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5):383-383
今年3月2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美国大气研究中心亚利桑那大学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称,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等因素会加速南北两极冰盖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以每世纪4~6m的速度上升,这一速度比早先科学家们预测的每世纪1~3m要快,原来预测认为温室效应仅导致北极地区冰盖融化,但新研究认为,北极地区冰盖融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会促使南极的冰盖坍塌融化,进而加快了海平面,上升速度。据此,到本世纪末,地球气候可能与13万年前间冰期相仿甚至更热,北极地区夏季气温将比现在高3~5℃,格陵兰岛和南极部分地区的冰盖将会坍塌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现在高6m,大片沿海地区将被淹没。该项研究是使用计算机气候模型进行预测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3):190-190
阿尔泰山区至今仍保存着世界上少有的原始自然景观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四国环保官员曾在年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共同签署了《阿尔泰山共同自然保护医可行性研究国际研讨会声明(乌鲁木齐)》。四国代表交流了各国的工作进展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打算。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6):445-445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发布了主题标识。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3):108-108
据英国《独立报》近日报道,几十名气候学家进行的国际调查发现,诸如北冰洋冰层融化和亚马孙雨林消失等九大气候变化的“爆发点”都可能在100年内发生。  相似文献   

5.
尹婷婷  彭艳  姚建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7):101-105,110
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模型为评价方法,根据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NRCA模型定量评价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较好地处理时空问题和结果不对称问题,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评价方法可行.在生产耗能方面,农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有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工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有四川、重庆、云南、甘肃、宁夏、新疆;建筑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集中在除四川以外的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的新疆;第三产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在西南地区及西北的甘肃.在生活耗能方面,城镇生活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集中在重庆、陕西、贵州,其他区域则是农村生活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清洁生产促进浙江省工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实践表明,通过对企业的废物审计和清洁生产的实施,在国家投入少量资金的条件下,短期内即可减少原材料消耗5%~10%,污染物排放减少10%~50%,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并腾出了环境容量满足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需要,达到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目的。1背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沿用以大量的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传统的生产模式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大量资源和能源以废物的方式排入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多年的实践证明,继续维持传统粗放型经济增…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3):225-225
据相关资料.中国物种多样性目前居世界第三位,主要表现在中国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另外,中国生物物种特有性高,拥有大量特有的和稀有的物种,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物种异常丰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针对目前生态环境退化,人为破坏继续,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等问题,正在组织制订《自然保护区遗传基因生物安全法》,组织制定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8.
页岩砖生产过程中用城市污泥为部分原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城市污泥为部分原料生产页岩砖的生产试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页岩粉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0%干污泥,烧结成砖,砖的各项性能符合国家标准,不仅可以节约燃煤和矿物资源,提高砖的隔热保温性能,而且可以大量资源化处置利用城市污泥。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2):102-102
第三届中国国际环保、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中国环博会,IFAT CHINA)将于2008年9月在上海举办,整体主题设置将围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展开,传播国际环保理念,创造无限环保商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走过了20多年历程,工业污染防治也从单一的厂内治理(即分散治理)逐步形成了连片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并举共存的格局。今天,集中治理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方兴未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集中治理究竟是化是劣?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此作一探讨。1集中治理有利于实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分散治理是一类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里,特定区域内聚集着数量超过两家以上的排污者。污染物排放者和受害者是多元的。由于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环境容量资源的外部性特性,会造成过度使用环境容量资源(偷排、多…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石墨加工过程中烧碱的回收利用。在由中碳石墨加工成高碳石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烧碱,形成大量碱性废水。我们利用石灰苛化法回收工业原料烧碱,取得良好效果,烧碱的回收率占加入量的65.4%;回收后的烧碱重新回用于石墨的加工生产,不仅有效节约了资源,且能够使出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实现了石墨加工过程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2.
垃圾堆肥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垃圾的堆肥处理,就是将城市生活垃圾中一部分不可降解的无机物,控制一定条件,让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转化为稳定的腐殖物。将生活垃圾处理成有机肥料,从源头消除了垃圾,减轻城市生活垃圾给环境造成的压力,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在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同时,又为农作物和园林等提供必要的肥料,从而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在实现垃圾堆肥资源化利用的同时,需要注意堆肥产品的使用对象,避免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0):763-763
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召开的中国一印度环境与发展及其全球政策研讨会2006年9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两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人口、资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双方认为,中印两国在环保领域中的合作可以在多方面进行:一是清洁煤技术;二是降低能耗和节能建筑等;三是可再生能源;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4.
IFAT CHINA暨中国国际环保、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将于2008年9月23~2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IFAT CHINA为全球水、废水、废弃物和大气处理以及可再生能源企业开拓和发展中国及其邻国市场提供了一个国际舞台。届时,中国将有机会全面了解垃圾处理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全国地图上,新疆、青海和西藏交界的地方有个无名蓝点,这个蓝点标记着一汪世界内陆罕见的“阴阳湖”。  相似文献   

16.
回收体系建设一直是中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始被广泛引入再生资源回收领域,"互联网+资源回收"模式正在成为推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亮点。通过对"互联网+资源回收"模式的流程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在该模式下资源回收面临的新契机和新挑战。结果显示,"互联网+资源回收"模式有利于促进中国垃圾的分类,推动非正规回收人员的整合,促进低价值废物的回收利用,推动废物回收行业的信息公开和监管,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最终促进中国再生资源回收的规模化增长。目前,中国仍处于"互联网+资源回收"模式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在回收网点、资源种类、回收定价、回收企业准入和监督以及技术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众多的湖泊,虽然同样是碧波荡漾,但成因却各不相同。比如地壳运动产生地层断裂与陷落,遂孕育出湖泊,如中国云南的滇池、洱海。在海岸波浪及沿岸流水的冲击下,泥沙淤积成沙洲,将浅水海湾中的海水“围”起来,形成了咸水泻湖。当海底上升之后,泻湖与海水完全隔绝,而陆地淡水不断注入,又使泻湖变成淡水湖,其代表就是杭州的西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的建构曾文革王海志(重庆大学法学院,四川重庆400045)战略性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的核心,构建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战略性资源安全在资源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出发,论述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的具体设想。关键词战略性资源安全法律保障体系构建生态工业园集成水资源管理王志霞陆雍森(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质的长期恶化,与工业的长期粗放性用水紧密相关。工业如…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主题框架法与DPSIR模型,构建了4层次中国省级区域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广东达到优秀水平;山西、甘肃、贵州、宁夏、青海、新疆的区域环境绩效水平较差。中国省级区域环境绩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西部地区的总体水平较差;中部地区总体在良好以下;东部地区基本处于良好及其以上水平。其中,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子为区域环境噪声、城市居民粪便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生态保护的主要制约因子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植被覆盖指数和森林覆盖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子为水资源缺乏指数和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环境治理的主要制约因子为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和环境保护机构人员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风能资源属于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随着气候变暖、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把发展风电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调整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给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气象局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模拟了全国50m高度、水平分辨率5km×5km的风能资源分布状况,初步估算,全国陆地(不包括青藏高原)可技术开发面积为53.6万km^2,20km近海为3.7万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