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实施防止屏式过热器管壁超温的调整防范措施后,达到了消除滑参数停炉过程中屏式过热器冷、热段管壁超温的目的,提高了135MW机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SG-44013.7-M566型超高压锅炉的再热器和悬吊管的超温原因,解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超超,豳界锅炉水冷壁爆管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事故的处理经过,指出受热面管堵塞是造成管子超温爆管的根本原因,重点分析了受热面管堵塞爆管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一起有机热载体炉的膨胀器超温事件进行现场研究、事故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煤气化装置核心设备气化炉的安全风险管理,利用动态领结(DBT)模型和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构建气化炉超温事故风险分析模型。首先,分析设备故障的时序性,建立超温事故的DBT模型,结合模糊评价确定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然后,将DBT映射到DBN中,将故障维修的动态特征定义为转移概率,双向推理气化炉超温的风险因素;最后,预测气化炉发生超温及其后果的动态趋势,并依据诊断推理辨识导致气化炉超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维修因素下气化炉运行一年后发生超温的概率为64.4%;气化炉超温的风险因素中,操作失误在生产周期内的影响较大,设备故障集中在磨煤制浆工段。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某企业一台SHL10-16-AⅡ型锅炉,由于连续发生水冷壁爆管事故,于2004年9月进行了大修,更换了除对流管束外的所有受热面管,下降管以及连箱。但在恢复使用6个月后,又在同一根凝渣管连续发生3次爆管事故,最后两次爆管仅相隔7天。爆口部位面向火侧,呈桃核状开口纵向破裂,断面锐利.管内壁结有一层约0.1mm的薄垢,具有典型的超温过热引起的爆管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几种化合物对温石棉诱导人胚肺(HEL)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该研究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溶液浸泡温石棉1小时后,再将其与HEL细胞共同孵育24小时,测定了HEL细胞胞浆和胞膜中PKC的活性。其结果显示:随着石棉剂量的增加,HEL细胞胞浆和胞膜中的PKC活性逐渐升高,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经3种化合物预处理的石棉,其所诱导的HEL细胞胞浆和胞膜中的PKC活性均明显低于未处理温石棉组。笔者提示:温石棉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PKC的活性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生;用3种化合物预处理温石棉,均可抑制温石棉对HEL细胞PKC活性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某化工公司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后出现的过热蒸汽超温、排烟温度偏低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锅炉进行针对性改造,使锅炉的蒸汽温度、排烟温度都达到了要求,为处理锅炉类似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首台百万机组在试运和商业运行期间,超温和爆管情况进行了介绍,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温石棉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在温石棉及其制品的危害及防控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对于其他主要国家在温石棉安全使用政策和法规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简要介绍温石棉安全使用的理论基础,对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国家在温石棉安全生产和使用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法规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温石棉产业政策以及相关法规进行梳理,通过对比发现,我国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温石棉及其制品的安全使用法规、标准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最后,基于相关对比分析结果,对我国温石棉产业职业病防治、环境保护以及温石棉制品等方面的法规标准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河北某电厂内冷水超净化处理工艺,并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进行了详细讨论,实践证明,采用超净化处理技术能够保证该电厂内冷水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临界600 MW锅炉运行中存在的螺旋管水冷壁出口、过热器、再热器壁面易超温以及高负荷下过热器和再热器减温水量过大,低负荷减温水量小难以满足冷再端供热需要等问题,对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通过对锅炉的煤粉细度、配风特性、燃烧器摆角、炉膛出口氧量水平等进行优化,过热器等受热面的超温问题得到解决,不同负荷下再热器减温水量满足供热需要,同时锅炉效率也有所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几种化合物对温石棉致肺泡巨噬细胞(AM)酸性磷酸酶(ACP)释放的干预效应。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溶液浸泡温石棉1小时后,再将其与豚鼠肺泡巨噬细胞共同孵育,测定了细胞培养液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显示,随着石棉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培养液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逐渐升高,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效应关系。