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噪声亦称“噪音”,指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一般以90dB(A)作为工作点的听力保护极大值。如果噪声超过这个极大值,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降低工作效率,损伤听觉,甚至引起耳聋,诱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噪声不仅损害人的听力,同时,也能损害人的视力。了解这一点,对现场安全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有资料表明,噪声能使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当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达到90dB(A)时,有2/5的人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当噪声达到115dB(A)时,几乎所有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性都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2.
正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根据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物理因素》规定,以每周工作5 d,每天工作8 h计算,稳态噪声限值为85 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 dB(A);若每周工作日不是5 d,则需要计算40 h等效声级,限值也为85 dB(A)。生产性噪声易对员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视觉器官产生影响,引发头疼、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心跳加快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食品厂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的影响,更好地加强管理,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为积极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食品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场所测定噪声强度,同时对该厂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选取接触噪声岗位的作业人员92名设为接触组,将同厂从事其他非噪声作业人员65名设为对照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和心电图。结果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在15~19a工龄段较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10~14a工龄段较高。结论该厂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物理因素)接触限值,该厂噪声对作业人员血压及心电图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职业性噪声聋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障碍。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与其接触噪声的时间、强度特别是噪声作业工龄有极大的关系。噪声性耳聋的症状主要包括耳鸣、听力减退。长期接触强噪声者,还可引起大脑皮层、自主神经系统、心脏、内分泌  相似文献   

5.
某石化企业员工听力损伤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员工听力异常率达37.8%。本文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噪声检测、作业人员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评价及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企业选取239个噪声监测点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55.8~104.1 dB (A),其中有129个噪声监测点大于85 dB(A);33个主要噪声岗位每周40 h的等效声级为73.6~88.5 dB(A),有9个岗位为Ⅰ级噪声作业,24个岗位为0级噪声作业。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船舶建造行业而言,噪声危害比较普遍,按照国家规定,作业场所连续8h工作允许接触的最高噪声强度为85dB。但目前在船舶建造行业的基层实践中,噪声强度超标的现象却较为普遍,例如,装配作业现场的噪声往往可达90dB以上,打磨、碳刨、水火校正作业等现场噪声可达90~100dB,而喷砂作业现场的噪声有时可达100 dB以上。  相似文献   

7.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工作地点每天接触噪声8小时,允许的噪声标准为85分贝(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分贝(A)。可是矿井下的凿岩、装运、通风等设备的噪声往往超过允许标准。见下表列出的矿井下部分噪声设备资料。 可是矿井下由于自然条件限制难于采用声源消声器及隔声措施。而戴耳塞、耳罩影响耳道内空气畅通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舒适感。同时戴用安全帽和耳罩两个东西也不方便。 为保护矿井下工人身体健康,建议有关部门研制出一种“防噪安全帽”,把防噪声耳罩和井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人们接触噪声的机会日益增多。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尤以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突出,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噪声性疾病。因此,对噪声危害的研究、治理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纺织工业中,女工约占工人总数的70~80%。纺织女工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职业危害,有高温、高湿、粉尘、噪声和不良照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噪声。 工人长期接触强烈噪声,首先会使听觉器官受损伤。依照噪声的强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听力损伤可由听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噪声性耳聋。此外,还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有人出现心率加快、血压波动、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的症状。 近年来,我国学者就噪声对女职工健康的影响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噪声对月经机能有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月…  相似文献   

10.
噪声就是强度和频率没有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它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一般说来,让人们感到不舒适、不愉快、不需要的声音,都可以视其为噪声。 正常人刚刚能听到的音量为0分贝,震耳欲聋的声音为100分贝。有人曾作过测定,在室内讲话时,轻声说话的音响为40分贝;普通说话声为60~70分贝;大声说话或吵闹常超过85分贝。目前,国际上工业噪声的安全标准大多定在85~90分贝。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此文只谈它对视觉产生的危害。产生这种危害的原因,是因为声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会影响神经系统,从而使视觉发生异常变化。近些年来,世界上一…  相似文献   

