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0 毫秒
1.
近年来,福建三钢(集团)公司在钢产量和生产效益稳步提升的同时,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资力度,员工职业安全健康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劳动安全的风险程度明显降低.该公司还在安全管理上着力创新,也取得成效.所推行班组安全名誉组员制度就是安全管理创新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福建三钢(集团)公司不断加大安全管理创新力度,在班组推行了“安全名誉组员”活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所推行的“安全名誉组员”是由企业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他们一方面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将活动情况写入台帐,自觉接受班组成员的监督,接受上级安全检查组的检查,并作为领导干部履行安全责任的考核依据;另一方面介入班组安全管理,主动参与各类安全分析会,事故预防措施、隐患整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的讨论和研究,正确引导员工安全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通过随时走访自己的班组,了解情况、交流思想,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化、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福建三钢(集团)公司不断加大安全管理创新力度,在班组推行了"安全名誉组员"活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福建三钢 (集团 )公司岩前矿山开发公司加强现场安全综合治理 ,进行系统科学管理 ,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公司安环科有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安规、现场安全管理知识的教育和班组长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对生产现场安全实施四全 (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 )管理。班组开展 5S活动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 ) ,做到设备见本色。在班组长和安全管理人员中开展“1- 1”活动 :即每人每月发现一条隐患、整改或消除一项隐患。公司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进行严格考核。公司今年 4月投资 2 0多万元对煤气气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企业员工个体特征与班组安全绩效的相关联系,提升班组安全绩效水平,以武汉一家冶金企业的250名一线生产员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在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SEM)基础上,利用所获得的样本数据,加入工作参与和组织支持感2个变量,建立班组安全绩效与企业员工个体特征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监督和关心利益2个维度与班组安全绩效显著相关;而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工作支持及价值认同4个维度和班组安全绩效没有显著关系。因此,提高员工参与监督班组管理活动的热情,加大班组对员工利益的关心程度是提升班组安全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分子之一。企业的安全管理重心在一线班组,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决定着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我所在的公司今年通过开展创建先进安全班组的一系列活动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分子之一.企业的安全管理重心在一线班组,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决定着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我所在的公司今年通过开展创建先进安全班组的一系列活动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以及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其安全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安全经营工作。本文以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简称中沙石化公司)丁二烯/MTBE装置工艺三班为例,针对在班组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工作流于形式,重生产、轻安全,过于追求痕迹化管理等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扎实安全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开展特色安全活动等措施,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建设。  相似文献   

9.
陈仙 《安全》2012,(9):21-22
1班组安全建设的意义(1)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夯实基层基础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需要。(2)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是提高基层组织员工综合素质,切实  相似文献   

10.
蒋勇 《安全》2008,29(6):40-42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等最终都要在班组里落实。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控制措施,都要依靠班组长组织员工具体实施。设备设施都要由班组员工去正确操作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一是需要“技防”——安全技术保障;二是要求“管防”——安全管理防范;三是依靠“人防”——安全文化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系统的机体,班组则是这一机体的细胞。班组的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班组长要带领员工去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班组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员工的生命安全,班组安全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实践证明,实现煤矿安全的关键在现场,根基在班组,核心是员工。近年来,河北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峰集团)实施了“员工三能力、岗位四达标、现场五规范”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了班组安全管理的“六大转变”,使安全基础工作明显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企业安全生产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川煤达竹公司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川煤集团达竹公司致力于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介绍了川煤集团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过程和实践中,立足企业实际,推行本质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安全管理平台;通过"班组"管理,夯实基层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文化,确保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从理念、技术、管理和文化四个方面,加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本质安全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搞好企业班组的安全工作,已成为企业安全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不少大中型企业开展的机关干部挂钩班组安全活动的方法,对于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管理网络,确保企业班组安全生产不失为良策。 新钢公司计控所现有员工,直接工作在各主要生产厂房和高温、高空、煤气等危险及有毒区域,安全管理难度较大。为了抓好安全,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抓好机关干部挂钩班组安全活动这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控所共有班组51个。从1990年开始,我们就将党政工团4个保证体系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干部挂钩班组的安全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个全员全方位的立体交叉安全管理网络,逐步将点多面广、零散复杂的班组安全管理,优化成为一个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这样,就将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与每一个干部的工作业绩挂钩,加强了广大干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现场,重点在班组。甚至可以说:班组平安,企业就平安;班组不安,企业就难安。班组安全管理中,班前会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容易让企业忽视的基层安全管理做法。安全管理优秀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班组安全管理的,班组安全管理好的企业往往班前会开得既高效又很有特色。班前会的作用非常大:一是让员工知道今日的生产任务和注意事项;二是让员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涉及到各个班组和岗位,只有抓好了班组的安全管理,才能推动整个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 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层单位的,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制度,把班组安全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班组每一员工都必须把“安全关”,特别要克服安全工作中麻痹大意思想,从思想上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从制度上狠  相似文献   

17.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组织职工从事生产劳动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班组来落实。抓好班组安全管理,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工作、预防事故发生,就是抓住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大头。实践表明,班组长要搞好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着力把握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钱华林 《安全》2014,(8):57-58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还需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的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且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这从国家层面上对企业的三级安全培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多年的企业一线安全管理经验来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厂)级和第二(车间)级的安全培训由于是统一培训,相应的培训教材也较完善,实施起来比较方便;但最关键的第三(班组)  相似文献   

19.
唐友生 《安全》2011,32(10):34-36
班组安全建设是班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石和核心部分。班组的安全管理做得好,有助于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成本管理和效益管理的提升和有效实施,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班组安全建设,采取了以班组为核心,辐射全公司员工关心和支持安全工作的新局面,以预防  相似文献   

20.
<正>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云驾岭煤矿不断拓宽管理思路,创新管理理念,以"文化引领、管理创新、理念牵引、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工作思路,注重提高员工整体素养,培养本质安全型员工,着力强化安全基础管理,精心打造本质安全型班组,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水平,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