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民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流动,导致农村家庭结构不仅趋于小型化,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更严重,且呈加速增长的态势。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政冶任务。  相似文献   

2.
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应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化为重点,尽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后,在各省、市、自治区中率先出台的第一个明确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投入的政府指导意见,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今日不知谁际会,春风春雨一时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下发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元”分立的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对城乡养老保险进行基础整合,从而建立起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才能摆脱目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大转型阶段,既是社会矛盾、社会冲突集中爆发期,也是生活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个体风险向群体风险转化的转型期。要化解上述矛盾和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让8亿农民享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保持同步协调发展,是必然的政策选择。然而,正如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2004年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一书序言中所指出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8亿多农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也是一个没有先例的创举”,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把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并对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务农农民的社会保险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从认识、制度、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如何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本刊采访了劳动保障部有关领导和专家.也邀请了正在进行推进这项工作的地方领导.就当前的实践和今后的发展战略.共同研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劳动科学》2006,(2):I0005-I0006
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在总结东北试点经验和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以下简称《决定》)。为做好《决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2年10月,贵州省贵阳市开始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996年在全市铺开,到1997年底,全市已在28个乡镇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参保人数仅16051人,资金积累仅242.8万元。到2002年,最终不得不将全部资金退还给参保农民,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半途而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笔者认为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处的阶段和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要实现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政策目标,应从人们收入来源多元化和收入多层次等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制度模式,建立适合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需求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转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可随人转移、适应性和可推广性强的制度模式。在此,笔者对建立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行性作初步阐述,以供探讨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对农民养老实行社会保障已进入试验和探索阶段。江苏省苏州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一个体系、两种办法”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从事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卢海元 《中国劳动科学》2006,(6):F0002-F00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今年3月起,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建伦率领部分委员先后在北京、浙江、河北等省市调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民的就业培训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也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21世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在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了解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管理方式和社会救助水平等,将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老有所养,河北省迁安市从6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出台《迁安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及实施细则。政策规定,凡本市户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农民和城镇居民,除已领取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金、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和已享受农村五保户待遇的人员外,均可以享受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个人不缴费。  相似文献   

15.
当前,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制度的建立和撤消,缺少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随意性大.而且,随着金融机构存款利息的不断下调,政府又迟迟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意对农民养老保险给予补贴.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集体经济越发达、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越高;反之则低.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加大农保制度推广力度,必须在重点人群中先行突破,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如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之间的衔接转换,是目前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种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待遇都应做适度调整,并且同步调整时点,以此来解决关系衔接矛盾。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维护稳定工作,有着重大意义。从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看,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这给维护稳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将有明显的增加,这必将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高度重视农村个体防护问题。主要是对农民的个体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关于公职人员、农民工养老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对我国相关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应当建立“适度统一、费率较低、转接顺畅”的我国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以及应建立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用以解决长期困绕不同人群之间养老保险制度差异较大的问题,以及对养老保险基金监督仍存疑虑的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改善民生是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本期刊发这篇研究报告,希望得到读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讨。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浙江召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经验交流会透露:目前,我国农村消防安全整体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全国90%的乡镇没有专业消防力量,90%以上的村庄缺乏消防水源和基本消防器材设施;近10年来全国农村火灾起数、死伤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均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城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