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当前,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显而易见的安全常规工作逐渐得到加强和完善,但笔者通过在企业一线生产岗位的深入调查,发现现在的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就在看起来非常小、但危害性却非常大的事情上。所以,企业在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时,不仅要顾全宏观方面的建设,而且也要注意岗位职工身边小的安全隐患,因为往往它们才是安全事故的真凶。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7年12月5日,江苏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在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召开,部署下阶段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会议指出,一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特别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二是要巩固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成果,把隐患当作事故来看待,切实抓好安全隐患整改。三是要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四是要严格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五是要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关键岗位24小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在我国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对于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对加强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关键技术岗位实施准入制度,标志着我国安全领域人才社会化评价工作开始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中着重指出:“责任重于泰山”,强调了领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在当前重大事故较多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者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其明确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切实履行好这种责任。1 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者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有一句俗语:“安全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其含义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与领导的关系非常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风险可谓无所不在,任何岗位、任何工作都存在不同概率大小的安全风险,但显而易见的是,从事高危工作的人员发生事故的概率远大于一般岗位人员。因此,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既要全员抓、抓全员,更要重点抓、抓重点,要对重点风险岗位的人员从工作上给予特别关注、从待遇上予以适当倾斜,  相似文献   

6.
日前,漳浦县分管领导陈水树副县长带领安监、消防等部门到基层调研,针对辖区内部分非公有制企业重视安全生产而“不会管、管不好”的状况,就如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六点意见: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车间、班组及员工,形成企业安全责任体系网络;二要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下大力气抓好企业内部的现场管理;三要加大安全投入,推进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及技术装备,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四要从本辖区和周边地区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隐患排查与整改,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建立起安全隐患台账,实行…  相似文献   

7.
孙海禄 《劳动保护》2022,(11):56-57
安全隐患作为安全生产的最大敌人,不彻底排除隐患根源,安全生产就会永远有风险。隐患排查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加强监督检查精细化管理,及时查堵漏洞,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如何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快速切中要害,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隐患排查的经验方法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是一项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是各项工作之首.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条件下,安全管理工作更应该加强而不能削弱.随着各级主管部门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重视和加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正逐渐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且已初见成效.下面就根据自己工作经验,浅谈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作好地县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业管理工作,我们认真分析了云南省地县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后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更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但随着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在我国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对于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对加强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关键技术岗位实施准入制度,标志着我国安全领域人才社会化评价工作开始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一、管理模式的提出 随着矿山生产的稳步发展,我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我们的规章制度比较全面,包括了十大类几十种,不能说制度不健全;我们的赏罚分明、奖惩兑现,不能说管理不过硬;我们的生活区、生产车间、硐口到处都醒目地贴着安全标语,这些标语很多人都能背出,不能说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清楚;我们大会小会都在讲安全,不能说领导不重视,可为什么还是会发生一些小事故、准事故,事故隐患还是层出不穷,一些安全隐患还是不能及时整改.其症结究竟在哪?通过仔细调查分析,我们总结归纳了影响我矿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的四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工程安全事故成出不穷,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加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加强自身的管理工作。国家设定安全生产许可,规范高危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是要通过加强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加强内部安全工作,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企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能的进一步强化和地方县以上安监部门执法监管力度的加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正在逐步好转,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正逐年下降.但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县以下生产经营企业安全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离安全生产要达到根本好转的目标差距甚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农村乡镇(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一级基层组织没有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缺乏对所在辖区内的中小型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2月1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在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1.实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是稳定和加强安全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需要,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2.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工作,既要逐步和国际接轨,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严格考试标准,又要考虑现实的需要。此次认定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单位现有生产管理人员,及社会中介组织长期从事安全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3.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好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安全》2021,42(11):7-8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控平台引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作为技术支撑,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控平台.在安全生产大数据基础上,提供企业安全隐患全流程排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以及分级管控、隐患风险关联分析与评价、事故预测预警等功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自查,实现政府风险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控,提升政府安全生产精细化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能的进一步强化和地方县以上安监部门执法监管力度的加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正在逐步好转,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正逐年下降。但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县以下生产经营企业安全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离安全生产要达到根本好转的目标差距甚远。  相似文献   

18.
10月26~27日,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在北京市顺义区召开。 会议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骆琳在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家明的陪同下到顺义区江河幕墙股份公司、北京升华电梯集团公司等,实地调研顺义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他在现场指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和体系关键要落实到基层、企业,切实带动各个岗位、专业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全员全方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技能;带动部门改善服务,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强化监管监察手段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5月25日,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在哈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黑龙江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安排布署了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杨宝田强调,应急平台建设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2012年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要稳扎稳打,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工矿企业的因工伤亡事故有90%左右发生在班组.笔者统计分析某钢铁集团公司1990~1998年所发生的轻伤事故发现,有94.3%的事故发生在班组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岗位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要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把预防班组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