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漫谈“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各种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事件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人类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这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室温气体含量正在上升,而导致地球变暖所引发的所谓“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这一环境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就这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一简介。 我们知道,地球周围有一层大气,称大气圈,厚约10,000公里。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组成包括恒定的、可变的、不变的三种组分。恒定的组分系指大气中含有…  相似文献   

2.
“碳足迹”一词来源于英语“Carbon Footprint”.是指个人或企业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地讲,就是指个人或企业“碳耗用量”。“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相似文献   

3.
环球     
《环境保护》2014,(18):9
世界气象组织:201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3年度《温室气体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中3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亚氮浓度均创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96ppm,甲烷浓度为1824ppb,氧化亚氮浓度为325ppb,分别相当于工业化前(1750年)水平的1.42倍、2.53倍和1.21倍。《公报》首次涵盖了温室气体造成的海洋酸化影响,并指出目前海洋酸化速度为过去3亿年中前所未有。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表示,2013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值为近30年来的最  相似文献   

4.
朱慧萍 《环境》2009,(7):88-89
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兴起了一项“把地球刷白”的运动。该运动提倡尽可能多地使用白色涂料,把建筑物刷白,以延缓全球变暖。该运动倡导者哈舍姆·阿克巴里说:“每十平方米的城市地表从深色变为浅色,与防止一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同样的冷却效果”,并提议北京、上海参与此项刷白建筑的环保运动。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渴望增长似乎是不争的共识。前者要进一步增加本国国民的生活舒适度,而后者则致力于摆脱贫困,尽快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是,地球资源尤其是维持现代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供应能力、全球环境容量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却是有限的。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有限性日益明显。6月底,原油期货价格不可思议地攀升至超过143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尽管疲软的美元、地缘形势不稳、投机者的兴风作浪等有可能助推油价再攀新高,  相似文献   

6.
太阳光照到地球表面,使地球变热,同时地球也向空间散发热量,大气中存在的水气、,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一些气体即温室气体,它们不会阻挡太阳能传给地球,但能储存一部分地球向外散发的热量,使地球表面具有较高的温度,这是地球上能够出现生命和维持生命存在的原因之一,这种吸热散热在现代工业出现以前是相对平衡的,那时地球的平均温度一直维持在13℃左右。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大气组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大量温室气体正在大气下层集聚,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很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叫做温室…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8,(9)
据英国广播公司8月6日报道,在21世纪,“地球扁平论者”被用来描述愚昧无知之人。但有一群人却坚定地宣称,他们相信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在互联网以及英美两国的小会议室,地球扁平论者齐聚一堂,向地球圆形论者的“阴谋”提出挑战。“扁平地球协会”讨论网站的主持人詹姆斯·麦科因泰尔表示:“地球差不多是圆盘状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环境》2004,(6):62-62
地球会进入《后天》那样的冰期吗?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奖”得主、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日前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指出,一系列研究表明,未来若干年地球将继续变暖。至于是否进入新的冰期,已经成为影响地球重要力量的人类负有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9.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热爱自然、关心环境保护的行动。按照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和WWF组织的有关要求,为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河北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于3月13日下发通知,号召在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升温,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小组(IPCC)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还将上升1.6到5.5摄氏度。最近一份研究表明,人为导致的温度上升正在加剧,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外刊     
《环境》2008,(4):15
美科学家提出“二氧化碳变汽油”构想;2050年起停用化石燃料才能拯救地球;“救命”水壶可将脏水变饮用水;日本发现一种酵母可分解塑料  相似文献   

12.
“新地球21”计划是日本推出的21世纪绿化地球的新行动,是未来100年的总体行动纲领。它的目的是恢复地球的生态平衡,改善环境,消除近200年来由于二氧化碳的累积而对这颗行星造成的危害,为治愈患病的地球而描绘了一幅前景光明的百年蓝图。行动计划的设计者对人类宝贵的栖身之地历经200年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积聚深为忧虑,如何使地球尽快康复?计划拟分5个10年任务:头10年将集中改善并  相似文献   

13.
“地球变暖”与“新冰河期迫近”林业部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徐德成,迟登斌越来越多的气象学家已共认:温室效应─—地球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生态危机。然而,有些科学家却提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观点─—新冰河期迫近。尽管围绕温室效应的争议仍在继续,但由此而导...  相似文献   

14.
张羽 《沿海环境》2000,(3):9-11
在新旧世纪即将交替的时候,人们纷纷以一种审规的目光去总结二十世纪,在人类高度文明后面,遭受严重破坏的地球生态环境不能不说是人类在二十世纪中的另一“伟大杰作”。人们也以百种形式在地球母亲面前检讨自己的过失。于是,“环境保护”成为艺术门类中一个时髦热门的主题,并且形成了独是特色的“环保艺术”。裸露的人体,即使在人类文明相当发达,人类意识相当开放的世纪末仍是极其神秘感而倍受关注的。聪明的舒勇把二者结合起来,并对它们进行了前卫的包装,推出了一系列环保前卫艺术,在新闻媒介的推波助调下,以一种挑战传统,标新…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1):69-69
联合国2005年3月30日在伦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国际社会为削减贫困和抵抗疾病所做的努力。研究报告称,人类活动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近几十年中,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另外,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6.
潘永弟 《环境》2009,(12):74-76
2009年11月21日,由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以及国际传播促进中心(ICCD)联合举办的环境健康系列记者沙龙第三期——“‘开胸验肺’的背后:职业病维权报道”在广州中山大学南草坪咖啡厅举行。会议上,最早报道“开胸验肺”事件的《东方今报》记者申子仲先生和创建广东职业病维权网站的职业病维权人士胡旭容女士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1):18-18
地球“健康”状况如何?经过95个国家1300多名科学家连续4年的工作(“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是一项于2001年启动、为期4年的国际合作项目,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生态系统及其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进行的多尺度综合评估,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科学家发现,过去50年,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速和广泛,地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正在不断退化。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8,(5):5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宣布,2008年4月22日将于新加坡举行“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嘉奖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非凡贡献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方圆 《河北环境保护》2007,(4):33-34,32
今年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旨在倡导全社会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善待地球人人有责,节约资源可以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工作做起的全民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责尽力。为便于大家了解这一活动,本刊链接了相关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绿色概念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4,29(6):49-49
绿色计划:是指日本和加拿大制定的“防止地球变暖计划”、“绿色行星计划”,主要是为了提示和预测因地球变暖而进行观测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