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下扬子盆地面积约十余万平方公里,石炭系分布广泛,出露完整。早石炭世有四个沉积相区和两个剥蚀区,根据各相区的沉积特征及生物群的不同,本文恢复了它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概貌。晚石炭世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主要亚相类型有边缘潮坪相、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相,浅滩相等,表明它是一种缓坡型的碳酸盐台地,盆地南部钱塘地区是下沉较深的碳酸盐台地。  相似文献   

2.
古老碳酸盐沉积物完全是由古生物学者和地层学者进行研究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矿物学在研究沉积碳酸盐岩石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本书叙述了沉积碳酸盐矿物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五章:(一)前言——矿物学在沉积碳酸盐岩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永康盆地朝川组泥灰岩段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永康盆地是典型的白垩纪陆相红盆。本文作者发现在永康盆地北东部的朝川组红层沉积中发育较深水暗色泥灰岩沉积,与较浅水红色细碎屑沉积呈互层或夹层产出,具渐变式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混合沉积的特征。控制该混合沉积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湖盆浪基面之下的静水环境及干旱与潮湿气候的交替变化。通过对朝川组泥灰岩段沉积环境及成因进行分析,结合该泥灰岩段中保存的孢粉和植物化石组合,笔者认为该套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混合沉积反映了浙东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总体可能处于干热气候环境,但存在短时间内的干-湿气候交替。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碳酸盐δ13CPDB值介于-2.45‰~+6.44‰之间,平均值为+2.43‰;δ18OPDB值介于-13.98‰~-5.68‰之间,平均值为-9.47‰。δ13CPDB、δ18OPDB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指示沙河街组沉积时期,东营凹陷为相对封闭的湖泊环境。在纵向上,沙三段沉积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发生了负漂移,具有最低的δ18OPDB和δ13CPDB,而沙二段沉积碳酸盐具有最高的δ18OPDB和δ13CPDB。东营凹陷古近系湖泊沉积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是沉积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指示了区域古气候条件由沙四期的干旱气候,向沙三期的湿润气候转变,至沙二期,气候又经历了短暂的干热阶段。东营凹陷沙河街期的沉积环境特征直接控制了各阶段发育的泥质岩类型及其沉积有机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据认,科迪勒拉冒地槽的下到中古生代碳酸盐岩是陆棚沉积。它的东部代表浅水沉积环境;它的西部代表外陆棚上较深水的环境。在这种陆棚碳酸盐岩层范围内,灰岩和白云岩的时空分布具有稳定的型式。中内华达东面的下到中古生代碳酸盐岩主要是白云岩,而西面的主要是灰岩(图1)。西面的  相似文献   

