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针对普通生物转盘生物量小,有机负荷低等特点,首次采用新型网状生物转盘辅以生物接触氧化技术联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为提高其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转盘转速、气水比、有机负荷的研究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状生物转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实验中转盘的有机负荷为35.41 g COD/(m2·d)时,...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填充新型无剩余污泥悬浮型生物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养殖废水的挂膜情况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变化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及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较高的模拟养殖污水用活性污泥挂膜,大约1个月就能使生物滤池启动。当模拟养殖污水氨氮起始浓度在2 mg/L左右时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6 h循环6 d能使氨氮浓度降到0.03 mg/L左右,亚硝酸氮有短期积累问题,但最终都能被降到0.05 mg/L以下。水力停留时间影响氨氮的去除时间,从而影响亚硝酸氮的积累。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有机物(CODMn)去除影响不大,且该种滤料对有机物(CODMn)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在28%左右。  相似文献   

3.
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生物转筒反应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生物转筒反应器(IBDR).IBDR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活性强、生物相分级明显、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和不产生污泥膨胀、操作简单灵活、运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并成功地运用于处理餐饮污水和深圳某厂洗涤剂生产废水.在处理餐饮污水时,IBDR比传统的生物转盘处理效果高出20%.  相似文献   

4.
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生物转筒反应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生物转筒反应器(IBDR)。IBDR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活性强、生物相分级明显、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和不产生污泥膨胀、操作简单灵活、运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并成功地运用于处理餐饮污水和深圳某厂洗涤剂生产废水。在处理餐饮污水时,IBDR比传统的生物转盘处理效率高出20%。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性涂料使用过程产生的乙二醇乙醚有机废气,通过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考察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液体喷淋量以及循环液pH对净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降解乙二醇乙醚废气动力学;采用16S rRNA、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10 s,循环液pH 7.60,喷淋密度1.2 m~3·(m~2·h)~(-1);生化降解乙二醇乙醚的最大反应速率为666.67 g·(m~3·h)~(-1);经过2次进气负荷的提高,反应器中的优势菌属发生变化,由30 d的Methyloversatilis、90 d的Methyloversatilis、Pseudomonas变为145 d的Thauera和Flavobacterium。膜生物反应器能够高效降解乙二醇乙醚有机废气,去除率可达99.6%,本研究为处理水性涂料产生的醇醚类有机废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集成生物反应器(HCR)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和射流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0 min,污泥回流比为120%和射流量为2.1 m3/h的最佳运行条件下,HCR对COD、BOD5、NH3-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82.3%、93.5%、86.3%和93.1%,出水COD、BOD5、NH3-N和SS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7.
生物转盘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对传统生物转盘进行改良,制成填料式生物转笼反应器,在转笼中投加多面空心球作为生物载体,研究该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转笼转速为9~12 r/min,在HRT从10 h逐级降至4.5 h的过程中,当进水COD、NH3-N和TN浓度分别为215.9~241.0 mg/L、22.1~24.0 mg/L和30.3~33.9 mg/L时,去除率分别在85.0%~90.2%,80.0%~98.3%及21.3%~34.2%之间。实验验证了该反应器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可行性,为农村小规模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提供了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率、研发新型具有结构和功能优势的颗粒填料,采用间歇式完全混合循环流态化反应器,探究了自制复合颗粒A、自制复合颗粒B、中劲陶粒及石英砂颗粒填料在4个水力停留时间下的挂膜性能、动力学参数及生物膜活性等生物膜特性,建立了生物膜微生物动力学参数实验测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12 h时,自制复合颗粒A、B挂膜性能优于石英砂和中劲陶粒,生物膜增殖速率分别为95.83、63.75 mg·(L·h)-1(以COD去除率标准评价)和54.13、29.23 mg·(L·h)-1(以氨氮降解率标准评价);装填复合颗粒A的完全混合循环流态化反应器氨氮降解效率最高,相应生物膜表观产率系数最低,剩余污泥量最少;当水力停留时间超过8 h后,复合颗粒附着生长生物膜的脱氢酶活性、表面蛋白质、多糖含量最高。由此可知,以自制复合颗粒A、B为颗粒填料能优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本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生物滤池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亲水性多孔载体在流化床中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制备的一种新型亲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附着生长的载体,实现流态化水力条件下的生物挂膜过程.在3个结构尺寸相同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接种污泥浓度、进水有机负荷及载体粒径对亲水性多孔载体生物挂膜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污泥浓度为30 g VSS/L、进水TOC值为350 mg/L、载体粒径为5~8 mm时载体表面的附着生物量最大,反应器运行12 d的载体附着生物量达到4.45 g VSS/L,膜结构稳定,表现出较活性污泥法更高的活性.在进水TOC、氨氮浓度分别为350 ms/L、50 mg/L,HRT为6 h的情况下,两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1%和64.3%,表明载体上的生物膜对污水中TOC及氨氮的去除表现出高效率.挂膜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孔壁上的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要生物相,证明载体内外表面皆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形成合理的生物相分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固定化手段,将筛选出来的优势菌种应用于生物活性炭挂膜过程,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加速挂膜过程,并用于微污染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挂膜需要24 d,而采用固定化微生物9 d挂膜完成,对氨氮去除率达到90%,微生物挂膜时间缩短了60%。IBAC表面的微生物数量高于自然挂膜BAC微生物量,并且沿着水流方向微生物量逐渐减少。微生物镜检发现,运行3个月的IBAC表面出现大量菌胶团、轮虫和钟虫等原生和后生动物。IBAC具有较快的启动挂膜性能和较好的微污染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生物膜反应器连续处理餐饮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生物膜反应器连续处理餐水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BOD及COD浓度。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大于7.8h时,废水的COD,BOD及TSS的去除率均高于90%。实验操作时,水力停留时间应略大于5.7h。  相似文献   

