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浩 《中国再生资源》1994,(5):20-23,19
将腈轮废丝用氢氧化钠水解,经甘油交联,制得超强吸水剂,其吸水效率为600倍左右,研究了反应条件与吸水效率的关系,介绍了超强吸水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性树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超强吸水机理,着重阐述了高吸水性树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并就其在农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油气田污泥脱水干化处理新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娟 《环境保护》2004,(12):29-31
本文就污泥脱水干化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和某些吸水剂法是油田污泥脱水干化的良好方法。微波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速度快、处理彻底,要求处理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吸水剂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工艺简洁、成本低,其中硅藻土是一种很好的吸水剂,能重复利,且无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聚合单体丙烯酸钠含量等条件对其吸水吸湿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同种材料的吸水和吸湿性能的关系。方法以N,N’-2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结果由正交实验分别确定了吸水和吸湿用材料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其吸湿率最高达4.0g/g、吸水倍率达到910倍。结论凹凸棒石可以改良高吸水树脂的吸湿性能。  相似文献   

5.
肖红霞  郑义 《环境工程》2011,29(1):76-79
配制的复合型抑尘剂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采用正交法构造四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用预乳化法合成抑尘剂。对数据直观分析,得出在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搅拌强度为100 r/min的实验条件下,抑尘剂性能较好。抑尘剂应用性能测试表明:抑尘剂具有较好的吸水保水性,配制的复合型抑尘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以水生植物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空心莲子草)和丙烯酸为接枝共聚原料,通过自由基反应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对接枝聚合物进行FTIR、SEM的结构表征,同时对影响吸水树脂性能的因素进行优化。当水花生干粉用量10 g时,优化条件如下:活化温度为35℃,丙烯酸单体与水花生干粉质量比为6:1,丙烯酸中和度为56%,引发剂过硫酸钾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75%,引发温度为65℃。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最好,对去离子水吸水倍数达到442 g/g。  相似文献   

7.
风蚀扬尘抑尘剂是一种控制风蚀扬尘的有效措施,探讨使用便携式风洞(PI-SWERL)测试风蚀扬尘抑尘剂效率的方法,并对比国内外2种抑尘剂对风蚀扬尘PM2. 5的抑制效率,以研究喷洒方式、稀释倍数和风速对抑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按照推荐的稀释倍数分别配置G和Enviroseal(ES)抑尘剂水溶液并测试,液滴喷洒方式对应的抑尘效率优于雾化喷洒方式,在17. 2 m·s~(-1)(相当于8级风)风速时G抑尘剂效率(99. 5%)优于ES抑尘剂(94. 0%)和水(77. 5%);②对稀释倍数为50、100、150、200和400倍的G抑尘剂进行测试,在17. 2 m·s~(-1)风速时,抑尘效率分别为99. 7%、99. 5%、99. 7%、98. 1%和95. 9%,可根据抑尘效率变化拐点确定抑尘剂最佳成本效益稀释倍数;在13. 1~17. 2 m·s~(-1)风速范围内,抑尘效率随风速增加而增加.③使用便携式风洞测试风蚀扬尘抑尘剂效率的方法,可以量化抑尘剂对风蚀扬尘PM2. 5的抑制效率,建议对风蚀扬尘抑尘剂开展抑尘有效期和环境友好性测试.  相似文献   

8.
高倍吸水树脂抑尘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海宁  董力 《环境与开发》1997,12(4):19-20,24
介绍发以淀粉接枝丙烯酸盐高倍吸水树脂溶胶研制技术,并对其抑尘效果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当在路面喷洒此种抑尘剂(喷洒量为2.0kg/m^2)时,扬尘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有效抑尘时间约为8天,为在一定程度起到养路的作用,此种抑尘剂也可推广应用于城市公路建设的路面防尘,各类粉体物料堆放场防尘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测定了城市污泥的吸水倍数、吸水速率和保水率等保水指标,研究了污泥不同添加量对土壤保水性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仪观察干污泥和保水污泥的结构,从微观上解析污泥的保水特征。结果表明:150μm污泥的吸水倍数为4.98 g/g,约为2 mm土壤的7.1倍;1 min时150μm的污泥吸水速率为5.09 g/min;150μm污泥可保水14 d;污泥的粒径越小,吸水倍数越大,吸水速率越高,保水率越高;在土壤中添加25%的污泥后,土壤的吸水量比纯土壤提高了49.77%。污泥吸水主要为物理吸附,作为一种良好的保水剂,添加于土壤中有利于水分的保持,粒径越小,保水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以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环保软膜抑尘剂.探讨了添加甘油、辛癸基葡糖苷对抑尘剂吸水性能、润湿性能的变化以及m(甘油):m(辛癸基葡糖苷)以不同配比加入抑尘剂后对粉尘含水率的影响.经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的分析.对抑尘剂的性能:耐风蚀性、温度适应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m(甘油):m(辛癸基葡糖苷)为2:3,室温时粉尘含水率达15.8%、50℃粉尘含水率仍可达11.7%;经3 h(15 m/s)风速吹扫,粉尘损失率仅为2.3%.  相似文献   

