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0.0030mol/LNaHCO-0.0024mol/LNa2CO3为淋洗液,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的组分,Cl^-,NO^-3,SO^2-4三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0%以上,可以做多组分的同时测定,具有比较高的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生态系统生物长期暴露试验,比较5种化学浸提剂对底泥重金属生物有部分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0.005mol/LDTPA+0.1mol/L TEA+0.01moL CaCl2,pH7.30是一种适合于食腐屑底栖动物的底泥重金属生物有效部分浸提剂;而0.005mol/LDTPA+1mol/L NH4HCO3.pH7.68则一种适合于滤食性动物和水生根系植物底泥重金属生物有效部分浸提剂。  相似文献   

3.
在pH3.4,8-羟基喹啉、甲基橙的浓度分别为43μmog/L、13μmol/L的0.1mol/L(NH4)2SO4底液中,用阳极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水体中Sb^5+。其线性范围为0.26~5.2nmol/L,方法的检出限为0.1nmol/L;9次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8%;回收率为95.6%~104%。大部分常见阳离子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碳糊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硝基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Tr)修饰碳糊电极同时测定水中对硝酚和2,4-二硝基酚的方法。在0.1mol/LKcl的酚工液中开始路富集,然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溶出,以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检测奶分别为0.50μg/L和1.80μg/L。讨论了测定的影响因素以及2种硝基酚在民极上的反应机理。测定了地面水中对硝基酚和2,4-二硝基酚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90±6%和86±5%  相似文献   

5.
X53 9602806土壤中铝的溶出及形态研究/黄衍初…(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996,17(i)一57~59 环信X一5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lmol/L KCI,lmol/L NH‘Ae,lmol/L HCI和0.smol/LNaOH4种化学浸提液对土壤中铝的溶出。溶出铝用羊毛铬花普R比色法测定。结果表明,铝的溶出量与土壤类型、总铝、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关。lmol/L KCI浸提液对酸性土能溶出一定量的交换态铝,而对非酸性土则不能溶出或铝溶出量极微。0.smol/L Na0H浸提出的铝量与总铝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表3参3of humie 5.ubstanees to 5011 ae…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Nafion化学修饰电极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可溶性铅的方法。土壤经0.1mol/L HCl处理,以Nafion修饰的钨丝电极富集可溶性痕量铅后,放入石墨杯中进行原子吸收法测定。实验结果,在pH3.5的HCl介质中,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4.5μg/L,检测限为0.04μg/L;对浓度为2μg/L的铅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6%;10多种离子不干扰测定,样品回收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铬的形态及其转化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通过土壤中不同结合态铬的逐级提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以1mol/L NH4Ac,2mol/L HCl和5%H2O2-2mol/L HCl提取的铬分别为交换态铬,沉淀态铬和有机结合态铬。自然土壤中铬主要以沉淀态铬和残渣态铬形式存在,还原条件下,土壤中铬有向有机结合态铬转化的趋势,降低土壤pH,水溶态和代换态铬含量增加,沉淀态和残渣态铬含量降低,添加Cr(Ⅲ)能使土壤本身pH值下降,添加Cr(Ⅵ)使土壤  相似文献   

8.
碳酸铅作为铅酸蓄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CO3转化为铅酸电池电极活性物质的途径以及几种因素对PbCO3转化的PbSO4/PB电极性能的影响。PbCO3粉末在H2SO4溶液中化学转化-电化学活化后,正、负极的伏这行为与文献报道的类似。结果表明,较高扫速活化的PbSO4/Pb电极性能稳定且活性较高;转化PbCO3的H2SO4浓度0.5 ̄1.0mol·L^-1优于2.5 ̄5.0mol·L^-1,30℃附  相似文献   

9.
催化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量He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酸性介质中,痕量He能显著催化空气中的O2氧化K4「Fe(CN)6」,生成蓝色化合物,反应对Hg为一级,催化反应的表以观活化能为62.95kJ.mol^-1,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Hg的动力学分析法,测定条件为K4「Fe(CN)6」;1.4×10^-3mol.L^-1,「CH3COOH」:0.14mol.L^-1,75⒈。  相似文献   

