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SM1中化学计量系数与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应用活性污泥1号模型模拟印染废水为主的污水集中处理厂,针对该厂实际废水,选取关键的化学计量系数YH和动力学参数bH及H进行测定.详细叙述了YH、bH和H的测定原理及具体操作过程.YH、bH和H的实测结果分别为0.65、0.50、3.23,这些值不同于ASM1中20 ℃下城市污水的推荐值0.67、0.62、6.0.  相似文献   

2.
杨侃  刘玉玲  马昭 《环境工程学报》2015,9(10):4731-4734
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为研究对象,运用呼吸计量法测试了该污水厂氧化沟内异养菌的产率系数、衰减系数和最大比增长速率参数值,并与ASM1推荐值比较分析认为,本实验测试结果可靠,更符合该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并能为后续精确模拟和优化该厂工艺运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编制了BSM1的仿真程序,并分析了不同进水条件下ASM1模型的16个参数对BSM1出水COD、TN、NH4+-N、NO3--N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参数的灵敏度在规定的划分范围内没有区别,7个参数在不同进水条件下差别较明显;各参数灵敏度的变化规律,与出水的NH4+-N及NO3--N浓度变化有一定相关性;灵敏度变化与ASM1模型速率方程中的开关函数有关.研究不同进水条件下模型参数的灵敏度,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在高径比120/6,结构相同的2个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以修订ASM3模型为基础进行反应过程模拟,并分析表观气速(2.0 cm·s−1和3.0 cm·s−1)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初期(t=4 d),表观气速2.0 cm·s−1时的半饱和系数KS、基质降解动力学参数vmax、污泥衰减系数Kd、污泥比增殖速率μH和污泥的产率系数YH均大于表观气速3.0 cm·s-1时的参数值,说明微生物在表观气速2.0 cm·s−1时更易适应环境变化。然而,随着初始好氧颗粒的形成(t=10~28 d),各参数值在表观气速3.0 cm·s−1时变得更高,尤其对KS、μHKd的影响更明显。修订的ASM3可模拟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溶解氧DO、好氧速率OUR、COD、NH4+-N的变化,说明模型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反应器内表观气速不同,影响了微生物生长的各动力学参数和反应器内的流态,从而导致污泥的特性和结构发生了变化,最终使得SV30/SV5、污泥粒径、污泥密实度D2和规则程度Dpf,COD和NH4+-N等参数出现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运用数学模型反映生物反应器中参数变化以优化反应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序半连续反应器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工艺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生物废水处理应用于序半连续式反应器(SFBR)工艺中的微生物生长、硝化和反硝化动力学。基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 No.1)中的原理和结论,导出了在有氧阶段和缺氧阶段微生物生长速率、铵、硝酸盐、易生物降解基质等的反应速率及它们的物料平衡方程。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模型中的各参数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进行参数估值,即:龙格-库塔法解常微分方程组和黄金分割法搜索最小误差,该模型的最小误差ε≈4.799;得出了应用于本工艺中数学模型中的各动力学参数和化学计量系数,如Ks39.997,KNO0.397,KNH1.997,KOA0.404,KOH0.297,μA0.0026,μH0.207,YA0.24,YH0.6。  相似文献   

