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销毁烟火药剂的废药,一般采用燃爆的方法。这种方法很不安全,容易发生事故。为了保证安全,我们研究了湿法销毁废药的方法。 一般的烟火药剂,多数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如果把氧化剂和还原剂分离,即达到销毁之目的。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和硫磺。销毁废药时,将黑火药倒入盛有水的桶中搅拌,硝酸钾溶解在水中,分离出来进行蒸发得硝酸钾。剩下的木炭粉与硫磺加水升温到 100℃,硫磺凝聚与木炭粉分 开。 烟火药剂的成分是金属粉 (铝粉、镁粉等)、硝酸钾、硝酸 锶、硝酸钡等。销毁的方法同 上。例如铝粉与硝酸钡,加水 后硝酸钡溶…  相似文献   

2.
郭嘉昒 《安全》2012,33(1):15-17
论文参照炸药做功能力试验,采用铅(壤)法对3种微米级粉状烟火药的做功能力进行了测试研究.从点火方式、铅等温度、烟火药类型等三方面入手,分别研究了其对做功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装药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雷管起爆来达到烟火药的稳定爆轰;修正铅(壤)温度以便于试验结果统一比较;被测药剂中,雷药的做功能力最大,黑火药和红光剂做功能力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参照炸药猛度测试标准GB12440—90,制定了烟火药猛度测试实验方案,并对5种烟火药进行了测试.从点火方式、烟火药类型及烟火药颗粒度三方面人手,分别研究了其对猛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装药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雷管起爆来减少实验中的安全隐患;被测烟火药中,雷药的猛度最大,红光剂和笛音剂猛度相对最小;随着同种烟火药...  相似文献   

4.
甲烷煤尘燃烧爆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甲烷煤尘空气混合物爆炸波的传播规律,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建立甲烷煤尘空气混合物燃烧爆炸的3种试验方案,分析不同体积分数的甲烷和不同质量浓度的煤尘消耗不同体积空气时的爆压和爆速等参数的发展趋势,探究爆轰波传播的稳定性,阐明了甲烷煤尘燃烧爆炸的基本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配比条件下,与单一甲烷空气、煤尘空气混合物相比,甲烷煤尘空气混合物的爆压、爆速明显增加。甲烷煤尘空气混合物爆轰比单一的气相、固相混合物爆轰的爆炸压力、爆速明显增加、爆轰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爆炸形成过程中火焰加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预防和控制工业爆炸事故,并为脉冲爆轰发动机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分析火焰加速导致的燃烧转爆轰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爆轰管探讨障碍物的阻塞比、混合物的组成、初始压力和点火能等4个因素对爆炸性气体火焰速度和爆轰压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能大大提高火焰速度和爆轰压力;爆轰压力随管内障碍物阻塞比的增大先变大后减小,并在阻塞比为0.498,燃料种类为天然气,化学当量比为1时达到最大;爆轰压力还随混合气体初始压力的增大和点火能的提高而增大。选择适宜的条件可大大提高火焰加速速率,促进燃烧向爆轰过程转变。  相似文献   