10.
用三烷基胺的煤油溶液为萃取剂,用1.0mol/LNaOH水溶液为反萃剂,对含重金属离子Cr^6+废水进行了反应萃取处理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萃取工艺,废水中的Cr^6+浓度可降低到0.5mg/L以下,达到有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柠檬酸、硝酸以及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液对污泥进行淋滤处理,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Cr、Cu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淋滤优于单独淋滤,随着溶液浓度和淋滤量的增大,重金属去除率也呈增大趋势。在柠檬酸浓度为0.5mol/L,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液浓度为1.0mol/L。淋滤量为1000ml/kg的混合淋滤条件下,污泥中Cr、Cu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70.97%、90.33%,经处理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污泥农用标准。  相似文献   

12.
氮、磷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控制水体中的氮、磷总量可以有效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以人造沸石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改性方法对人造沸石同步去除水中氮、磷的影响。主要工艺为高温碱(NaOH)浸改善沸石结构,高温盐浸(MgCl)负载纳米态氧化镁。结果表明改性的最佳条件为:两阶段的烘干温度45℃;NaOH溶2+3-液浓度0.5 mol/L;MgCl溶液的浓度1 mol/L。对NH-N和PO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到83.76%和74.24%。对人造沸石2 4 4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实验,其烧失量达40.6%。最后,对吸附饱和的人造沸石进行脱附实验,脱附剂的选择为NaCl、KCl以及+3-两者的混合液。NaCl对NH4+-N和PO43-都有较为明显的脱附效果,脱附率分别可达84.54%和59.35%。  相似文献   

13.
砷污染土壤复合淋洗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土壤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淋洗法是修复砷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以砷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批量振荡淋洗实验,将5种常用淋洗剂进行组合复合淋洗,探索最佳复合淋洗组合,对淋洗前后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通过3种不同污染程度土壤的修复效果比较,研究复合淋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复合淋洗效果优于单一淋洗效果,能够很好地提高砷的去除率.当采用4 h 0.5 mol·L~(-1)Na OH+4 h 0.1 mol·L~(-1)EDTA进行复合二步淋洗时土壤砷的去除率从66.73%提高到91.83%,砷含量由186 mg·kg~(-1)降至15.2 mg·kg~(-1),为最佳淋洗组合.其次,研究结果还表明,淋洗前后土壤中砷的形态发生改变,有效态比例得到有效降低,0.5 mol·L~(-1)Na OH+0.1 mol·L~(-1)EDTA适用于铝型砷含量较高的砷污染土壤,0.5 mol·L~(-1)OX+0.5 mol·L~(-1)Na OH适用于铁型砷含量较高的砷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14.
采集福州某焚烧发电厂飞灰,分析和对比不同地区矿物组分和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此飞灰主要矿物组分除CaCO3和SiO2外,还包含可溶性氯盐(NaCl、KCl)和不可溶氯盐(AlOCl)。重金属总量顺序为Zn>Pb>Cu>Cd>Cr>Ni。与全国不同地区的飞灰一致,Zn和Pb总量均较高;Pb超出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的浸出毒性标准限值。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d(83.3%)和Cu(66.2%)的不稳定态占比高,Zn(47.0%)和 Pb(36.6%)的不稳定态也具有一定占比。相比于短期浸出和浸提剂种类(纯水、醋酸和盐酸),5 mol/L盐酸长时间重金属浸出效果显著,Zn和Pb浸出浓度明显增强,且Zn最大;受形态和总量影响,Cu、Cd、Cr和Ni浸出浓度相对较低。因此,飞灰长期堆积在环境中仍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不同区域飞灰的矿物相及其重金属污染特征存在一定普遍规律,并具有地域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后期飞灰固定稳定化方法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研究磷在原状土中的淋溶规律及不同因素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原状土淋溶柱,探讨了磷在原状土中的淋溶规律。分别用pH值为4.0、6.8和9.0的淋溶液淋溶原状土,当淋溶液p H值由9.0降至6.8时,磷的总淋出量由2120.mg升至238.1 mg,增幅较小,p H值继续降至4.0,磷的总淋出量增加至271.9 mg;与未酸化的土壤相比,酸化后土壤中,磷的淋出量增加了22.18%,说明土壤酸化会增加磷的流失;以4 d为一个冻融周期,进行了不同冻融频次和冻前含水率的交替冻融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频次小于5次时,磷的淋失量与冻融频次呈正相关,当冻融频次大于5次时,磷的淋出量随冻融频次的增加而减小;土壤冻前含水率越大,磷的淋失量也越大,冻前含水率由15%增加到25%时,淋失量由217.3 mg增长到316.2 mg,增长了45.50%。  相似文献   

