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流域保护方法(WP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许多州正在实施的流域保护方法,并就流域保护方法的作用,流流保护规划以及流域保护的计算机支持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资源保护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人类经济的持续发展,将直接取决于能否解决水危机,能否切实抓好水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70%以上的饮用水源靠境外供给,饮用水库保护主要集中在对中转水库和自产水源水库的水质保护。深圳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全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深圳通过立法、规划、制定系列综合整治方案和加快治理设施建设等手段,全面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污染治理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邹晶 《世界环境》2006,(6):95-95
英国动植物保护国际(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FFI)成立于1903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国际性慈善机构。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湿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江西湿地的主要特点,论述了江西湿地在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的发展历程,国际社会在保护臭氧层合作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提出了今后国际合作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闻泽 《环境》2006,(7):50-51
6月初,广东省十届人大第二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该条例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广东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纳入了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资源与环境状况不清,重要性认识不足,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投入与管理等问题及原因,提出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加强科学研究,为决策和管理服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讨论,水量水质兼顾,生态保护优先,制定保护规划,加强环境监测,理顺管理体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05,(8):10-10
6月29日,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在京闭幕。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会上对于当前的生态保护工作,提出10项重点要求:第一,要尽快编制并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第二,要组织编制好《“十一五”生态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0.
"引水济昆"饮用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水济昆”工程是云南省最大的一项城市水源工程,水源地的保护事关重大。应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限制、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水库运行控制等方面采取若干措施,切实保证水源地水库水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的经济目标就是产品权的控制,独占市场.取得高利润;那么从投资开发到上市之后,面临的问题是谁来保护“知识产权”。只有得到保护的产品市场,才是排他的,利益独享的。因此,一个新产品的开发之始,就应该为其申请专利,只有得到专利保护才是最高的保护。中国从1993的实施修改后的《专利法》,加强对药品的专利保护,既包括了新化合物和药物前体及其衍生物的保护,中美知识产权的保护协议签订后,又对外国某些未及时在中国申请的专利给予行政保护,这表明21世纪来临之际.中国新药的开发从仿制转变到创新时代。因此,如…  相似文献   

12.
珠海红树林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珠海红树林资源的现状,阐述了在珠海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珠海红树林保护与发展的意见,即红树林保护与发展工作是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红树林保护条例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是红树林得以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力营造和恢复红树林是必要措施,红树林的科学研究是理论支持,而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则是红树林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掌鸠河水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鸠河水源地水体污染主要为面源污染,来源于化肥,农药,径流挟带的泥沙和生活垃圾。为保护水源地,应划定保护区,成立管理机制,制订法规,协调发展,征收水费,控制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汪劲 《环境保护》2023,(16):18-22
青藏高原的特殊生态地位、价值和保护任务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以下简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立法定位。该法将生态保护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确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原则;在衔接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适用的基础上,针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脆弱性,确立了生态安全布局、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风险防控基本制度;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修复,实行了系统保护、协同保护、特殊保护等特别制度措施。该法是科学立法方法的具体体现,为今后制(修)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和开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科学立法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周灵国 《陕西环境》2001,8(1):13-14,17
野生动植物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已受到国际社会的空前关注和重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声誉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说到底,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江苏省邳州市现有的自然资源状况,总结近年来谈市在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了该市生态保护和建设所在的主要症结。在通过对该市生态保护和建设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着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邳州市生态保护和建设应把握的主要原则,并对今后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研究对策,对经济期待实现跨越发展的欠发达地区的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重要的发展源,也最易受到毁坏,在系统分析我国耕地不断减少和污染,退化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臭氧层     
《世界环境》2003,(5):81-81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1985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为使《公约》进一步落实,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又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为纪念《议定书》签署,表明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保护臭氧层的共识,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分析了保护湿地工作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做好保护湿地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思明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0):439-441
红树林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促进渔业生产,护岸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等,中国红树植物种类少,分布范围窄,资源面积小,质量差,尤其人类活动加剧了其脆弱和濒危程度,近年程度工作有一定进展,资源有所恢复,但仍需正确处理沿海地区发展和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在国土资源保护中给予红树林最高保护等级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