6.
<正> 丹池盆地位于广西西北部,是一在加里东构造层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狭长型沉积盆地。在盆地内发育曾被人们称为“南丹型”的台盆相沉积。 由于该盆地泥盆系地层的典型性,且其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所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前人已在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矿源层及矿床成因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相对而言,对地层的沉积地球化学和数学地质方面的研究很薄弱。本文从沉积地球化学和数学地质方面重点对丹池盆地上泥盆统地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几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对沉积学的深入研究,首次识别出新疆卡瓦布拉克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第三组碳酸盐台地的形成特征和风暴岩、生物礁的沉积特征。本区卡瓦布拉克群第三组碳酸盐台地沉积以含丰富叠层石、含硅、含镁、含臼齿构造的碳酸盐岩系为特征,出现一大套以角砾生物碎屑灰岩、风暴角砾岩、叠层石生物礁灰岩为组合的沉积相,这代表了本区中元古界晚期碳酸盐台地经历了台地边缘相到台地边缘陡坡相的演化。碳酸盐台地的形成说明,在中元古界东天山是稳定沉积类型的标志。这些岩性特征和生物群面貌与华北板块同期特征相似。本文的新发现对东天山大地构造、古气候、古地理、找矿以及与华北板块亲缘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正> 1981年碳酸盐研究有无重大突破,时间将作出回答。诚然,有一些振奋人心的进展。这些进展许多是由于研究方向的改变或侧重点与以往不同所取得的。如果从这种眼前利益的观点采看,许多成果似乎都是由于把老方法应用于新情况,新观点应用于老问题以及所召开的那些有助于综合资料和总结当前研究现状的专题讨论会和学术报告会所致。 对于现代深水碳酸盐,尤其是它们在大陆坡和台地内盆地(如巴哈马地区)的沉积作用、沉积学特征及海相成岩作用,仍在进行大量的工作,通常采用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印支旋回本区在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坳褶盆地和海退序列的含矿建造;早中三叠世在局限台地-萨布哈环境下形成周冲村组富铁碳酸盐、铅锌、膏(盐)等合矿建造;中三餐世与三角洲前线亚相有关的沉积环境下形成黄马青组含铜砂岩建造。南象运动是一次变格运动,其界面直接控制象山组砂岩铀矿。晚自垩世与拉伸引张构造有关,形成断陷盆地中的巨厚膏盐矿产.作者认为盆地演化及卤水流体是本区多旋回成矿作用最本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 碳酸盐岩是一种岩浆成因的、在古老地盾区的浅成岩体或火山岩中与碱性和超基性碱性岩共生的特殊的碳酸盐岩石。所有岩体和地区的碳酸盐岩中Sr和少部分Ba的含量都比热液、变质或沉积等成因的普通碳酸盐岩石中的Sr、Ba含量大得多。不同地区的碳酸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江西永丰-崇仁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塘边组和莲荷组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认为其主要为一套洪冲积扇-辫状河-滨浅湖相沉积;研究了永丰-崇仁盆地晚白垩世沉积与构造的耦合过程,识别出3个构造-沉积演化期,即河口期、塘边期及莲荷期。河口期在剧烈断陷拉张作用下发育河流-冲积扇相沉积;塘边期构造相对稳定,断陷拉张作用减弱,发育河流-湖泊相沉积;莲荷期构造以盆地西北侧地层相对隆升为主,发育河流-冲积扇相沉积。本文认为永丰-崇仁红盆的形成和演化明显受到构造运动、气候及物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正>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规模最大、地质时代最老、最有希望找到大油气田的盆地。盆地内有4套生油岩系(即海相寒武系—奥陶系、海相石炭系—下二叠统、陆相上三叠统—中侏罗统、海相上白垩统—下第三系),并可能有6套含油气组合。塔A和塔B地区是该盆地的主要勘探  相似文献   

13.
地球上大量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由地壳深部(>3000m)封闭流体区间里的生油岩形成的形成的石油数量取决于这些生油岩的埋藏历史和其中干酪根的数量和成分。油、气从这些区间往外运移是一种压力驱动过程,流动方向受流体区间的形态和内部压力控制。很多沉积盆地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叠合的水文地质系统的层位。其中浅层系统往往与盆地一样宽阔,并保持正常的流体静压。而生成石油的深层系统没有盆地那样宽阔,并出现异常的高压。深层系统往往由一系列独立的流体区间组成,它们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上层系统之间没有液压传递关系。在通常的沉降盆地中,流体区间的顶并不总有特殊地层。它们常有平展的顶,地下温度多在90—100℃之间。在碎屑沉积物中流体区间的顶显然沿着跃温层由碳酸盐矿化作用而形成。在北海,这种流体区间最深的封顶深度随地温梯度的变化而变化。地温梯度较低,这种封盖就比较深。 在盆地沉降过程中,这种区间内油和气的形成,加上孔隙流体的热膨胀最终导致区间的封盖破裂。于是,烃类以及其他孔隙流体就向上进入压力较低的沉积物中,并聚集在最近处的构造和地层圈闭中。随着封盖的破裂,区间中的流体从裂口挤出,压力就下降。于是这区间又重新封闭,压力增大到又再次破裂。在如美国墨西哥湾沿岸那样快速沉降的盆  相似文献   

