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厂生产日用搪瓷制品、燃煤燃油炉具及燃气具三大系列产品,共有52个规格品种875道冲压工序。由于冲压生产速度快、噪声大、单调重复,且基本为手工操作,1980~1985年,共发生冲压断指事故18起。在一段时间内,冲床无人敢开,生产难以正常进行。针对这一严重情况,从1986年起,我们把预防冲床断指事故作为全厂安全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2.
第一拖拉机厂冲压分厂冲压工人郭同军,在今年2月8日早上被400吨压床压断了4个手指头,成了终身残废。这类事故是头一次吗?不!该厂自开工至今,冲床已冲掉了33个人的74个手指头。难怪有些同志不愿在冲床上工作。 压断手指的原因何在?谁都明白是打连车违章作业(使压床滑块不停地上下滑动)和使用脚踏开关。由于打连车,工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件定位和操作上,脚就很难配合好。在千万次操作中偶而一次不慎,手指就会呜呼哀哉。 这次郭同军压断手指的事故发生后,冲压分厂的领导人在事故分析会上承认是领导上不够重视安全的结果,但他又说:掉过手指头的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研制成功了光电式、触杆式、双手按钮式等5种类型冲压安全防护装置。现在,车身车间冲压工段所有的冲压设备都配备了两种以上的安全防护装置。 是不是仅此就能杜绝工人冲手事故了呢?不见得。 教训 去年10月的一天上午,中冲组3名青年工人在一台单点闭式冲床前冲压零件。一开始操作,他们就觉察出模具装反了方向。但是,负责往模具里送料的郑全深满不在乎地说。“只有千八百件,就这样干吧。”他站在反方向往模具里送料,负责接料的小王代替他控制冲床的启动和停止。安全装置也就失去了防护作用。一会儿,模具里出现了废料…  相似文献   

4.
去年5月8日,在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车身车间的一台冲床旁,围满了参观的人群。北京市经委组织的全市冲压安全生产现场会正在这里召开。在冲床上,只见一名工人把料送进模口,冲头快速下落,他的手眼着就要被压住了,这时,冲头边缘的一根触杆碰到了他的手臂,冲头嘎然停住。参观的人齐声称赞“真灵”。 过去这个厂的冲压设备一直没有安全防护装置。从1969到1970年上半年,共发生了12起冲手事故,有个工人被冲掉4个手指和大半个手掌,另一名工人左手被冲掉了3个手指,给负伤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 为解决冲床安全装置问题,厂里成立了由领导干部、工…  相似文献   

5.
重庆胜利金属冲压厂是一个生产不锈钢表带、表壳、塑料手电筒和室内电器铜零件,并以冲压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企业,拥有吨位从0.5吨至3.5吨的冲压设备106台。由于事故频繁,不少冲压工人不安心工作。因此,抓好冲床安全操作管理和设备的技术改造,是轻工业冲压设备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在推行安全系统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由石家庄标准件一厂研制的冲床开合模具安全工作装置,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不但消除了多年来的冲床事故隐患,而且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6%,单台班产量由1500件上升到6000件。 过去,解决冲床断指事故的办法,一般是增加安全防护装置(如光电防护装置)。但由于投资大,安全性能有局限和操作不够方便,未能普遍有效推广采用。石家庄标准件一厂另辟蹊径,在原有设备上进行技术革新,把冲床上的固定模具改为活动模具,在模具两侧对称焊接两个摇臂,内摇臂的一端活络固定为轴,外摇臂为操作手柄。工作时扳动手柄,使模具移出冲头危险区,完成…  相似文献   

7.
一根据对冲压事故的实际统计与分析,85~95%的冲压事故发生在冲模上。因此,研讨在冲模上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对于减免冲压事故具有重大意义。国内近年来冲压事故普遍增多,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乡镇、集体和个人私营企业迅速增多,冲床的在役量迅猛增加。尤其容易发生事故的中小型冲床,全国年产量已达两万多台,全国实际在役量已超过20万台。而新增操作工人多数没经过专业培训,文化水平偏低,且一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此外,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无冲模设计与制造能力。据实际考察,它们多使用单工序敞开模及各种简易模,而这类模具最危险、最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国内至今尚无关于冲床和冲模必须安装防护装置以确保操作安全的法规。现行国家标准GB2851~2875—81《冷冲模》  相似文献   