12.
Wastewaters containing chlorophenol compounds are difficult to treat by biological means because of the toxic effects of those compounds on microorganisms. 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lorophenols on microorganisms, synthet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2,4 dichlorophenol (DCP) was biologically treated in an activated sludge unit at different hydraulic residence times (HRTs) between 5 and 40 hours, whereas the fee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DCP concentrations, and sludge age were kept constant at 2500 +/- 50 mg/L, 150 mg/L, and 20 days, respectively. The resazurin method based on dehydrogenase activity was used for assessment of the feed and effluent wastewater toxicity. Percent COD, DCP, and toxicity removals increased, and the effluent COD, DCP, and toxicity level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RT. Biomass concentration in the aeration tank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RT because of low levels of DCP at high HRT levels, resulting in high COD, DCP, and toxicity removals. The sludge volume index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RT, yielding well-settling organisms as a result of low levels of toxicity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ctive cells. Percent DCP and COD removal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pecific DCP loading rate. The rates of DCP and COD removals showed a maximum at a low DCP concentration of 6 mg/L in the aeration tank, corresponding to a 25-hour HRT.  相似文献   

13.
生物亲和亲水磁性填料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加生物亲和亲水物质、活性炭及磁粉并磁化的改性聚丙烯填料,进行挂膜和模拟污水生物降解试验.结果发现,普通聚丙烯填料改性后,水滴静态接触角降低22%,含水率提高3~5倍;改性聚丙烯填料比普通聚丙烯填料具有更快的挂膜速度和更高的COD降解率,并能承受更高的气液比以及气流和水流的冲击.改性聚丙烯填料的挂膜期从普通聚丙烯填料的7 d缩短为3 d;将初始COD为500 mg/L的模拟污水完全降解,改性聚丙烯填料需10.5 h,而普通聚丙烯填料则需22.5 h;在连续处理的操作方式下,当气液比为40:1时,改性聚丙烯填料的COD降解率达到最大,为99%,而普通聚丙烯填料则在气液比为30:1时,达到最大的COD降解率,为79%.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强化二级流化床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酸化加二级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一级反应器内光合细菌与兼性厌氧菌处于共生状态,二级反应器内光合细菌与亚硝酸细菌处于共生状态。一级反应器内光合细菌有充分的小分子有机酸可降解并形成二次酸化,在二级反应器内完成进一步降解。结合反应条件:温度,pH,DO和基质浓度等,将二级反应器内硝化反应控制在亚硝化阶段,有效地保证了废水中碳源的利用。稳定运行了60 d,结果显示,出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105~135 mg/L和14~20 mg/L,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3%~92.5%和92%~95%。TN去除率稳定在83%~86%。