6.
呼吸测量技术通过测量和解析氧利用速率(OUR)能够反映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状态、监控废水处理工艺运行状况、获取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污水组分参数.混合呼吸测量原理即是为满足这些应用而提出的具有高测试精度和频率的OUR测试方法.依据该原理,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具体实现形式.实验证实,所研制的自动混合呼吸测量仪通过测量室的设计解决了流速和流态差异对DO电极测量值的影响,通过温控和磁力搅拌系统实现了系统整体恒温,通过测试软件开发,减小了干扰,提高了测试精度,实现了测量过程可视化.实用结果表明,自动混合呼吸测量仪具有很好的精度和长期稳定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对快速易生物降解组分(SS)进一步划分为可发酵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SF)和发酵产物(SA),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表征方法。该方法涉及SS与XS(慢速可生物降解组分)的好氧呼吸测量同时表征、SA组分的离子色谱测定以及物料衡算。应用这套方法对重庆市某2个城市污水厂隔栅井出水水样平行进行了4组实验,各种组分测量值序列的CV值在2.09%~6.18%之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ASM2的快速易生物降解COD组分表征方法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对快速易生物降解组分(SS)进一步划分为可发酵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SF)和发酵产物(SA),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表征方法。该方法涉及SS与XS(慢速可生物降解组分)的好氧呼吸测量同时表征、SA组分的离子色谱测定以及物料衡算。应用这套方法对重庆市某2个城市污水厂隔栅井出水水样平行进行了4组实验,各种组分测量值序列的CV值在2.09%~6.18%之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垃圾中典型组分的热失重行为.根据热重分析曲线和实验数据,对不同加热速率条件下垃圾中典型组分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大,典型组分TG曲线对应的温度升高.DTG结果与组成成分的性质相关,橡胶塑料类的最大失重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大而升高.纸类不同升温速率下对应的最大失重速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以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I)和固体通量沉淀模型为基础.结合反应器原理.用VB6.0计算机语言建立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模拟器的方法,探讨了生物反应器和二沉池的模拟工艺流程、各组分的物料平衡关系和欧拉法数值积分的步长选取等问题。模拟器的校准结果表明,该模拟器建立的思路和方法是可靠的.可以用于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SBR工艺由于处理上的高效性和操作上的灵活性在世界范围的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国际水质协会1999年提出的ASM No.2d模型,利用matlab作为程序开发工具编制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一实验室规模SBR系统进行模拟.模拟过程中动力学和化学计量参数采用ASM No.2d给出的典型参数值,并结合实际SBR系统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模拟SBR工艺同步脱氮除磷效能,说明应用ASM No.2d进行SBR系统的模拟能够对SBR系统的优化和控制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率、研发新型具有结构和功能优势的颗粒填料,采用间歇式完全混合循环流态化反应器,探究了自制复合颗粒A、自制复合颗粒B、中劲陶粒及石英砂颗粒填料在4个水力停留时间下的挂膜性能、动力学参数及生物膜活性等生物膜特性,建立了生物膜微生物动力学参数实验测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12 h时,自制复合颗粒A、B挂膜性能优于石英砂和中劲陶粒,生物膜增殖速率分别为95.83 、63.75 mg·(L·h)−1(以COD去除率标准评价)和54.13、29.23 mg·(L·h)−1(以氨氮降解率标准评价);装填复合颗粒A的完全混合循环流态化反应器氨氮降解效率最高,相应生物膜表观产率系数最低,剩余污泥量最少;当水力停留时间超过8 h后,复合颗粒附着生长生物膜的脱氢酶活性、表面蛋白质、多糖含量最高。由此可知,以自制复合颗粒A、B为颗粒填料能优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本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生物滤池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w sensitive and simple kinetic-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secticide diflubenzuron [1-(4-chlorophenyl)-3-(2,6-diflubenzoil)urea] is propos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inhibited effect of diflubenzuron on the oxidation of sulphanilic acid (SA) by hydrogen peroxide in phosphate buffer in presence Cu(II) ion. Diflubenzuron was determined with linear calibration graph in the interval from 0.31 to 3.1 μg mL?1 and from 3.1 to 31.0 μg mL?1.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yielded a theoretical detection limit of 0.18 μg mL?1corresponding to 0.036 mg Kg?1mushroom sample based on the 3Sb criterion. The RSD is 5.03–1.83 % and 2.81–0.71 % for the concentration interval of diflubenzuron 0.31–3.1 μg mL?1and 3.1–31.0 μg mL?1, respectively. The reaction was follow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at 370 nm.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reaction are reported, and the rate equations are suggested. The developed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diflubenzuron in spiked mushroom samples of different mushroom species. The HPLC method was used like a comparative method to verify results.  相似文献   

14.
邵川  周正伟  李俊  吴军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10):5368-5374
颗粒填料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微生物在颗粒填料表层不断生长积累,造成生物堵塞,严重影响生物滤池长期稳定运行。针对生物滤池颗粒填料层动态堵塞过程,综合基质迁移与降解模型、微生物生长与衰亡模型、孔隙率变化模型和渗滤系数变化模型,构建颗粒填料生物滤池生物堵塞模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参数采用原位测定方法,能够反映附着生物膜生长情况。基于玻璃微珠填料生物滤池研究表明,修正生物堵塞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玻璃微珠生物滤池颗粒填料层的动态堵塞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