8.
在法国,我们参观了透博梅卡 公司的几个冲压车间,他们二十多 年来,没有发生过断指等工伤事 故,主要是由于采取了下列安全措 拖: 1.比较新式的冲压设备,都安 装有光电管控制机构,只要手(或 其它物体)伸进危险区域,冲床马 上停止动作。 2.比较陈旧的偏心冲床或曲轴 冲床,大部分采用双手操作机构, 避免了手伸进危险区域的可能性。 3.大型或中型液压压床,三面 装有防护网罩,防止非工作人员接 近危险区域。 4.采用压缩空气吹取零件,每 台冲床配备品种齐全的操作工具, 不需用手直接伸进模内放取零件。 5.在冲压模具上采取了下述安 全措拖: (1)在复…  相似文献   

9.
我厂是电机制造厂,生产的首道工序之一.是将硅钢片在冲床上冲剪成定子、转子片。 过去这一道工序是在单台冲床上进行的,由操作者用手把硅钢片送入装在冲床上的冲模中,用脚踏动开关,冲床便动作一次,这样操作,工人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手脚要协调,如果稍不注意,便容易发生人身事故。这种生产方法不仅不安全,工效也低。 改用三联冲压自动线后,硅钢片送进第一台冲床,是靠真空吸料装置和自动送料装置来完成的。各有关机构的传动都是利用冲床本身的动力,动作过程如下(参见图1):(1)橡胶吸盘向下运动,压住堆放好的待冲条料。(2)真空吸气泵动作抽真空,吸…  相似文献   

10.
我厂冲压车间,过去由于操作者手脚配合失调或冲床机电失灵等情况造成冲头连冲,致使零件报废或冲掉手指,很不安全。 最近,我们对63吨冲床进行了改革(如示意图),把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冲床滑块上,另一端连接在操作工手腕上的安全带上,中间经过几个固定在床身上的定滑轮和杠杆系统。当滑块下移时,固定在上面的钢丝绳也随之下降,而连接在安全带上的另一端则相应发生位移,由此产生了一种将手强制推出模腔的力量,实现了安全生产。冲压工手腕安全带$湖北汽车灯具厂安技科  相似文献   

11.
我市机械加工行业中冲压工伤事故,1980年至1984年的5年间,每年发生9起以上。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局从1985年起狠抓了冲压安全工作,近3年间,每年平均发生两起,年工伤频率下降了78%。取得这些成绩,是由于工作中抓住了几个环节。 一、提要求,树典型。 1984年底,我们调查发现,全市434台冲压设备中,有350台没有防护装置。工人的劳动安全多数凭本人谨慎来实现,得不到可靠保证。 为了使这个道理让各有关企业都明了,我们把在调查中发现的国营八九七厂重视冲压安全的事例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市推广。这个厂有冲床40台,1977年至1981年平均每年发生5起断指…  相似文献   

12.
冲压断指是当前机械伤害中的一种主要事故,因此,安装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是所有冲压设备操作人员的迫切要求。 但是,对于冲床安全装置的选型,却是件需要认真细致进行的工作,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单纯根据安全装置本身的技术性能指标而定,一定要在参考上述因素的同时,根据本单位冲压生产的特点,对冲压设备的性能,冲件品种的多少和批量大小,冲件材质的种类以及安全装置是否妨碍操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后选定最佳方案,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 1981年,我厂曾对 J23-100吨气动…  相似文献   

13.
“开冲床少有不伤手的”。可是,青岛第一仪器厂三车间冲压组却做到了连续12年无工伤事故。 多年来,他们积累了一套安全生产经验,那就是:布置任务时先讲安全;发现事故隐患不排除不开床子;工人情绪不稳定不上床子;发现事故苗子,抓住不放,教育大家。一次,有个工人冲活时,把冲好的工件就近堆在操作脚踏板旁边,只要一塌下来,就会压住踏板造成连车误动。工班长看到后,马上停止了他的工作,并召集全组工人开现场会,指出这样做的危险。青年工人小张的母亲因病去世,他很悲痛。领导就暂时不让他顶班干活,调他先做些辅助工作,等到情绪稳定后,才让他上岗…  相似文献   

