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影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1,(9):823-826,F0003
为了定性分析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向,以黑龙江省为例,并以资源旋度场所带来的经济增加值为主要测度目标,建立以资源循环旋度、农业产业集群周期、旋度激励政策激励与经济产值增量为自变因子的四维坐标体系,分析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忽略产生较大政策扭曲情况下,得出其升级路径具有类似圆锥螺旋线方程的爬升性质,且资源旋度为主要可控激励源。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给出关键升级节点的匹配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定量分析省域空间特征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关系,通过引入场论理论框架,结合集聚经济学和传统空间区域划分理论观点,提出多维旋度大循环经济圈发展模型。定义资金通量经济场,以资金通量流速和资金通量密度为主要测度指标来衡量特征区域的经济学指标。以黑龙江省大循环经济圈发展模式的建设构思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并由此得出黑龙江省实现经济再增长的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农林产业、能源产业、其他新兴服务产业同外贸产业之间相互触发、互为依存的激励关系。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重点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而循环经济是产业转型的一个方向.选用循环经济产业转型较典型的泉林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泉林模式的实现基础和产业组成,并进行因素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得出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产业转型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以创新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内产业集聚和规模企业跨产业集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的经济发展相对处于全国落后水平,但长期以来的发展事实已说明刻意模仿和单纯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无法实现经济赶超。从输出基础理论的角度,分析发展较快的省份产业选择及其产业相关度情况,以此为依据选择黑龙江最具有经济带动性的产业并根据相应的产业关联形式建立相应的产业集群,突破被动承接附加价值最低端的产业从而长期发展缓慢,改变产业体系散乱缺乏有效竞争力的现状,转变依赖资源输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发展高附加值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建立相对高效的生产体系,真正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从而实现黑龙江经济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资源循环型农业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循环型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以青岛为例,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资源循环型农业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探索京西矿区产业重构策略,有助于为资源依赖型区域践行绿色产业重构提供范式,对矿企及所在区域产业重构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本文采用RMIF框架分析、PEST-SWOT要素分析及法规范分析等方法,对京西矿区的产业绿色重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京西矿区产业重构须按照产业集聚发展理念,建立以休闲文旅产业为主导产业,生态产业为关联产业,科教产业为配套产业的多产业协调发展的北京市绿色服务产业集群,建议产业绿色重构过程中关注“养老”的核心功能定位,赋能产业集群,聚焦消费群体,支撑矿区由资源型经济系统向复合型绿色经济系统转变。  相似文献   

7.
体育旅游与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开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同时也符合新时期体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采用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方法,结合产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相关内容,探究体育旅游和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开发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结果表明:(1)动力机制包括业态融合、全民健身、消费升级的外生拉动力和资源契合、符号耦合、谋求效益的内生推动力。(2)现实困境包括职能部门高效沟通和协作机制不畅、融合开发运营理念难以深化、文化价值内涵转化效益不足、单一产品形态同质化低效化。(3)从打破行政壁垒,推动高效协同、强化资源整合,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品牌营销,打造旅游目的地、深挖内涵消费,打造创意产品、打造品牌赛会,构建共生机制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产业的聚集发展已经成为环境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但是我国大多数环境产业聚集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较低层次,本文在阐述我国环境产业聚集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产业服务化发展趋势和微观产业内在基础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环境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环境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我国环境产业聚集升级和转型的一条新途径,并就推动环境产业集群发展给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产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的实践模式,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基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类型,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方式以及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尝试性地提出适合我国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的3种典型模式:牧食型生态产业园区、寄生型生态产业园区和腐生型生态产业园区.以合肥市为例,对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选择和产业生态链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  相似文献   

11.
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展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包括空间高度集聚、产业紧密联系和创新特质明显等三个方面;旅游集群产业的构成包括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要素产业和旅游辅助产业三个层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明确皖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模式下农产品逆向物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定义农产品逆向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循环经济模式下农产品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过程,指出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资源的循环,并提出我国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研究作为立足点,构建了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再循环利用、污染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五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1985—2003年间江苏省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分为萌芽阶段(1985—1992年)、起步阶段(1993~1999年)、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3年)三个阶段;由此得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由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还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据此,论文根据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具体是:制定发展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明确第三产业循环经济指导方针、总体定位和具体实施的途径、采取经济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激励循环利用技术的采用与推广、促进公共参与。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绿叶》2016,(4):5
正"十三五"是中国开创未来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低碳循环经济被明确为企业、产业、园区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循环经济是将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线性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发展模式,目的在于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较低的环境成本,实现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要求社会主产  相似文献   

16.
传统开发区内,资源的流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交互的物质流,因而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特征,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1]。而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2]目前新型开发区产业发展,则要求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之路。本文以昌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研究其循环经济模式,为其他开发区设计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源型城市所处的阶段和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产业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和瓶颈,提出了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相应产业转型模式,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而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重要平台.分析了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特征和存在的研发主体缺位和积极性弱、供给和投资不足、市场失灵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提高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所遵循的市场导向、规划指导、产业互动、择优扶强、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集群、以核心吸引物为中心的综合旅游产业集群、以旅游景观廊道为依托的餐饮购物业集群、以特色村镇为依托的旅游文化产业集群、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旅游商品产业集群,需要在产业要素整合、龙头企业培育、公共服务提供、重点项目建设、产品结构优化、区域品牌建设等方面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有118座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曾为地区能源供给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但多年的开采和使用使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上资源型产业高投入、高消耗、占地广的特点,使现阶段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亟需进行产业转型。以中国的资源型城市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资源型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发展模式,探索适合中国的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