酚、氰化物和BOD5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投加悬浮填料的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中试装置处理校园生活污水,考察其对有机碳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HMBR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8%,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超过97.5%。采用比耗氧速率(SOUR)来表征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SOUR随着有机负荷的变化逐渐从80 mg/(kg.min)降到30 mg/(kg.min)。实验过程中,经历有机负荷率(OLR)和氨氮负荷率(NLR)的变化,结果显示,其对污泥特性和膜污染速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直接驯化嗜盐菌处理高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连旅顺盐场底泥中筛选出适合高盐度的嗜盐菌,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中对其进行3.5%(质量分数)盐度的驯化,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质量浓度达600mg/L。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测量结果显示,内源呼吸阶段污泥SOUR为10.36mg/(g.h),外源呼吸阶段污泥SOUR达到29.09mg/(g.h),表明所筛选的嗜盐菌培养的污泥具有较高活性。利用培养的污泥进行高盐模拟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盐度为3.5%、COD为240~340mg/L的高盐废水,在每周期12h、曝气量0.6L/min、污泥MLSS为600mg/L、污泥龄为18d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5%以上,NH4+-N去除率达61%,TP去除率达55%。改变进水有机负荷对出水COD去除影响不大,该系统耐有机负荷冲击能力较强;盐度负荷的改变对COD的去除影响不大,而NH4+-N去除率有明显变化,在3.5%和5.0%的盐度下,NH4+-N去除率分别为61%和31%。  相似文献   

17.
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处理槟榔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温(35±2℃)条件下,利用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处理中高有机浓度的槟榔加工废水,并着重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水力停留时间为1 d,进水COD浓度5 000 mg/L左右,容积负荷在2.53-5.25 kg COD/(m3·d)时,COD去除率在38%以上,出水COD〈3 000 mg/L,平均产气率为0.41 m3/kg COD;若水力停留时间延长至4 d,容积负荷为1.26-1.30 kg COD/(m3·d),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9%,出水COD〈1 200 mg/L,出水可生化性下降,BOD5/COD平均为0.28,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为利用厌氧技术处理槟榔加工废水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四氯乙烯 (PCE)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的处置使其成为常见的污染物之一。PCE在好氧条件下不发生生物降解 ,只在厌氧条件下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本研究主要是对从不同处理厂获得的厌氧污泥进行培养 ,选出合适的厌氧污泥 ,进行降解PCE的厌氧污泥的驯化 ,为以后进行降解PCE的动力学研究和优势菌种的筛选做准备。同时 ,在实验中检测到了三氯乙烯 (TCE) ,表明P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的。  相似文献   

19.
以养猪场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通过实验研究了供气量、pH、排泥量、原水稀释倍数、水力停留时间(HRT)对SBR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气量为375 L/(min·m3)、pH为8.0,并添加排泥100 mL的操作,可使SBR处理效果明显提高,COD、磷和凯氏氮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6.37%、94.14%、99.38%。逐步降低进水稀释倍数有利于培养出处理高浓度有机养猪废水的活性污泥,可将平均COD、磷和凯氏氮含量高达9 161.24、33.41和1 502.77 mg/L的养猪废水处理至出水的490.11、5.35和17.84 mg/L。降低HRT对SBR去除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