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三、除尘器 除尘器是使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含尘空气经抽尘罩口由管道吸走后,必须经除尘器净化才能排入大气,否则就只会使粉尘“搬家”,由污染车间卫生变为污染环境卫生。除尘后允许的排放浓度(排出口处),对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矽或石棉的粉尘、玻璃棉和矿渣棉粉尘、铝化物粉尘等为100毫克/米3,对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矽的煤尘及其他粉尘为150毫克/米3。 评价除尘器的性能,主要有两个技术指标。(1)除尘效率(净化前空气含尘量-净化后空气含尘量/净化前空气含尘量100%)要高。(2)阻力损失要低。此外,消除 10微米(1/1,000毫米)以下直径…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规程》第464条规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3,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  相似文献   

3.
冶金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大,作业流程长,工艺复杂,产生大量粉尘,威胁施工人员的健康。根据我公司施工现场主要产尘点的监测以及接尘人员的健康检查情况,现对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简述如下。一、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根据我公司的实际调查,施工现场粉尘分布的基本情况如下: (1)凿岩作业场所。当采用风镐凿岩时,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浓度为0.17~6.9mg/m~3,粉尘合格率约80%。当采用手持式凿岩机钻眼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 回收车间主要是回收纺丝车间的废液,其中主要含有NaSCN。在回收NaSCN过程中,采用硅藻土过滤方法去除NaSCN废液中的杂质,而硅藻土在加料间加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硅藻土粉尘。资料表明,有的扬尘点粉尘浓度高达3g/m~3,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目前回收车间内粉尘浓度达70.5mg/m~3,最低也在50mg/m~3,其加料间扬尘点在加料时粉尘浓度大于2g/m~3。粉尘中的游离SiO_2含量达11.7%,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对该污染源进行彻底治理才能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一、现行粉尘浓度标准需要修订我国现行的粉尘容许浓度标准是50年代制订的,以后正式公布了《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车间空气中粉尘最高容许浓度。该标准对防止粉尘危害,进行卫生监督,控制尘肺发病,提供设计依据和保护工人健康起到了重要的和积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标准相比,未按游离 SiO_2含量确定标准,不够先  相似文献   

6.
当前许多建筑材料工业产品的生产工艺均有大量产生粉尘的特点.在这种条件下所采用的工艺设备要求加强排气通风,而从设备排出的含尘空气(烟气)必须经过除尘净化. 含尘烟气排放源可能多种多样,且数量很多.不同排放源的含尘烟气中所含有害物质成分的质量、数量以及温度和含湿量各有差异。在原料烘干、破碎、辗磨、筛分、拌和和运输过程中,粉尘排放量特别大. 粉尘的特点是分散度高,粒度小于5μm的颗粒占其总量的20%~25%。多数原料含有很多游离二氧化硅,在热机械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具有矽肺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一、收尘电场的设计计算, 收尘电场可按如下步骤设计计算: 1) 确定净化效率η根据电场进口含尘浓度和出口要求的含尘浓度,确定所要达到的净化效率η。η=1-F_出/F_入·%式中 F_出—国家允许的排放浓度或设计要求的排放浓度,mg/m~3; F_入—进入电场的烟气含尘浓度,mg/m~3。  相似文献   

8.
氧化铁红粉末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超细粉尘,其粉尘粒径≤2μm,质量分散度高、粘附性强,对车间和周围环境形成严重污染。根据氧化铁红粉尘基本特性,验证PE/PE 604 CS17及PE/PE 604 MPS AB CS17两种滤料净化氧化铁红粉尘的适应性,最终设计选择了PE/PE 604 MPS AB CS17滤料进行工程应用,使用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捕集净化氧化铁红粉尘。除尘系统实施后,生产车间粉尘浓度5 mg/m~3,除尘系统排放浓度16mg/m~3,粉尘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厂生产出口日用细瓷使用的原料里,含矽量一般在40—70%,最高达99%以上,生产性粉尘中所含游离二氧化矽也在 15%以上。而轮碾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浓度高达2,000毫克/米3,严重威胁工人的健康。自制成除尘装置后,经测定,加料口的粉尘浓度保持在1.54—1.98毫克/米3;工人操作地带保持在2.5毫克/米3左右,基本达到和接近国家标准。 除尘系统及原理 除尘系统(见示意图)由密闭室、集尘箱、喷头、挡水板、管系及抽尘风机等几个部分组成。当抽尘风机 运转后,集 尘箱内产生 负压,使水 液面在喷头 下部周围绕 动飞溅,并 形成泡沫。 当轮碾机密 闭室…  相似文献   

