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谢春森 《环境》2005,(7):52-53
河源,素有东江之畔的“绿色明珠”之称。市内空气清新,污染度低,是全国13个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被誉为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后花园”。河源自然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近几年总体环境质量一直位居全省前茅,优质的天然净水、纯朴的民风,无不令前来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赞叹不已,这一切又带动了绿色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推进和绿色河源的建设,未来的河源一定会成为环境优美的绿色之都。  相似文献   

2.
程晓  罗胜 《环境》2019,(10)
<正>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河源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是广东省唯一上榜的园区。如此殊荣,因何花落河源高新区?"我们一直以来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环保底线、营造绿色生活环境,走现代河源、生态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河源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荣誉背后,是河源高新区对生态环境工作一如既往的坚守。  相似文献   

3.
走进东江源     
袁淑文 《环境》2009,(1):40-45
我住东江源,君居东江尾;碧水流不尽,赣港情相连。 东江是珠江的一大支流,流经广东龙川、河源、东莞、深圳,最后注入香港,是下游众多城市特别是香港地区的“生命之水”。一江碧水连粤港,东江源牵动了饮水人的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绿化”是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重点阐述了“绿化”的引伸含义即建立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筑城市绿色建筑体系、发展城市绿色工业和倡导城市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赢”,大连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国际知名生态宜居城市和“绿色大连”的目标,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通过治理结构性污染和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消除城市污染之源,通过建设森林城市和维护海洋环境着力涵养城市生态之基,在“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环境》2000,(10)
我喜欢阳光,更喜欢阳光下的绿色。因为我生长在绿色的怀抱里。浩瀚无边的“万绿湖”就坐落在我的家乡——河源,它像一块璀璨的明珠,涓涓清泉流入千家万户,我渴望它绿色永存,造福于人类。河源市第二小学三年(6)班何晓璐 9岁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共青团员及公民们: 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是炎黄子孙繁衍成长的摇篮。 1999年共青团中央与九部委联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号召,我们民间环保组织“徐州绿色之家”积极响应,并于2002年5、6月份赴青藏高原母亲河源头考察、植树。  相似文献   

8.
李永民 《陕西环境》2003,10(5):44-45
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无论是“生态城市”还是“环保模范城市”,都渗透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城市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它不仅仅着眼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外在的视觉形象,更注重城市的绿色文明、绿色经济、绿色生态等丰富内涵,体现人…  相似文献   

9.
徐智敏 《环境》2002,(7):12-13
河源市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欠发达地区,下辖的五县一区中,有5个县属于广东省的贫困县。近几年,河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立市”、“旅游旺市”战略决策,无疑给河源的经济发展注下了催化剂和强心针,实践也证明了这一决策对河源经济的腾飞发展的正确性。但是河源市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它  相似文献   

10.
绿色公交车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经济的动脉.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是连接城乡经济的纽带。因此,积极发展城市“绿色公交车”,给城市居民、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美好、安静、清洁、清新的生活环境,势在必行。目前,汽车运行使用的燃料汽油、柴油在燃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气,往往使城市低空烟雾弥漫。尘烟经久不散,甚至演变成酸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保证城市居民在每人每天能吸入100公升新鲜空气要求的“绿色公交车”便迅猛发展,成为交通的“绿色尖兵”。我国的“绿色汽车”标准化工程已全面展开。有关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1.
“最好的小城市”、“5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之一”、“20个最繁荣小城之一”、“最佳搬迁目的地”、“顶尖绿色之城。最佳退休之地”、“家家看得见风景的城市”。美国各种媒体上这些数不清的褒奖之辞说的是哪里?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IBM公司安全智能部……一连串国际知名的美国联邦级科研机构和大公司。为什么都选择落户在这个小城里?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源、惠州、广州三市政府的申请,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省政府环保“双达标”工作考核验收组近来先后对上述三个城市的环保“双达标”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组听取了各市政府的情况汇报,审查了各种数据、资料和档案,还现场抽查了一些企业。考核验收  相似文献   

13.
绿色水利     
绿色是春天的颜色,是“青春”、“生命”、“和平”及“安全”的象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滋润,绿色将失去色彩。然而水也是灾害之源。洪涝灾害就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  相似文献   

14.
万绿情浓     
曲文 《环境》1997,(11)
广东有个万绿湖,位于河源市。有人称,其与鼎湖山、西双版纳齐名,谓之“沙漠腰带”北回归线上“东三奇”。奇在一个“绿”字。如果说,鼎湖山、西双版纳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万绿湖则是河源人创造环境美的硕果。湖水碧绿,汪洋恣肆370平方公里;湖内湖外,簇拥数百座大小山头,山山滴翠,林木森森,覆盖1600平方公里。虽无太湖之无涯、泰山之无极,但洋溢着  相似文献   

15.
何明亮 《环境》2006,(12):62-63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茂名考察时提出环保“三个一律”,即“新建项目,凡环保不符合要求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限期治理和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一律”精神,加快建设绿色河源,推进全市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双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确定的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2005年“6.5”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4年,国家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深入探讨长江经济带城市“两山”关系和生态文明实现路径,本文以2015年和2019年我国生态文明数据为基础,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关系出发,通过四象限模型提出了“和谐共生”“绿色贫困”“拮抗发展”“金色污染”4种“两山”关系状态. 研究表明,“和谐共生”和“绿色贫困”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城市“两山”主导的关系状态,2015—2019年“和谐共生”状态不断增加,“拮抗发展”状态明显减少;从产业发展路径角度看,全面均衡发展型是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实现中最有效的路径,绿色创新驱动型、绿色转型升级型和生态价值实现型均发挥着相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08,(5):98-99
生活在社区,在房前屋后种树,既可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又能起到树市“绿色工厂”、“绿色卫士”的作用。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纳凉的场所,更能吸纳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花市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它们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释放出氧气和水蒸气:草坪吸附尘土,覆盖土壤,并保留一部分雨水使之成为地下水,对城市雨水的回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开发“绿色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开源节流、化害为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的调查报告说,至少有14个工业化国家在开发“绿色能源”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绿色能源”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的无污染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二是化害为利,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充分提高城市垃圾、淤泥等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单力 《环境》2005,(10)
9月16日上午,广州美丽的二沙岛旁的珠岛宾馆会议中心,“绿色广东”大型论坛正式开幕。这一环保论坛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广东堪称史无前例。一个由中国著名环境问题院士、环保经济学家、环保文化人士和民间环保团体组织代表组成的“绿点子”智囊团纷纷献上研究成果,从环境、经济、文化、能源、交通等不同层面,就“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