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某机载雷达的综合环境应力筛选为研究对象,把GJB 1032传统的环境应力筛选方案和可靠性鉴定试验应力剖面结合,提出了综合环境应力筛选方法。通过研究综合环境应力筛选方法,形成一套有效的综合环境应力筛选方案,对组件进行综合环境应力筛选,进而进行故障统计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环境应力筛选作为装备研制、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结合有关标准,对环境应力筛选的作用、方法、裁减、实施办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述。通过本文,使企业能够了解环境应力筛选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3.
国外电子设备组件环境应力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电子设备组件可能引入的缺陷和产生缺陷的因素;提出剔除这些缺陷的环境应力筛选方法及其应力参数选择;分析了激发的故障模式,失效机理和筛选效果。  相似文献   

4.
叶迪镇 《环境技术》1999,17(3):10-14
本文在相同元件环境应力筛选失效率分析基础上,引入“更新”概念对混合元件构成的电子组件或系统环境应力筛选作定量分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目前,合同和招标书对电子设备已规定了环境应力筛选要求。误解已妨碍了富有生命力的环境应力筛选规划在工业中的实施。本文将对一些误解进行讨论,正确地认识在工业中应用费用低廉的环境应力筛选规划的目的和优点。  相似文献   

6.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ESS)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江丽  王声 《环境技术》2005,23(2):15-17
通过对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ESS)条件的分析,得出温度循环和机械振动是剔除电子产品早期故障的主要形式,提出了环境应力筛选条件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某直升机机载电子元器件在环境应力筛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包括环境应力筛选的实施原则,筛选项目的确定,失效元器件分析情况及失效元器件的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环境应力筛选标准应用与发展分析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环境应力筛选种类及其标准应用与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常规应力筛选标准GJB11032《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的等效美标MIL—STD—2164(EC)《电子设备环境应力筛选方法》的修订本MIL—HDBK—2164A《电子设备环境应力筛选方法》的内容及其特点,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GJB1032-19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提供的环境应力筛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筛选能力不足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应力调查分析的优化方法,通过在加固计算机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此方法对提高产品缺陷筛选剔除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加强环境应力筛选以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江涛 《环境技术》2012,37(1):46-48
针对其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越来越高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为剔除电子产品早期故障,环境应力筛选(ESS)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分析如何科学加强环境应力筛选分析,以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军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出发,介绍了环境试验的三种形式,分另4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对环境试验中个试验项目顺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最后推荐了在军工电子产品定型试验和批次产品验收试验时的环境试验的项目顺序。  相似文献   

12.
李劲  张蕊 《环境技术》2012,(3):5-10
本文论述了电子产品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剖面设计和筛选验证等,并将该试验方法在某机载惯导产品进行了应用。这一方法对于其他机载电子产品的高加速筛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use of magnetic particles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wildlife rehabilitation is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at Victoria University,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Phillip Island Research Centre, Victoria, Australia. Iron powder has been shown to be very effective for the magnetic cleansing of feathers and plumage and is almost ideal for this purpose, being non-toxic, a non-irritant and recyclable.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by varying particle size, particle structure and surface texture, the efficacy of oil removal from feathers and plumage can be successfully manipulated. In this regard,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a grade of iron powder whereby, within experimental error, effectively 100% removal of a variety of fresh contaminants from different matrices, including feathers, can be achieved. Our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extend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particles to the successful removal of tarry and weathered/tarry contamination. The results of these investigations have indicated that, for such contaminants, removals ranging from 97–99% may be achieved. Magnetic particle technology may also be adapted for the screening of pre-conditioning agents that can further assist in the removal of tarry and weathered/tarry contamination from feathers. These investigations suggest that magnetic particles could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wildlife rehabilitation as a clean and effectiv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势在必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技术进步是环境管理有效且持久的驱动力,但是,环境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一直未能实现普适性。本文首先综述了技术进步对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学者对技术进步和偏向型技术进步测量方法的探究。然后介绍了大数据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在其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将其引入环境技术测度领域。大数据在该领域的应用为环境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测度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大数据的应用也增加了研究的困难性。最后,基于偏向型技术进步之间的矛盾,提出最优环境技术的理念。通过利用大数据,可以合理测度偏向型技术进步,实现生产偏向型技术进步和环境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合理配比,找出可以兼顾高产出和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最优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并进一步结合各区域的差异性和关联性,能够测算出区域最优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找到有效的环境管理方式,为环境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区域污染源的管理和治理既涉及到广域的地理空间实体又涉及到众多相关的环境因素。改善区域环境质量需要高效适用的空间分析技术,统计分析与GIS平台有效集成是解决区域环境各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发展趋势。本论文及其工作构建了基于GIS的区域污染源统计分析系统,并在平台基础上以北京市某区域的环境污染分析为例,对该区域的主要污染因子与相关变量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评价。为区域环境管理及环境质量改善打造了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可借鉴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目前,GIS技术已广泛用于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灾害评估、区域流域环境规划等众多领域,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管理的有效决策支持工具。本文介绍了GIS技术在金华江流域水污染控制决策方面的应用, 其中重点介绍了在GIS支持下,金华江流域水污染决策模型( 水质模型) 的建立、程序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