10.
江西有11个钨矿(以下称江西钨矿)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20%~70%,是矽尘危害严重的山。1958年以来,各矿认真贯彻了国务院《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并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大力协助下,在矿山实行了一套以风水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以控制矽尘危害,保障矿工的健康。近几年来,由于矿山亏损严重,拿不出足够的资金用于通风防尘工作,矿山通风防尘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加上个体采矿的干扰破坏,使原有的通风设施遭到破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一些矿山对原有的行之有效的通风防尘设施未能坚持使  相似文献   

11.
我矿是一个地下开采磷矿石的企业,是全国重点化学矿山之一。1961年建矿,现职工4000多人。磷矿层及顶底板围岩中含硅量超过10%,属于矽尘危害的矿山。为了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措沲,从1978年开始,开展了粉尘浓度监测工作。1978年粉尘浓度合格的产尘点仅占22.7%,最高的达229.5mg/m~3,平均为8.72mg/m~3,均超过国家标准。从粉尘的分散度来看,小于10μm 的占95.4%,其中小于5μm 的占68.8%。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已证实,工人在加工、安装石材水台板时受到的矽尘暴露可对工人健康构成威胁。但如果在工作中采取简单有效的粉尘控制,可以减轻这种危害。矽肺病从事天然或人造石材水台板制造、加工和安装的工人处于严重的矽尘暴露危险之中。矽尘(译者注:矽尘即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中,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分级单元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_2(F)]的百分含量以及工人接尘肺总通气量三项指标来综合反映的。依据标准,对于生产性粉尘工人活动范围小(仅有一个粉尘浓度测点),单品种物流生产工艺的分级单元,上述三项指标是容易确定的。但实际工作中,并非所  相似文献   

14.
我所与上海中华造船厂在上海市徐汇区劳动保护口罩社的协助下,联合研制成功SL-4型简式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这是一种有效的防矽(尘)肺病的个体防护用品。经劳动人事部委托冶金工业部安全技术研究所防尘口罩监验站鉴定,符合《GB2626-87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国家标准。 SL-4型简式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采用特殊材料制作,具有过滤效果好、通气性能强、阻止效率高等特点,在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作业场所粉尘浓度<200毫克/米~3,均能有效地防止矽(尘)肺病,对耐酸、耐碱、有机溶剂在110℃以下或相对温度80%以下时,滤效阻力也较稳定,对保…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GB5817—85)的规定,鞍钢粉尘作业区粉尘危害程度0级的占45.2%,Ⅰ级占22.2%,Ⅱ级占19.3%,Ⅲ级占3.7%。主要行业粉尘浓度见表1,年均粉尘合格率79.90%(矿山为75.77%);粉尘浓度波动范围大,最高达469.5mg/m~3,年均粉尘浓  相似文献   

16.
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
  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被称为“速发型矽肺”。也有个别接触较高浓度矽尘的工人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全厂广大群众的努力,我厂消除矽尘危害的会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经市卫生机关测定,全厂粉尘作业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已降到两毫克以下。 我厂制造玻璃用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粉和长石粉,其颗粒小于0.196毫米。这些原料在运输、混料、加料过程中飞扬、扩散,人长期吸入以后,易得矽肺病。为了消除矽尘危害,国家年年投资,我厂年年规划,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我厂矽尘危害的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相反,随着生产的发展,粉尘的浓度越来越大,大部分作业区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8.
正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  相似文献   

19.
宣钢1260m~3高炉是1989年11月投入生产的,在考虑高炉矿槽系统的除尘时,只注重解决了矿槽槽下除尘,而没有解决矿槽槽上移动式皮带卸矿时的粉尘污染。高炉矿槽贮存的原料有烧结矿和灰石、锰矿、红块矿等杂料。在运送烧结矿和杂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粉尘,岗位粉尘浓度高达184mg/m~3,其中红块矿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22%,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宣钢总结了本厂旧矿槽槽上除尘的经验,并到湘钢烧结厂等单位考察,于1992年3月较成功地建成了一套矿槽槽上除尘系统,经测试,除尘效率达到99.4%,有效地控制了矿槽槽上移动式皮带卸矿时产生的粉尘。岗位粉尘浓度由治理前的184mg/m~3下降到11.67mg/m~3,明显地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完达山修造厂的铸造车间有二台150千克中频电炉,在冶炼、钢水浇铸、扒箱、造型等工艺中,产生大量金属烟尘、矿物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以及烟气尘。冶炼一炉(150千克)钢水,就产生1~3千克的尘、烟气;一班冶炼四炉钢水,散发4~12千克的尘、烟、气。生产中,尘、烟、气的排放量每小时达15~25立方米。尤其是在扒箱后,经湿度调整的砂型升腾的尘、烟、气,其浓度使人在两米间都看不清。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达96.2~105毫克/立方米。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十几倍,严重地污染生产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