6.
导爆管在传爆过程中发生破洞现象,将损耗爆轰波的能量,轻则使爆速波动,重则造成爆轰中断,使与其连接的雷管拒爆。特别是与毫秒雷管连接时,破洞可使雷管半封闭式燃烧状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影响延期药燃烧的稳定。据实验统计,破洞将使延期雷管的秒量向上波动33%~70%,甚至使雷管拒爆。因此,分析导爆管传爆过程中产生破洞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提高导爆管起爆系统的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的混储危险性,测试了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的氧化性,并分别采用压力传感器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非氧化剂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与其他化学品的相容性。试验发现,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由于外壳的包覆作用,其氧化性下降,个别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不属氧化剂;但是通过相容性测试发现,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与多数有机物质不相容。因此在储存过程中应与可燃物质以及还原剂等隔离。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14,(12):I0011-I0012
<正>安监总厅管三[2014]1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近年来,部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大量使用国储退役单基火药(又称单基发射药)生产制作微烟烟花。由于单基火药比黑火药发火温度低,国储退役单基火药的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安全要求高,为加强烟花生产用国储退役单基火药加工和使用的安全监管,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佐民 《劳动保护》1992,(12):29-31
静电是弹药修理中 的一大危害因素,近年 来曾多次发生静电引超 的燃烧爆炸。为了保证 安全生产,必须研讨对 静电危害的预防措施。 在弹药修理中,弹 药运输、分解、倒药、 发射药混同、挑选、称 药、药筒装药、药筒表 面涂油、弹头除锈、弹 口攻丝、弹口过样柱等 工序,由于发生摩擦会 产生静电。在黑火药烘 干、发射药保温、炸药 加热等作业过程中,由 于加热也会产生静电。 药柱压制、弹体装药、 信号剂和推进剂的压 制,由于摩擦及加压, 更容易产生静电。此 外,在弹药修理过程中,工装、设备、容器以及产品,也能产生静电。 不容忽视的还有人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管道内氢气的爆燃转爆轰及其抑制过程,对单个障碍物管道中氢气-空气混合物燃爆过程以及多级泄爆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基于氢气-空气19步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以及k-ε湍流模型、概率密度函数输运方程和同位网格SIMPLE算法,采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密闭管道无泄爆时,在距点火端1.5 m左右爆燃转为爆轰;泄爆口的位置对管道内氢气-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参数有重要影响,泄爆口位于管道中部时,能降低管道内爆轰超压,泄爆效果较好;位于管道中部单个泄爆口泄爆时,有效降低爆轰超压,管道中部设置2个泄爆口时,能通过压力和混合气体的泄放将管道中已经发生的爆轰衰减为爆燃;当有3个泄爆口泄爆时,管道中没有发生爆轰,达到良好的泄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直水平管道中铝粉/空气混合物爆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为32.4 m,内径为0.199 m的大型长直水平管道中对铝粉/空气两相流的爆炸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初始压力为0.14MPa,初始温度为20℃,水平布置17个传感器对试验数据进行测量记录.采用40J电火花进行点火,对铝粉/空气混合物燃烧转爆轰过程(DDT)进行分析,并对不同质量浓度时混合物的燃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铝粉质量浓度为184 g/m3时,铝粉/空气混合物未被引燃;铝粉质量浓度为230 g/m3时,水平管道末端刚好进入爆轰阶段,此质量浓度为该条件下燃烧转爆轰的最低临界质量浓度;质量浓度为276g/m3、367 g/m3、459 g/m3 505g/m3、551 g/m3、643 g/m3时,均能在此水平管道内完成爆燃向爆轰的转变,并且能够自持.铝粉/空气混合物爆轰的最优质量浓度为551 g/m3.对质量浓度为505 g/m3时的铝粉/空气混合物的燃烧转爆轰过程进行分析,进入爆轰阶段后,多相燃料空气混合物爆轰超压和速度曲线呈现随距离传播不断振荡,但均值稳定的典型特征,其爆轰波胞格尺寸λ约为0.486m.  相似文献   

12.
起爆药雷管生产中产生大量有毒废水,且其运输、贮存存在安全隐患。为克服这些困难,笔者自行制备无起爆药雷管。采用圆筒式金属内管中装填超细PETN(季戊四醇四硝酸酯),作为起爆元件,代替起爆药部分,研究装药密度对内管燃烧转爆轰(DD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管壁厚1~2 mm,内径Φ4.0 mm,长25 mm,装压密度为0.8~1.14 g/cm3的范围内,内管能可靠实现燃烧转爆轰。  相似文献   