11.
几种螯合剂对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提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婷  王欣  陈新 《环境科技》2005,18(2):9-10,13
在Cd,Pb污染的土壤上,采用批提取实验(batchexperiment),研究了几种螯合剂和不同的水土比对重金属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剂对Cd的提取效率随着各淋洗剂浓度的提高而逐渐提高,相同浓度下各淋洗剂的提取效率大小顺序依次为EDTA>DTPA>NTA>PA>CA>CD>HCl。随水土比提高,相应的提取效率也提高。几种淋洗剂中只有EDTA对Pb和Cd都能达到理想的淋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燃煤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能见度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团聚技术是清除细颗粒的有效方法。在团聚室内引入化学团聚剂,改变颗粒物表面性能,探索团聚剂的组成对燃煤颗粒物团聚清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对颗粒物的团聚清除效率最高;大分子絮凝剂的作用较弱。OP-10与絮凝剂混合体系的应用使颗粒物的团聚清除效率达到30%~33%,比单独应用表面活性剂OP-10能提高10%~13%。团聚剂体系中加入无机盐Na NO3的浓度提高,颗粒的清除效率有所提高。OP-10团聚剂体系在近中性条件下颗粒物团聚效率较高;A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体系在较高p H值条件下对颗粒物有更好的清除效率。电镜照片表明团聚剂能够促进颗粒物间更紧密的结合形成团聚体。  相似文献   

13.
采用称量法研究了某卷制结构可燃药筒干燥脱水特性和吸水特性,筒壁材料的干燥失水率与干燥时间的关系,平衡吸水量与环境湿度的关系以及试样厚度对吸水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燃药筒筒壁在烘干条件下失水达到恒定的时间以及在常温潮湿环境下达到湿度平衡的时间随试样厚度的增加而延长;在潮湿环境中的平衡吸水量随环境的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在...  相似文献   

14.
型煤复合固硫剂硫化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复合固硫剂改善型煤固流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在钙基固硫剂中添加合适的工业废弃物或化学物质,可以有效提高型煤燃烧中的固流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工况运行的20t/h链条炉中进行了掺烧固硫剂来实现炉内固硫的生产试验,试验中研究了固硫剂的粒度,掺烧比等因素对固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际运行的链条炉中,根据燃烧含硫量的大小,掺烧适当比例(5~10%)的HUN1#固硫剂,炉内固硫效率可达50%,不影响锅炉出力,具有节煤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环境修复技术相比,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赋予了纳米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超强的吸附、催化和螯合能力,使得纳米材料不仅克服了传统修复技术的缺点,还表现出极高的修复效率,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中,如纳米零价铁(nZVI)、纳米TiO2、纳米氧化铁、纳米硫化镍、纳米硫化铁以及碳纳米管等.但纳...  相似文献   

17.
利用凹凸棒和膨润土混合黏土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COD去除率可达52.8%,然后以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沉淀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中和度、沉淀物量、交联剂量、引发剂量等因素对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中和度50%、处理沉淀物8 g、交联剂0.015 g、引发剂0.15 g时,吸蒸馏水倍率可达793 g/g,吸自来水倍率可达227 g/g。  相似文献   

18.
化学萃取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HCl、Na2 EDTA、柠檬酸作为萃取剂在不同的萃取条件下对湘潭锰矿污染土壤进行萃取实验 ,研究 3种萃取剂对土壤中 3种重金属Mn、Pb和Cd的萃取效率。该研究表明 ,浓度是影响重金属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紫外光固化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和性能。方法通过介电分析(DEA)研究光引发剂、热引发剂及有机硅含量对紫外光固化脂环族环氧树脂反应过程的影响,利用热重(TG)、差示扫描热(DSC)和显微硬度仪对有机硅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光引发剂与热引发剂对固化效率可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增加光引发剂和热引发剂的浓度,可缩短引发时间,加快固化速率,提高固化效率。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效率和初始分解温度都有所下降,但高温阶段降解速率明显降低,500℃的残炭率也得到提高。当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有机硅时,固化物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能,树脂维氏硬度可达31.75HV。结论紫外光可以很好地固化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根系生长与土壤水分利用方式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95~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联合站布置了冬小麦水分试验,在土壤连续干旱条件下考察了冬小麦返青至成熟阶段根系生长和土壤水分利用方式。给出并验证了可用于分析二者相互关系的定量模型。根据以下两点分析了作物利用土壤水分特征:①将土壤含水量开始降低时间视为吸水峰到达某一深度时间;②吸水峰下达到某一土层后,土壤含水量即随生育进程以指数形式逐渐降低。愈接近地表的土层,根系分布量愈大,根系日增长率在抽穗期最大,至扬花期根量及根深达最大值,根系吸水范围和深度基本取决于营养阶段根系生长发育状况。返青时,根系已下扎到1m,根系生长峰与吸水峰基本同步下移,根系下扎到某一土层后继续生长发育,直至土壤有效含水量只剩40%~20%时为止。根系下扎虽深达180cm,而且下层根系吸水功能较强,有效水量较大,但终因根系分布量太少,致使作物利用水分的土层深度只达120cm,吸收的水量大多来自0~60cm土层。在土壤连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不足亦是制约根系吸水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作物利用土壤水分初期,根系吸水速率最大,随着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根系吸水速率随之降低。土壤中有效含水量比例在08以上,根系吸水速率大致以线性关系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