16.
模拟酸雨对土壤活性铝释出影响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采用室内动态淋溶方法研究了模拟酸兩对浙江省主要酸性土壤活性铝释出的影响。结果认为:酸雨对强酸性土壤活性铝的释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土壤酸化至pH为4.3时,才会导致活性铝迅速大量释出;促使土壤开始迅速大量释出活性铝的酸雨“临界淋溶量”与其酸度变化呈负相关,两者增减的倍比值基本相同。可利用此相关关系,对酸雨促进土壤活性铝释出的潜在影响进行定量化预测。  相似文献   

17.
长期大量使用传统氯盐型融雪剂(NaCl)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探究甲酸钾(KCOOH)等有机替代型融雪剂的环境效应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土柱淋溶方法探讨0.01 mol·L-1、0.05 mol·L-1和0.1 mol·L-1不同浓度NaCl和KCOOH处理对沈阳市街道绿化土壤重金属Pb、Cu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KCOOH处理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土壤中Pb和Cu的释放量,且同浓度NaCl和KCOOH处理土壤对Cu的释放量均高于对Pb的释放量.两种处理下土壤对Pb、Cu释放量与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胶体运移是重金属Pb、Cu迁移的主要方式.KCOOH对土壤胶体扩散的作用较NaCl更小,以及KCOOH处理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p H升高是KCOOH对土壤Pb和Cu释放量低于NaCl的主要原因.因此,与传统无机型融雪剂NaCl相比,有机型融雪剂KCOOH可一定程度降低城市街道绿化土壤中Pb、Cu的淋溶释放.  相似文献   

18.
Acid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red-yellos soil by lowering its pH value and leaching out aluminum(Al) ions that are harmful to the growth of plants.The structure of soil will be damaged,resulting in higher viscosity,higher water retention rate and lower air permeability of the soil.The germination rate of Chinese pine(Pinus tabulacformic Carr.)seeds sowed in soil treated with sulphuric acid(H2SO4)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at for untreated soil.The direct cause was the large amount of Al ions leached out because of low pH values(≥3.5).The added acid decreased the soil aggregation and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micro-aggregates(under 250 μmin diameter).Such changes increased the soil‘s viscosity,which tied the pine needles to the soil after the seeds had germinated and prevented the seedlings from fully developing.  相似文献   

19.
用盐酸/正丁胺/硫酸铜法浸出废线路板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红燕  崔兆杰  姚雅伟 《环境科学》2010,31(12):3099-3103
采用盐酸-正丁胺-硫酸铜混合体系,以铜为目标模拟物,通过改变盐酸浓度、正丁胺浓度、硫酸铜质量、温度等条件,建立并优化了废旧线路板中铜的浸出方法.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为1.75 mol/L、正丁胺浓度为0.25 mol/L、硫酸铜质量为0.96 g、温度为50℃的条件下,8 h后0.25 g铜可以完全被浸出.在此条件下,9 h后1 g废旧线路板样品中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31%.该体系对铜有较好的浸取效果,有反应条件温和、浸出液可以再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传统淋洗技术针对黏性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率偏低,因此可将污染土壤进行分级减量化,以提高淋洗效率。通过研发一种土壤的高效分级系统,使得土壤颗粒实现快速筛分,以提高土壤污染淋洗修复的工作效率。该系统利用过滤分离原理,通过泵的主动加压和筛网表面的旋转,使得堆积在筛网表面的颗粒受到离心力、重力以及液体剪切力的作用,固液体系充分扰动,极大地降低土壤颗粒在筛网表面的架桥堆积现象,强化筛分过程,将土壤水溶液中的大小颗粒按目标粒径进行高效分级。通过多级粒径的实际验证(250~35μm)可知:与常规气流分离系统相比,该系统筛分速率明显提升,筛分效率和收率均可得到保证,能很好地达到土壤粒径分级的目的。此外,基于该筛分系统进行分级淋洗实验,粒径分级后需淋洗修复的土壤质量减少20%左右,并确定EDTA淋洗Pb污染土壤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淋洗液浓度为0.01~0.05 mol/L,pH=7,淋洗时间为1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