  相似文献   

15.
记一次捐赠     
<正>每当看到电视在报道有关捐赠活动的新闻时,我就会想起发生在去年夏天那件事。记得那天傍晚,天气十分闷热,我和奶奶决定去广场散步,凉快凉快。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长寿路与文昌路交汇处的一个小广场上,发现许多人聚在一起围成半圆在观看街头演唱呢,还不时传来优美动听的歌声。我连忙拉着奶奶的手挤到前面,只见两棵树之间拉了一条横幅,横幅上写着:"救助残疾人献爱心募捐演唱活动"。哦,我明白了!原来是外地的几个残疾人在这里举办流动演唱会。  相似文献   

16.
<正>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边,几颗星星眨着疲惫的眼睛,一切都安静了下来。突然,字典里传来一阵吵闹声。循声望去,我发现原来是汉字们在展示自己的本领呢!"囚"字跳出来说:"你们看看我,是由一个‘口’字和一个‘人’字组成,意思就是囚犯被关在一间牢房里。一个‘人’被关在这么狭小、黑暗的空间里,失去了快乐与自由,多么可怜!可这就是犯人应受的惩罚。  相似文献   

17.
孟津观鸟     
郭耕 《世界环境》2005,(2):76-78
2005年2月12日(大年初四)乘了一夜的火车,晨八时,我们一行7人(领队:人民日报社钟嘉;世界自然基金会郝克明:中日医院罗宁华:一德期货汪周:北大历史系的张永;北京通讯的章立;当然还有我,北京糜鹿苑郭耕)到达古城洛阳,来自各地的“绿林好汉”亦将在站前相聚。  相似文献   

18.
星期天上街买了东西,当穿过车水马龙的商业区,扬 尘飞土的集市,从挤得可怕的公共汽车上走下来,再回到西大时,我不禁说了句:“西大真好!” 从小在西大长大,每次离开后回到西大,享受它给予人的浓荫、清风和淡淡的花香,在幽静中偶尔听见几声悠闲的蝉吟(我怀疑家住闹市的同学能否知道什么是蝉吟)和婉转的鸟鸣,我就想:西大简直就是一个 Big Park!(大公园) 像每个公园一样,西大校园随便就可找到一处景。它没有峰峦起伏,没有亭台楼阁,但清晨池塘一角,晨风轻轻抚着淡紫的水葫芦花,花上停着一只浅蓝色的小蜻蜒;调皮的…  相似文献   

19.
难忘乡音     
夜深.花睡人静,伏案笔耕.远远的,有几声蛙鸣传来,若有若无欲断还续,和着窗外馨馨的草香,犹如一排在空中飘荡的音符.瞬间,心像被什么猛地揪动了一下,有一种痛的感觉.搁了笔,凝神地听着.在这喧哗的城市夏夜,竟能听到熟悉而亲切的乡音,不免扯痛一缕刻骨的乡愁.那阵阵蛙呜,犹如儿时摇篮边母亲哼唱的小夜曲.这么多年来,蛰居城市中那些烦燥的情绪竟在这几声蛙鸣中渐渐隐去.一股想捕捉那乡音的冲动,催我起身推门而出,却见眼前高楼一片,不禁啼嘘感叹.想起童年时在乡下,也是这么一个夏夜,  相似文献   

20.
胡杨胡杨     
我是从一张照片上初识胡杨的。那是在10多年前,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一天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张黑白照片,它给我的冲击是那样的强烈,以至今天想起来还会为之一颤。画面上是一棵枯死的胡杨树,看上去它至少死去有一千年了,但它依然挺立,曾经昂扬的枝条还大呐喊着伸向一如暗夜之麾的天穹……同样让我热血沸腾的,是摄影家写下的一句话: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胡杨死了,一千年不倒;胡杨倒了,一千年不朽!就因为这张照片,使我几乎倾尽所有,来到内蒙古西北边陲的额济纳旗镇,亲眼看看胡杨的雄姿。颜开钢质,巴月宝林沙漠陵地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