13.
氢氧混合气体爆炸临界条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燃气体的燃烧、爆炸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灾害性事故,危害极大.通过爆轰管实验装置,采用疏密分布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氢氧混合气体的爆轰特性,并依据压力和波速在燃烧转爆轰瞬间发生突跃,判断混合气体爆炸的临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压力随氢气初始浓度呈∩形变化,50%氢气体积分数为爆炸最佳浓度值;在常温常压下,氢氧混合物爆炸的临界氢气体积分数是15%和90%;化学计量比的氢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临界初始压力为0.01 MPa;氮-氢-氧三元混合气体爆炸的临界氮气体积分数为60%.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套内径139 mm、总长10 m的气体、粉尘爆轰管道式反应装置,装置由试验管道系统、测试系统、辅助实验系统和控制系统4部分构成。测试系统包括高频响动态压力传感器、火焰传感器、超动态应变仪、数据采集卡、高速摄像系统等设备,以便测试可燃气体、粉尘的爆轰参数和管道的动力学响应特征参数。实验装置可用于可燃气云和粉尘的燃烧、爆炸特性以及爆轰波对结构加载作用的研究,研究成果可用于燃气输送管道的设计、校核,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我局658火药总库内存放的存期已满4年的导火索黑火药粉300kg(据目测,无吸湿、结块现象),按《冶金矿山爆破和炸药生产安全暂行规程》的要求,于1982年8月26日在黑鱼沟尾矿库内的沉积砂上进行销毁时,发生了一起黑火药燃烧事故。是日8时,由总库将300kg 黑火药(成分为硝酸钾75%、硫磺10%、木炭15%)分装10袋,用火药车运至销毁场地。当时,天晴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爆燃转爆轰(DDT)过程的主要物理机理,用带有Shchelkin螺纹管的方形激波管,对氢气和空气混合气进行爆轰试验。首先采用压力传感器记录压力波在管内的发展过程,探讨压力波速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借助高速照相机获得DDT转捩过程的纹影图像,分析主导激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火焰传播经历缓燃、爆燃、爆燃转强爆轰、强爆轰衰减以及稳定爆轰等阶段;火焰、主导激波和反射激波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DDT转捩过程的主要因素。采用压力-时间记录法和纹影法分别得到DDT距离,但用后者所得的转捩距离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连通器内预混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点燃后,随着气体燃烧火焰的传播,而发展成爆轰,压力急剧上升,故研究连通器安装爆破片后,泄爆过程的数值模拟有其重要价值.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连通器内预混气体的火焰传播和泄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获得了不同时刻燃爆的速度场、密度场、浓度场、温度场,为工程上防爆、抑爆、泄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  相似文献   

18.
李德钊 《安全》2021,42(5):40-43,51
烟火药裸件制作是烟花爆竹企业生产中最危险的工序,为有效防范裸药效果件制作过程中的燃烧爆炸事故,本文针对其生产工艺的风险特征,运用FTA分析法列出引发事故的基本事件,计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给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安全对策措施,为提升烟火药裸药效果件制作工艺本质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废弃发射药及固体推进剂在工业炸药中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概述了含火药的粉状炸药、浆状炸药、乳化炸药、铵油炸药及灌注型炸药的爆轰性能,分析了各类炸药的工艺生产、使用及安全环保等特点。粉碎后的火药颗粒(Φ≤5 mm)可用于制备粉状炸药,也可利用现有的工业炸药生产工艺,将火药作为敏化剂加入浆状炸药、乳化炸药/乳化基质中,或将大颗粒火药直接与铵油炸药混合。这些方法工艺简单,且火药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炸药的爆轰性能。尤其是含火药颗粒的灌注炸药生产工艺更简单、安全性更高,避免了火药粉碎工艺,废弃火药的再利用率高,而且炸药的爆轰性能优良,爆速大于6000 m/s,用作震源药柱或露天炸药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已成功地将废弃发射药再利用于工业炸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工业炸药的发展趋势,目前应重点进行废弃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连通器内预混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点燃后,随着气体燃烧火焰的传播,而发展成爆轰,压力急剧上升,故研究连通器安装爆破片后,泄爆过程的数值模拟有其重要价值。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连通器内预混气体的火焰传播和泄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获得了不同时刻燃爆的速度场、密度场、浓度场、温度场,为工程上防爆、抑爆、泄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