14.
<正> 沉积盆地古地温的研究对研究盆地油气形成与演化及盆地地质成因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沉积盆地(尤其是象准噶尔盆地这样的老盆地)的古地温与热历史,笔者应用镜煤反射率拟合计算古地温、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方法以研究恢复准噶尔盆地古地温,并且通过与大港油田歧口凹陷的对比研究,深入地讨论了地温与油气形成演化的关系。 依据镜煤反射率拟合计算沉积盆地古地温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南方地区沉积盆地个数多达140有余,之前仅有少数盆地进行了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本文在综合国内外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南方地区沉积盆地具体的地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CO2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实施技术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建立了7个指标层、20个指标和5个指标划分等级的CO2地质储存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南方地区沉积盆地进行了D级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各储存介质(深部咸水含水层、油气田、煤层)的CO2地质储存潜力值合计为165.15×108 t,其中深部咸水含水层是南方地区沉积盆地最主要的CO2地质储存场所;楚雄盆地、洞庭湖盆地、江汉盆地可圈定CO2地质封存远景区及目标靶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兰州盆地凤凰山剖面沉积物(厚约2484 m)的常量元素(Si、Al、Ca、Fe、K、Mg、Na)和碳酸盐含量分析,发现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可分为三类:(1)元素Al、Fe、K和Mg赋存于细颗粒矿物中,与粒度分选和风化强度关系密切;(2)元素Si主要赋存于石英中,能良好反映沉积相变化;(3)元素Ca、Na与化学沉积盐类的生成有关,元素比值(Na/Al和Ca/Al)能揭示沉积环境演变。元素比值变化表明兰州盆地第三纪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54—43 Ma为三角洲河流相沉积,气候较温暖湿润;43—33 Ma Na/Al比值较高,钠盐大量生成,进入盐湖发育阶段,气候开始变干;33—23 Ma Ca/Al比大幅度波动,地层中含有大量石膏层,盆地经历了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波动;23—9 Ma盆地从咸水-半咸水湖转变为风尘主导的干旱环境。综合凤凰山剖面的元素、磁化率、色度和粒度结果,认为第三纪以来兰州盆地古环境经历了三次阶段性变干的过程(~43 Ma,~33 Ma和~23 Ma);同全球气候和区域构造记录的对比表明,前两次变干可能同全球气候变冷关系密切,而早中新世的变干则可能是区域构造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碳酸盐地层中的油、气藏(田)和凝析气藏(田)中,大多数属于层状碳酸盐地层(即有别于不成层的礁和残山的碳酸盐地层——译注)。马克西莫维奇将它们划分为局部具孔洞的碳酸盐岩地层和区域性具孔洞的碳酸盐岩地层两种(1973)。新获得的资料说明,在这两种储集层中,除了主要有孔洞外,其他如大洞、淋  相似文献   

18.
四川西部(川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广泛分布于河谷和断陷盆地中.该地区黄土的主体属风成堆积,为附近及高原内部地区的冰川沉积、寒冻风化物、河湖沉积、风沙沉积和坡积物等多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在西风、高原冬季风和近地面风的搬运下堆积而成.局部有受坡面流水作用形成的次生黄土.最早的黄土堆积始于早更新世(1150ka),现主...  相似文献   

19.
最近,从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获悉,我国近海石油蕴藏量不少于陆上蕴藏量,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这是中国海洋石油平台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何志刚在会议报告中透露的,在我国浅海大陆架上已先后发现七个油、气盆地。这七个盆地分别在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浅滩、珠江口、茑歌海和北部湾。这些盆地均有较厚的新生代沉积,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 江汉盆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中部,是我国较典型的活化盆地之一,面积约为2.8×10~4km~2。盆地呈六凹五凸一堑的构造格局(图1)。该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第三系陆源碎屑物质,累计厚度大于10000m。在江陵凹陷的古新统沙市组(E_(1s))和潜江、小板、云应凹陷的始新统潜江组(E_(2q))中都沉积了巨厚的成盐地层,并在潜江凹陷潜江组地层中形成了钾芒硝矿床。其间伴有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