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计意图每年端午节前的一段时间,汕头市澄海周边各个乡镇已开始热火朝天地筹备传统的龙舟赛事,包括造龙舟、演练赛龙舟等,我园许多幼儿的长辈是龙舟队员。孩子们自发谈论起即将到来的龙舟比赛时,都兴奋不已。我认为这是一个让他们认识乡土文化——潮汕赛龙舟的良好教育契机。结合"变废为宝"的教育,我们以"潮汕赛龙舟"为主题,以家长们帮忙收集的废旧材料——奶粉罐为活动介质,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意图蝴蝶有着对称优美的造型、多变的色彩和花纹,一直深受我班幼儿的喜爱。他们喜欢观察蝴蝶,也喜欢各种蝴蝶饰品。以往幼儿园开展以蝴蝶为创作素材的美术活动,重在"对印画"技能训练,通过绘制蝴蝶,让幼儿体会到对称的美感。在本次以蝴蝶为主题的手工活动中,考虑到本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对称剪纸经验,我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我插班到一个大班担任教师,发现每次区域活动回顾环节,愿意举手发言的幼儿寥寥无几,乐意起来发言的幼儿通常是这样表述的:"我今天玩了美工区,很开心。""我今天玩了多米诺,很开心。"如果我追问:"在活动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幼儿面面相觑……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不乐意参与或者不善于自主评价?经过几次区域活动的观察和反思,以及与前任教师的访谈,我总结出原因如下:(1)环境材料方面:区域环境创设以及材料投放难以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意图在参与"小猴找家"这个数学活动时,我班幼儿很快就能按照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正向、逆向排序,延伸活动时我带他们到户外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样的序列,操场上早操用的"定点小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边观察小花的排列顺序边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些小花竖着看,一排就是一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应该从本园与本地的条件着手,充分的对本土资源进行挖掘,并不断的对贴近幼儿兴趣的相关教育内容进行开发。同时,教师应该确保幼儿可以充分的与大自然接触,有效的对幼儿的探究欲望以及好奇心等进行激发,因地制宜,多领域与多途径的通过就地取材来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支持,以此确保幼儿充分的与材料互动,从而让幼儿乐于探索,懂得探索,使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得到增强。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更加充分的对家乡乡土资源进行了解,从而把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种子播种在幼儿的心灵中。  相似文献   

6.
乡土资源即本土化的教育资源,是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能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资源。我们要切实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创设特色、趣味课题活动,使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郑莉 《环境导报》2003,(14):49-49
在科学集体活动中提供幼儿自主观察操作的材料以往的科学活动往往由老师讲解、示范,幼儿则是被动的听众。为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幼儿园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准备各种操作的材料使幼儿能进行自我探索。并让他们在探索后有尽情交流、谈自己发现的机会。如:“电池”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每人准备有带电线的电珠及电池。幼儿通过摆弄,发现一节电池可使灯珠发光,两节电池可使灯珠更亮。受到前面的启发,幼儿很快把各种类型电池装入电动玩具玩起来了。在延伸活动中幼儿园进一步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去探索操作,使他们的求知欲充分望得到满足。在…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意图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我发现不少教师出于安全等多种因素的考虑,提供给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活动的难度也小了。于是,幼儿在面对各种运动器械或新的运动内容时变得胆怯,运动量明显不足,运动能力逐步降低。这种现象让我感到担心。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几个幼儿高兴地玩着自由旋转游戏,即使摔在地上,也相互叠着身体,欢笑着。站在一旁的我,在担心他们安全的同时突然有了设计体育活动的灵感让幼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纲要》提出: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不断开发贴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育内容。教师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因地制宜,多途径、多领域地就地取材支持幼儿学习,让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使幼儿懂得探索,乐于探索,发展想象、创造、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乡土资源,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播撒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冰箱、空调上贴有"能效标识"就表示节能吗?在近日的"节能在我身边"大型宣传活动中,专家们对厂家这一"偷换概念"的宣传进行了揭露.他们解释,能源效率标识≠节能认证标志,只有通过国家相关权威机构的节能认证,才能在宣传时冠以"节能"字样、粘贴节能标志.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意图进入中班后,幼儿表现出更乐于交朋友的意愿。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的成长背景,他们在交往时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故事《梨子小提琴》让幼儿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体会给人带来快乐的愉悦,引导幼儿去思考"怎样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个问题。由此,我选择了该故事开展本次语言活动。这是一篇以"音乐"为主线的童话,内容简单有趣,意境柔和宁静,篇幅短小、容易记忆,尤其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幼儿为本,运用适时有效的提问,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让其在与老师、同伴的互动中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1.语言活动中提问存在的常见问题一是蕴含答案的提问。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能达到预设的目标,有些教师设计的提问中实际上已隐含了问题的答案,目的是让幼儿能正确无误地说出自己想要的内容,这无疑限制了幼儿的深入思考。如,在早期阅读活动"六个矮儿子"结束时,教师问:"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六个矮儿子聪明吗?为什么?"这一提问明确告诉幼儿,这六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意图在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特别的我"中,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初步了解了"我自己身体的奥秘"。有个幼儿在接触人体血液方面的图片时,谈到身边一个小伙伴在运动中不慎摔倒后的出血现象,感到很害怕。他的言行引起不少同伴的关注。大家对身体流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暑假时我到表哥家玩,被一个铁钩刮破皮,流血了,很疼。""我被玫瑰花刺伤过,手指流出一滴血。""要是摔倒流血了应该怎么办啊?""血液到底藏在身体的  相似文献   

