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及现场辐射环境监测经验,总结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的方法并提出了几点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措施,以期达到技术共享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WCDMA基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也在担忧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选频监测仪器,对WCDMA基站在正常工作状态和最大发射功率状态下天线轴向不同距离上的功率密度进行监测,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分析WCDMA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源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估算了基站电磁辐射防护距离,并根据基站的发射特征及建设情况,从不同阶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对基站的规划选址、建设及监测评价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为公众了解基站辐射及防护相关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侃  张亮 《环境保护》2005,(8):32-33
通过列湖南省1610个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表明大部分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符合国家标准,针对少数超标或有可能超标基站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4G基站的建成运行,4G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将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铜仁市碧江区已运行的10个基站进行电磁辐射理论影响计算和电磁辐射的实际监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4G基站天线轴向功率密度值是随着距离天线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4G基站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天线主射方向实测结果均未超过0.08 W/m2;4G基站的实际电磁辐射影响小于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监测并分析移动通信基站在高层建筑天台架设的定向天线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水平,探讨高层建筑天台电磁辐射环境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GSM移动通信基站在运行中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某市5个不同类型、不同架设环境的GSM基站的现场监测,总结了GSM基站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环境问题,同时为环保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在"数字北京"建设期间共建成1.8万个3G基站。随着"智慧北京"的提出,更多的基站将被建设起来,而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对北京市4312个WCDMA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大值为7.96μW/cm2,窗口或阳台监测最大值为6.92μW/cm2,室内监测最大值为3.16μW/cm2,均低于8.00μW/cm2的环境管理目标值,而有75.53%的基站监测值在1.00μW/cm2以下。总体上说,北京市WCDMA基站电磁辐射水平较低。最后就基站的电磁辐射防护以及基站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构建的移动、联通、电信5种主要制式6套通信系统共址基站进行电磁环境现场测量及数据拟合分析,研究了多制式多频段移动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在空间叠加的分布特征。并根据国家相关电磁环境标准限值,明确了共建基站周边电磁环境主要影响区域,提出了相关电磁环境管理及日常监测重点关注控制区域,也可为运营商共建基站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TD-LTE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简要阐述,在对北京市某公司2012年建设的TD-LTE基站采取后台模拟加载业务量的方式使基站满功率发射的情况下,使用NBM-550型综合场强仪对基站周围电磁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分析了TD-LTE基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4G基站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基站共站已成为较为普遍的架设方式.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和工作原理,选取典型共站的移动通信基站,按照测量规范进行布点,了解基站周围电场强度的大小、楼顶架设基站的建筑物内部电场强度,以及周围建筑物室内的电场强度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只要基站选址合理,天线面板角度与高度能尽量避开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方向,共站的基站运营时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可以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评价是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基础。选取扬州为研究区,对三个时段内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压输变电工程和移动通信基站越来越多地落户于大型居民小区,由此引发的环境投诉和纠纷呈快速上涨趋势。电磁辐射污染投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法制不健全,思想上不重视,项目环保审批环节脱节,环保与规划部门信息交流不畅,公众维权意识增强,寻求其他经济利益;针对原因提出的预防和解决办法为: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现场监管,理顺项目审批和监管程序,建立与规划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司法解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地监测的方法,对成都市肿瘤医院、双流小坝村、商汇大厦、成渝收费站及农机研究院5个基站天线后向场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其后向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与天线的距离呈反比;基站后向场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为0.5m,大于此距离的区域,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小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及《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规定的0.08W/m^2的公众限值。  相似文献   

15.
刘泽斌 《环境工程》2013,(Z1):645-648
本文应用工程天线理论,结合移动通信天线的各种实际运营参数,并引入归一化方向性函数,对HJ/T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中的微波预测模式进行扩展,使用归一化方向性函数的特性将工程天线理论与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技术相结合,并构建出新的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仿真预测模型,提高了GSM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评价中电磁辐射水平预测分析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刘国平 《福建环境》1998,15(3):19-21
移动通信的发展所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日益引起公众关注。目前国内开展此项监测尚不普遍,该文通过对福州市区几个通信基站的实地监测,对监测方法与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目前国内对于移动通信基站所产生电磁类辐射的监测现况,剖析现下在本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监测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工具的普及成为现代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讯设施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作为一中特殊形式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通过对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找到减少电磁辐射危害的方法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电磁辐射分析和探讨,归纳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在施工期、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措施,对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获得的上海地区上百个移动通信基站的监测数据,对电磁辐射超限值的基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实际测量、理论计算等手段,认为引起电磁污染的几大因素有:等效功率、高度、距离、角度、环境背景、基站形状等,提出了为防止基站产生电磁污染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