14.
操作冲床发生断指事故,在一些企业中相当多,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因而,不少人习惯于称冲压设备为“老虎口”,称操作冲床是“虎口拔牙”,大有谈虎色变之势。于是,冲床断指事故难免之议似乎颇有市场了。 然而,人毕竟是机器的主人,机器总是由人来操纵而进行生产的,是受人指挥的,上  相似文献   

15.
在国外,自六十年代末以来,各国全面开展了防止冲压灾害的研究工作。经过短短的几年,就从安全角度改进了冲压设备,研究出了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使冲压机械危险作业的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少工业发达国家从1970年后还制定了有关安全使用冲压机械的法规。 在研究冲压机械安全问题的过程中,各国注意搜集、分析发生事故的情况和原因,以掌握事故灾害的规律。 西德在1977年对全国冲压机械发生的事故灾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归类统计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防护不完善和刚性离合器故障约占全部事故灾害的50%。因此,西德在有关规程中,对刚性离合器件…  相似文献   

16.
工矿企业中最常见的压手、断指事故,是在冲、压、挤等金属压力加工机械的工件夹紧定位装置上发生的。有资料表明,我国仅冲压机械上每年约有一万多人受到伤残。此类机械发生压手、断指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操作者的手伸进加工危险区作业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双手操作式安全控制装置就是预防此类压手、断指事故的有  相似文献   

17.
机械压力机(简称压力机)即我们通常称的“冲床”,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尤其是100t 以下的中小型压力机发生冲压伤害事故的机率更高。冲压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以压力机本身的安全机能不完善为主要原因。一、安全压力机的安全性能工业发达国家为了防止冲压伤害事故,已制造出安全压力机。所谓安全压力机,就是压力机本身带有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机械、轻工、冶金、纺织、建工等16个局已在90%的冲压床、木工平刨和圆锯上安装了防护装置,没有安装的也采用了手用工具或其他安全措施。 在冲压床上的安全装置主要有:机械电气自动续料装置、自动模具、机械手、安全翻板、挡板、拨手器、接近开关控制、光电控制等。圆锯上的安全装置主要有:活动安全罩、上下活动挡网、防回打器等。木工平刨上的安全装置主要有:双保护、弹簧盖板、脚踏压滚、自动压滚等。由于有了安全防护装置,伤手事故大大减少。家俱公司在平刨、电锯上安装防护装置后,1980年比1979年减少刨、锯手指事故268起。自行车…  相似文献   

19.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车轮 分厂,过去冲床生产采用压缩 空气吹零件,不仅噪声大,还 浪费了大量的压缩空气,并影 响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为了控 制噪声,分厂在成型车间的4 台J23-16A冲床上采用了吹 件装置生产。 以前,工人在冲床生产都 是手工操作,从模具里往外捅 零件。后来工人们为了省力, 曾将胶皮风管直接接到压缩空 气气源上。当开动冲床,打开 气源开关,压缩空气就会大量 地从风管里往外冒。本来冲床在冲压时,就有较大的声响,加上压缩空气的气流噪声,现场噪声就更大了。而吹件装置(见图)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工作气室,上面带有控制气流的触…  相似文献   

20.
电炉冶炼氧化初期产生的大沸腾(碳氧激烈反应),轻者溢出热渣钢水,重者会冲毁炉盖,炸毁设备。这种事故多发生在原料条件较差(如轻薄料,特别是含氧、碳过高的生铁屑压饼),操作工艺不严的工厂。 我厂1980年12月及1981年1月共发生53起大沸腾事故,这些事故是:熔化后期,炉子形成熔池,由于塌料引起事故33起,其中有15起冲出钢水0.5~3吨;熔化末期、氧化初期钢温偏低,由于采取不适当的吹氧工艺,引起事故13起,其中有8起冲出钢水0.5~5吨;由于炉底有料,带料进入氧化期,不适当地采取吹氧工艺,当炉温升高时,引起事故4起,并冲出钢水;形成熔池后,断电极于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