14.
游戏活动是幼儿期高度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但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幼儿喜欢在游戏中实现在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游戏中反映出来,让幼儿独立设计游戏,自己选择角色,按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自主地塑造生活,反映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使他们的创作欲望得到满足。教师可通过拓展材料、拓展指导方法、拓展内容形式三个方面拓展幼儿园构建游戏。  相似文献   

15.
<正>区域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创造能力、自主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活动中,我们应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怎么样投放呢?本文结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实践活动的范例进行探讨。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投放材料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同,因此活动材料的品种与数量也要有所区别,力求能有效激发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从中获得满足与成功的喜悦。小班幼儿独立性差、爱模仿,投放的材料种类不必太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师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前,要了解科技制作活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把握"分析、确定和积累"这三个设计要领。要善于发现和分析幼儿的制作兴趣和制作能力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确定恰当的制作内容和合理的活动目标,对教学难点和辅助教具进行预设;多方收集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在活动前积累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意图"请你猜猜我是谁"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班幼儿经常玩的一个猜声音的游戏。一开始幼儿只是通过不断变换"被猜人"来进行游戏,几轮之后,一些幼儿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重复,其中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声音变得粗粗的、低低的来让大家猜,其他幼儿觉得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感到这个变化方式很有意思,开始试着变化出不同的声音去玩这个游戏。我想,不妨将多变的嗓音作为一个吸引幼儿探究科学现象的素材,开展一个科学活动,以引导幼儿探究声音除了粗、细的变化之外的其他可变方式,在游戏中体验人体的奥秘。由于本次活动是公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意图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在面对游戏区中的众多材料时,明显表现出整理物品的习惯和能力欠缺。如,忘了物归原处,不会主动整理物品,对凌乱场景视而不见,经常找不到自己的物品。根据这一问题,为了让幼儿体验到集体生活中有序摆放物品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让幼儿"一起来整理"的社会活动。通过情景再现、讨论交流与实际操作体验等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对比物品摆放凌乱与有序摆放的差异,体验自觉整理物品的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积累更多整理物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作为一所以小器械运动为特色的幼儿园,我园在创设与小器械运动相适应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及家庭环境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设能满足幼儿运动需求的物质环境运动环境是幼儿参与运动的基础。在幼儿园的设计、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运动环境的创设,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尽量使室内外场地、墙面、空间等环境充分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比较欠缺,教育环境无法满足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文章从环境创设定位、教育者观念转变等方面入手,提出农村幼儿园应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创设物质环境;从农村幼儿实际出发,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通过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