11.
在石油钻探现场,钻井设备辐射出很强的噪声,常高达95~110分贝。石油钻井工人长年工作在这样的噪声环境中,不仅听觉受到损害,还会诱发多种疾病。我局对工龄2个月至22年的155名工人调查,发现因接触噪声造成商频听力损失人数达26人,噪声性耳聋人数9人。为了防止这种职业危害,我局与有关单位联合研制出一种新型防噪声耳罩—HE-3型安全帽耳罩,受到工人们的欢迎。 鉴于石油钻井队钻工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我们确定将耳罩与安全帽联为一体。我们选用了湖南防护帽设备厂生产的一种带有流水帽沿的安全帽,在帽子两边的帽沿上方,斜凿出两个圆形通气孔,…  相似文献   

12.
第1条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保障工人身体健康,促进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2条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脉冲声除外)。 第3条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劳动保护主管部门监督执行。 第4条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负责解释。 第5条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分贝(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放宽,但不得超过 90分贝(A)。 第6条 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八小时的工种,根据企业种类和条件,噪声标准可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我们于2003年3月对洛阳市某石化设备厂的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对该厂104名铆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其中男性82名,女性22名,年龄20~49岁,工龄2~31年。另选择该厂行政后勤人员98名作为对照,年龄19~54岁,对两组人员进行相同的体格检查。1.2调查方法按照《工业企业噪声测试规范》,车间噪声测定使用国产ND—2精密声级计,使用前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校正。听力检查在2人脱离噪声环境16小时后,在本底噪声≤30dB的隔离室内进行,使用国产AC-9.83诊断听力计,按照规定在500、1k、2kHz时双耳…  相似文献   

14.
张玲 《安全》2013,34(1):17-19
为准确测量作业场所的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影响情况,本文通过现场实验的方法分析传声器不同的佩戴方式对噪声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稳态噪声作业环境中,将传声器佩戴于耳部、肩部和胸前三个位置其对噪声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小,等效声级的差异(Max-Min)不大于1dB(A),噪声最大值差异不大于5dB(A);而在非稳态噪声作业环境中,三个位置测量的等效声级差值小于2dB(A),而噪声最大值差异接近6dB(A)。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日益严重,噪声病患者越来越多。 在日常生活中,谈话声音的强度对听觉毫无损害,而生产中的噪声强度则远远超过正常人听力适应音响的范围。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由于持续不断地受到噪声刺激,耳感受器易发生器质性病变,暂时性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则不能复员,进而发展成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的强度和频率有关,噪声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也越高。噪声性耳聋也与噪声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在同样强度噪声的环境下,每天工作八小时就比工作半小时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三、噪声的危害和防护 1.嗓音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影响: (1)听觉器官 长期接触强烈噪声,听觉器官首先受害,严重的会导致噪声性耳聋。不过有一个过程,即内生理性反应到病理改变。也就是: ①听觉适应 人们接触到强烈的噪声,往往会感觉声音刺耳、耳鸣烦噪、听力下降。检查时,发现听阈会提高10~15分贝。若时间不长便离开噪声环境,过几分钟之后,听力可以完全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功能。 ②听觉疲劳 假若较长时间接触强烈噪声,人的听力不仅会显著下降(听阈提高15分贝甚至30分贝),而且离开噪声环境需要较长的…  相似文献   

17.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中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分贝(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分贝(A)。”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8小时的工种,在时间减半的情况下允许提高3分贝。对这一标准,大多数劳动保护工作者已比较熟悉。但是,我们在工厂企业调查中发现,许多人不能正确掌握这一标准的衡量方法,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以致得出错误的评价结论。对此,借刊物一角提出,以帮助大家运用好这个标准。 设定工人在一个工作日里始终处于一个基本恒定的噪声环境中,对其岗位噪声是否超…  相似文献   

18.
1988年,我厂在引进复印机消耗品生产线的同时,新建了一座单层建筑的空压机站,安装1台20m~3/min 和3台10m~3/min 的空压机。空压机在日常运行时噪声较大:空压机室为95~100dB(A),值班室为74~85dB(A),室外不排气时为85dB(人),室外排气时为102dB(A),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杂乱声音组合而成。噪声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职业公害之一,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无论暴露在一次短暂的强脉冲噪声或长期反复的噪声暴露所致的听力下降,统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亦称噪声性聋。  相似文献   

20.
<正>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流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按照噪声来源分为以下三类:机械性噪声,由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如纺织机、球磨机、电锯、机床等发出的声音;流体动力性噪声,由于气体压力突变或液体流动而产生,如通风机、高压蒸汽喷射时或液体冲刷等声音;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噪声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听觉系统的损害属于特异性损害,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等造成非特异性损害;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是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