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王震 《安防科技》2011,(5):62-64
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紧抓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或形成事故隐患的动态过程管理,包括生产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生产装置、设备、检维修过程的安全管理以及生产装置、设备设计过程的安全管理。只有这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塔式起重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对塔吊在安全管理上重视不够,常发生吊运重物坠落伤人、撞人、挤人事故,还有塔吊在安装拆除过程中发生"倒塔"和"拆臂"事故.  相似文献   

3.
从大量的事故案例可看出,操作人员的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根据墨菲定律,通过对安全管理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如下结论:只有消除操作人员的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才能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产离不开起重机械.任何工厂、建筑工地、矿区、港口、转运站等生产活动都使用各种各样的起重机械从事起重作业.然而,事故统计表明,在各行各业的起重作业中,由于发生起重机倾覆、触电、重物坠落、挤压碰撞等事故的频度较高,致使起重作业中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占相应行业事故总数的12%左右.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起重作业事故,对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笔者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加强起重作业队伍管理和起重作业技术管理,能够大大地减少各种起重作业事故的发生.现将有关管理措施要点分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事故管理技术角度分析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找出事故发生规律,制定预防措施,杜绝瓦斯事故.  相似文献   

6.
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点.据资料统计,顶板事故约占煤矿事故的60%,采煤工作面的事故又占了顶板事故的7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事故防制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而事故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有效的隐患管理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反馈闭环控制机制应用在安全隐患管理的全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隐患管理水平,保证现场安全生产的正常展开.  相似文献   

8.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尾矿库溃坝事故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我国现有尾矿库溃坝事故统计资料,对事故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从概率分析角度出发,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我国尾矿库溃坝事故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尾矿库溃坝事故发生概率模型,对未来49 a内的可能的溃坝事故发生年数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我国尾矿库溃坝事故多年发生概率比较低,但年内发生次数却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需加大矿山安全管理力度,对中小型和废弃尾矿库加强监管,以减小未来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塔机事故是施工现场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故之一,顶升过程是塔机的重要安装步骤,也是在安装中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事故比例较高。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塔机顶升过程倒塌事故树,采用排除法逐一分析事故原因,最终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为分析同类事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与管理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丁世彤 《安全》2014,35(7):40-42
检维修作业是化工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事故多发环节。据辽宁省统计,自2006年以来,全省化工企业共发生事故37起,死亡93人,其中检维修过程中发生事故25起,死亡62人,分别占总数的67.6%和66.7%。特别是2013年,全省化工企业发生8起事故,导致25人死亡,其中有7起发生在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共导致24人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水泥厂事故的发生,剖析了焦作坚固水泥有限公司大量事故案例,指出受害人安全意识淡薄和现场存在不安全隐患是水泥厂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现代安全管理的新方法--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安全评价机制在水泥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现场是企业生产的关键场所,也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场所.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基于现场管理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选用定置管理、目视化管理、防错法三种现场管理方法,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绘制这三种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并以某装备保障企业为例,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使事故数量明显减少,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车间安全生产氛围、安全生产环境也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一、编制目的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相似文献   

14.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应急工作的重中之重.运用马尔可夫过程研究了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基于马尔可夫事故概率假设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事故概率数学模型,并且考虑到有外界环境作用的影响下对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影响,以及考虑在外界人员干预的条件下人员的素质及其操作正确与否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实例计算.所给概率模型可用于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王军 《安全》2003,24(2):22-23
油料火灾危险性大、事故发生率高、扑救困难,是油料安全管理的重点.任何环节上的管理失误都可能导致燃烧、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肖方雄 《安全》2010,31(10):20-21,23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指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过程控制,使生产要素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得以减少或消除,达到减少一般事故,杜绝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目的,从而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在施工过程中的“人机(物)环境”系统就组成了安全生产要素,如何抓好这个系统工程就成为能否在施丁项目安全管理上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孟宪金 《安全》2013,(5):37-38
正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国家主要通过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努力减少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率,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还是有事故发生。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还需要狠抓安全管理,对于特种设备应制定更优、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在生产实践中的特种设备主要有压力容器、锅炉以及起重机械等,对以往发生事故的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类:特种设备存在不安全状态以  相似文献   

18.
安全管理评价的基本思想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缺陷,所以通过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评价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大大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评价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安全管理评价,分析了安全管理评价的目的、要求和作用,阐述了安全管理评价的基本思想,并对目前适用于安全管理评价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9.
班组是企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班组员工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触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是企业各类事故的主要发生群体。因而,开展“以人为本、规范作业行为”的班组安全管理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关键。经对我公司93人次人身伤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4类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1.未确认行走路线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8.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2.未确认上级的指令出现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6.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或设备事故;3.未确认操作对象及环境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阐述了在管理质变的追责制度前提下的安全管理,并不能将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小化,而通过管理量变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进而达到管理质变,才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