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已使得学前教育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短板"。实证数据和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学前教育的突出问题体现在立法和政策制定不完善,学前教育普及率偏低,学前教育办学基础薄弱,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区域差异,政府学前教育投入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学前教育无法适应公共基础教育投资的基础性、公平性要求。对此,需要通过完善学前教育立法,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规范和拓展民营机构,规范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构建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稳健起点。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在民族教育的发展中,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丰富了民族教育的新内涵,拓宽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容。随着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民族舞蹈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不清,幼儿教育权利问题,幼儿园教师身份不明、权利与义务不清、队伍不稳定,管理职责不清,发展经费匮乏,各种社会力量办园有待规范等。这些问题是提出学前教育立法的直接原因,而学前教育立法则是学前教育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新政的出台,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已渐成共识。针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以立法的形式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从1998年起,庞丽娟教授连续4年就学前教育立法问题提交提案,直至2007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教  相似文献   

5.
2013年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学前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普惠资源逐渐扩大,地方改革深入发展。但学前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如教育公平、教师供求、学前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立法等问题。因此,学前教育的发展亟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多渠道督导、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公平视野下审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扶强不助弱"的资源流向使得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依据资源配置的公平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弱势补偿是实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公平的现实选择,可通过转变观念、加大资金投入、补充和优化师资等途径来实现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倾斜和扶持,实现教育起点公平。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学前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国际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意义认识的深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越来越注重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与公平问题已成为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当前,面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社会大众对于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我国提出要加快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入学儿童的覆盖面,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为有需要的儿童供给学前教育服务,并在此过程中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张丽娟 《环境工程》2022,(4):331-332
<正>儿童期是人一生发展周期中很重要的基础时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很多父母尤为重视儿童期教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父母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未雨绸缪,早早地为孩子选好各种课外补习班,如幼儿编程、幼儿英语等,这些补习班从开发智力再到教授技能,将本该轻松愉快的学前教育逐渐催化成小学甚至初高中阶段的教育,这种充满竞争性与功利性的学前教育对儿童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生态学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现阶段,学期教育阶段的过早成熟化、竞争性与功利性使幼儿教育不得不做出改变,将生态学教育理念引入学期教育阶段,可以建设和谐健康、开放包容的学前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由薛烨、朱家雄编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8月出版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一书,为学前教育的生态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方面不断发生重大改革,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措施不断地对传统模式的教学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增强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现阶段我国在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中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对策,有利于促进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流行的学前教育质量观有追求入园率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市场取向的学前教育质量观、技术理性至上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和安全第一的学前教育质量观。这些流行的质量观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种种诉求,但由于强调过头而走向了事物的反面。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应体现"主体性"、"系统性"和"行动性"的特性,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把握好基础教育的本质,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此文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为研究视角,通过论述基础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本质、基础教育中"基础性"的特点、"基础性"的目的等四个方面,来反映基础教育的本质内涵,并最终总结出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而"基础性"则是个体发展的导航器,可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前教育数据库建设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心。美国"学前教育跟踪研究"(ECLS)项目提供了儿童从出生到八年级各个阶段的成长信息,以及家庭、学校、社区等因素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儿童在校表现之间关系的数据。了解该项目实施目的以及信息采集内容和操作流程,对我国学前教育数据库建设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立法是规范环境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需要,也是推动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文明的要求。法律政策为杭州环境教育立法提供了依据,国内外立法经验为杭州市立法提供了参考,杭州市自身的实践经验为立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杭州市环境教育立法法律的名称,阐述了立法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了杭州市环境教育促进条例的基本框架,为杭州市下一步立法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学前教育不只是科学知识的教育,也是对幼儿做人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礼仪教育、情感教育、认知教育等。礼仪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礼仪代表个人的素养和品位。学前教育的礼仪教育要探索出适合该年龄段幼儿发展的教育模式,本文探讨了学前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儿歌模式、表演模式、游戏模式、互动模式等四种模式,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后,我国相继颁发了一系列促进和规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2013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在《关于〈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提出,根据《纲要》关于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要求,在  相似文献   

16.
<正>学前教育与社会生态关系密切。社会生态不仅决定着幼儿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发展路径,而且对于幼儿个体成长产生着深远影响。同时,学前教育变革要遵循社会生态文化规律,符合时代主旋律和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实效,实现教育水平的根本性提升。因此,结合我国社会生态变化情况,深入探索学前教育发展变革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许卓娅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与历史生态观》一书,基于中国社会生态历史变化,运用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我国学前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两方面的发展情况,清晰阐明了中国学前教育的生态化之路,为推动当前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一)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教育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已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三十年来,广东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上升,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促进了广东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广东高等教育的学校数、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列全国第3、第2、第4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耕地大量被占用,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但与此同时,我国有关耕地方面的立法尚不完善.因此,本文将就进一步保护耕地,完善土地管理立法进行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学前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学龄儿童身心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我国有大约一亿多的学龄前儿童,而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儿童在农村。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一、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普及率低,办园规模小,保教质量低(1)学前教育普及率低。目前我国农村的入园率普遍低于城市,有的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幼儿园,而只是设有一年制的学前班,且只招收五、六岁的幼儿,而三、四岁的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的关注,如何做好幼儿教育成为我们从事这一领域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究的问题,做好细节成为我们做好这一教育的基本要求,活动区角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笔者通过在教育教学中的相关探索和实践,阐述了活动区角的版块设置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