经3种化合物预处理的石棉组,细胞培养液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明显低于未处理温石棉组。提示,用3种化合物预处理温石棉,均可减轻温石棉对豚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经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浸泡处理温石棉对温石棉晶格结构和表面电荷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溶液浸泡温石棉1小时后,通过透射电镜测定其衍射环直径的大小,分析石棉晶格结构的改变,并利用石棉纤维吸附亚甲蓝能力的测定方法,分析温石棉表面电荷。结果显示,用三种化合物处理石棉后,其衍射环直径均增大,而且用三种化合物处理后的石棉对亚甲蓝的吸附能力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化合物剂量的增加其降低愈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用三种化合物处理石棉,均可改变石棉的晶格结构,且可能减少其表面电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几种化合物对温石棉诱导人胚肺(HEL)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该研究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溶液浸泡温石棉1小时后,再将其与HEL细胞共同孵育24小时,测定了HEL细胞胞浆和胞膜中PKC的活性。其结果显示:随着石棉剂量的增加,HEL细胞胞浆和胞膜中的PKC活性逐渐升高,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经3种化合物预处理的石棉,其所诱导的HEL细胞胞浆和胞膜中的PKC活性均明显低于未处理温石棉组。笔者提示:温石棉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PKC的活性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生;用3种化合物预处理温石棉,均可抑制温石棉对HEL细胞PKC活性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研究温石棉及用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预处理的温石棉对人胚肺(HEL)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的影响。用Flou3/AM标记体外培养的HEL细胞内Ca^2+后,将不同浓度的温石棉及用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溶液浸泡过的温石棉与HEL细胞作用1h,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Ca^2+]i。结果显示,20、40、80μg/ml温石棉单独作用于HEL细胞1h,可使HEL细胞内[Ca^2+]i浓度分别升高3.0%、53.1%和116.7%,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0.976,P=0.024)。经三种化合物预处理的温石棉组HEL细胞内[Ca^2+]i浓度均明显低于未处理温石棉组。得出结论,温石棉可致人胚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但用三种化合物预处理温石棉,均可抑制温石棉所致人胚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含油污染场地土壤处理中对终温影响的研究不够。采用固定反应床对该类污染土壤进行热解处理终温模拟试验。在升温速率、终温时间及真空度(20℃/min、30 min和70 k Pa)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热解残渣的含油率,并利用GC-MS对不同热解温度下含油土壤热解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热解终温不断提高,各试验土壤样品热解残渣的含油率均逐渐降低,0~260℃范围内热解残渣的含油率下降最快,其中260℃下热解速率分别为2.93mg/min、1.99 mg/min、1.57 mg/min、1.39 mg/min、1.15 mg/min,之后下降速率减缓,到300℃后基本保持不变;含油土壤最宜热解终温为260℃,此时含油土壤中石油烃质量比低于3 000 mg/kg(初始质量比为17 438~42 656 mg/kg);热解油中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含量随热解终温不断提高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起有机热载体锅炉介质泄漏事故,通过事故现场检查、破口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介质化验分析阐述了有机热载体锅炉泄漏事故的起因。分析认为,由于运行管理不善、辅助装置选型不当、自动控制和保护装置失灵,导致介质严重过热裂解和变质,进而管壁超温过热,最终造成泄漏事故。结合锅炉检验方面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使用的建议以及相关措施,对其安全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站锅炉运行时受热面的管壁温度决定其安全状况及使用寿命,随着锅炉参数的不断提升,受热面管在设计选材时考虑的运行温度已经几乎达到所用材料的极限,较为稳定的受热面管管壁金属温度是保证受热面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归纳了受热面管金属壁温影响的重要因素,为能更加准确进行锅炉受热面管的壁温计算提供依据,有助于更全面结合受热面管的工作特点进行其安全评价及寿命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研究温压炸药爆炸初期弹内爆炸波作用过程,可以进一步分析温压炸药分散爆轰的作用机理,为温压炸药武器设计和系统优化提供可靠依据.设计了用测时法研究温压炸药爆轰波传播速度的试验装置,并用探针对相同组分和密度条件下、温压战斗部弹内爆炸初期的爆炸作用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记录了触发时间信号,计算并分析了温压炸药弹内爆炸波的传播特性,得到了波阵面与弹径方向夹角α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温压炸药的爆轰波传播速度为4.632km/s,其弹内爆轰波的传播特性与中心高能分散药的爆轰波有密切联系,通过合理设计弹体结构和比药量,可以实现温压炸药的分散爆轰,提高温压炸药的爆炸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