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提出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污染源臭气样品时,可能出现因初始稀释倍数设定过高而无法准确计算结果的情况,单一的初始稀释倍数无法适用于同一批样品和低浓度样品.建议取消判定师的初步嗅辨试验环节,直接从第一级稀释倍数开始嗅辨试验,低浓度样品转为环境空气样品分析,同时实行嗅辨员分级制度.  相似文献   

2.
恶臭(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恶臭测定有别于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文章对恶臭测定实践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臭气浓度的标准分析方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在分析过程中引入\"无法辨别\"选项,并建议稀释倍数由标准限值确定。经实际案例验证,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分析结果更接近现场的真实状况,从而提高了嗅辨结果的准确性,并减轻了嗅辨员的嗅觉疲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恶臭监测的现场嗅辨测量仪法与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的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分析比对,通过稳定模拟环境条件下和复杂实际环境条件下的测定结果比较,对现场嗅辨测量仪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研究,为恶臭监测中现场嗅辨测量仪的使用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利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时,嗅辨员发挥关键作用.在实际测定过程中,由于嗅辨员的嗅觉阈值不同,嗅觉敏感度不同,从而造成监测结果产生较大差别.通过细分嗅辨员的级别,优化嗅辨小组的人员结构,从而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是一种嗅觉感官测试技术,在进行嗅辨分析时人的嗅觉特征常常给以一种假象结果,影响恶臭监测的准确性,经常出现的干扰因素有嗅疲劳、嗅辨结果正解率表面无规律性、出现多个嗅辨正解率现象,结合这些实际问题,通过嗅觉原理和相对气味强度理论进行了解释,并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对正确掌握\"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技术和嗅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容量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硫酸根时钡镁混合液加入量的探讨郑奇,刘瑞欣,杨佃华(巴州环境监测站841000)环境样品中硫酸根的测定一般有重量法,比浊法,离子色谱法,容量法等。重量法准确,但操作冗繁,离子色谱法灵敏,快速,但仪器设备昂贵,一般监测站无力购买,比...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联用技术,采用了双柱交替正向富集和反向洗脱的在线离子交换流路系统。在采样频率为30次/h下,灵敏度比普通火焰原子吸收法提高12倍,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镍的监测,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湿度废气中丙酮的测定方法,直接用顶空瓶采集高湿度废气,然后向顶空瓶中加入超纯水,使顶空瓶中的水量恒定,最后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顶空瓶中气体浓度,并研究了水份对丙酮测定的影响。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和平行性,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了用\"直接法\"测定土壤中总萃取物、石油类、动植物油(以下称\"三油\")含量及其准确度的一整套方法。分析比对不同材料和实验条件的选择,从而为环境监测行业制定统一的\"三油\"分析方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比对了恶臭国标测定方法《GB/T 14675—1993》和便携式恶臭测定仪对厂界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臭气浓度的测定结果。结果显示,恶臭国标测定方法和便携式恶臭测定仪的测定值基本在同一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2种方法在嗅辨方式、工作地点、结果计算方式、配气方法、样品原始性和测定范围上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1个典型食品生产企业(酱菜厂)周边的异味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为例,介绍了罐采样-GC/MS、便携式GC/MS、SPME-GC/MS以及SPME-异味分析系统等4种监测方法的实际应用,从定性、定量监测结果等方面,比较了4种监测方法的特点。罐采样-GC/MS、便携式GC-MS 2种方法适用于定性、定量检测,在有标准样品的前提下,定量结果总体可比;SPME-GC/MS以及SPME-异味分析系统2种方法更适用于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3.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危害和主要来源,综述了甲醛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光学法、传感器法和极谱法。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年测定环境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光度法,催化动力学法、极谱法,色谱法的研究进展和方法测定参数以及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5.
食品生产企业周边空气中的异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食品生产企业产生的异味无机物、有机物的种类,指出其异味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原料贮存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分析了异味物质的产生机理。介绍了空气中异味物质的监测方法包括,嗅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以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与嗅闻联用法等,及其适用性,以及测定结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